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wù

释义:1.山名用字。参见“巏嵍”。

组词

巏嵍

拼音

笔顺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wù的字 拼音为wu的字

基础解释

见“巏”。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嵍-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 嵍
★【唐韻】【集韻】𠀤亡遇切,音婺。巏嵍,山名。本作務。【集韻】在柏人城東北,俗呼宣務山。見後巏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同旄。丘前高後下。或通作𥓺。

嵍-中華大字典

1、嵍讀音:亡遇切,音婺,遇韻。釋文:巏~。山名。在柏人城東北。俗呼宣務山。見《集韻》。〔在今直隸唐山縣北〕。
2、嵍讀音:謨袍切,音旄,豪韻。釋文:丘前高後下也。亦作務。通作旄。見《集韻》。
3、珶釋文:嵍俗字。見《正字通》。
4、務讀音:亡遇切,音霧,遇韻。釋文:
❶趣也。見《說文》。
 〔注〕:言趣赴此事也。
❷事也。《易繫辭》:故能成天下之~。
❸成也。《呂覽古樂》:樂乃可~。
❹勢也。《淮南人閒》:無以~於天下。
❺强也。見《爾雅釋詁》。
 〔疏〕:~、謂先~以力勉强。
❻勉也。《公羊定二年傳》:不~于公室矣。
❼求也。《呂覽孝行》:謂~其人也。
❽向也。慕也。《論語學而》:君子~本。
❾專力也。見《廣韻》。
❿~附。親也。《國策中山策》:必爲趙廢其王~附焉。
⓫時所急也。《左昭六年傳》:敎之以~。
⓬通禺。《禮記檀弓》:公叔禺人。
 〔疏〕:正義曰。哀十一年傳云。公叔~人。此作禺人者。禺~、聲相近。聲轉字異也。
⓭姓也。列仙傳有~光。
 〔按~光。莊子一書數見。讓王篇、~又作瞀。荀子成相篇、作牟光〕。
5、務讀音:迷浮切,音謀,尤韻。微夫切,音無,虞韻。釋文:~婁。邑名。見《集韻》。
6、務讀音:罔甫切,音武,麌韻。釋文:通侮。《詩常棣》:外禦其~。《釋文》:~如字。爾雅云。侮也。讀者又音侮。此從左傳及外傳之文。
 〔按左僖二十四年傳、國語周語、爾雅釋言郭注、引詩均作侮。阮元云。~、爲侮之假借也〕。
7、務讀音:謨袍切,音毛,豪韻。釋文:本作嵍。通作旄。丘前高後下。見《集韻》。
8、務讀音:莫候切,音茂,宥韻。釋文:昏也。見《集韻》。
9、旄讀音:謨袍切,音毛,豪韻。釋文:
❶幢也。見《說文㫃部》。
❷注牛尾於竿首。軍中持以指揮者。《書牧誓》:右秉白~以麾。
❸丘名。《詩旄丘》:~丘之葛兮。《傳》:前高後下曰~丘。
❹~頭。星名。《史記天官書》:昴曰~頭。
 〔又〕:騎名。《後漢光武紀》:賜東海王~頭。
 〔注〕:秦文公時。梓樹化爲牛。以騎擊之。不勝。或墮地。髻解披髮。牛畏之。入水。因是置~頭騎。
❺官名。《周禮春官序官》:~人。
❻~牛。獸名。見《山海經北山經》。
❼木名。見《爾雅釋木》。
❽通毛。《孟子梁惠王》:見羽~之美。〔文選注作羽毛之美〕。
10、旄讀音:莫報切,音帽,號韻。釋文:麕毛㺜長也。《爾雅釋獸》:瘊。大麕。~毛狗足。
11、旄釋文:同耄。《孟子梁惠王》:反其~倪。
12、旄讀音:曰遇切,音務,遇韻。釋文:嵍或字。《集韻》:嵍。說文、山名。或作~。
13、噱讀音:謨袍切,音毛,豪韻。釋文:嵍或字。《集韻》:嵍。丘前高後下。或从石。通作旄。〔正字通云。按爾雅。丘前高、旄丘。注引詩旄丘之葛。集韻或作堥~。又云本作嵍。或作旄。不詳考爾雅本文。故誤。堥旄通改作嵍~。竝非。丘、非山石類也。說泥。從集韻爲正〕。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巏嵍]quán wù

即 尧山。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嵍的反义词 嵍的近义词 嵍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嵍能组什么词
  • 嵍能组什么词语
  • 嵍可以组什么词
  • 嵍可以组什么词语
  • 嵍字可以组什么词
  • 嵍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嵍字能组什么词
  • 嵍字能组什么词语
  • 嵍字开头的成语
  • 嵍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