跧
拼音:quán
释义:1.踹;踢。2.蜷伏。参见“跧伏”。3.曲膝盘足。参见“跧坐”。4.弯腰。参见“跧摺”。
组词
跧窜 跧缩 打跧 跧形 跧仆 跧坐 龙跧虎卧拼音
quán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 丿 ㇏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quán的字 拼音为quan的字基础解释
踢;踩。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跧-中華大字典1、跧讀音:莊緣切,音佺,先韻。縱倫切,音遵,眞韻。釋文:
❶蹴也。一曰卑也。絭也。見《說文》。《桂注》:蹴、躡也。一切經音義十一引作蹋也。一曰卑也者。廣韻。~、~伏。魯靈光殿賦。狡兔~伏於柎側。絭也者。本書。龚、鉌獸足也。~、鉌、音義同。
❷~莊。匍匐也。見《廣雅釋言》。
2、跧讀音:阻頑切,删韻。釋文:伏也。見《集韻》。
3、跧讀音:逡緣切,音詮,先韻。釋文:屈伏也。見《集韻》。
4、跧讀音:從緣切,音全,先韻。釋文:行曲。見《集韻》。
跧
《説文》:“跧,蹴也。一曰卑也;絭也。从足,全聲。”
(一)quán ㊀《廣韻》莊緣切,平仙莊。又阻頑切。元部。
(1)踹;踢。《説文·足部》:“跧,蹴也。”段玉裁注:“蹴,躡也。”桂馥義證:“《一切經音義》十一引作‘蹋也’。蹋鞠即蹴鞠。”宋羅泌《路史·後紀一·太昊》:“華胥決屨以跧之。”
(2)蜷伏。《説文·足部》:“跧,卑也,絭也。”段玉裁注:“絭,當為拳曲之拳。《魯靈光殿賦》‘狡兔伏跧於柎側’注當引‘卑也,絭也’。李善引‘蹴也’,非。”王筠句讀:“跧伏之義。”《廣韻·仙韻》:“跧,屈也。”唐劉禹錫《祭福建桂尚書文》:“惸嫠鼓舞,强捍低跧。”清陳文述《哀凍死者》:“斃者十餘輩,僵卧如鼠跧。”
(3)伏地行走。《廣雅·釋詁三》:“匍、跧,伏也。”王念孫疏證:“匐與伏通。《説文》:‘匍,手行也’;‘匐,伏地也’。《釋名》云:匍匐,小兒時也……匐,伏也,伏地行也。人雖長大,及其求事盡力之勤猶亦稱之。詩曰:‘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是也。”《廣雅·釋言》:“跧,匍匐也。”王念孫疏證:“各本跧下俱有‘莊’字。段氏若膺云:‘莊與匍匐之義不相近……莊字當是反語之上一字誤為正文也。’……今從段説删。”
(4)曲膝盘足。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仙韻》:“跧,屈足。”徐珂《清稗類鈔·風俗類》:“北方居民,室中皆有火炕。入門,脱屨而登,跧坐於炕。”
(5)方言。弯腰。清孫錦標《南通方言疏證·卷首》:“跧,折腰也。”清朱彝尊《寒夜集古藤書屋分賦得火箸》:“曲身若跧摺。”
㊁《集韻》從緣切,平仙從。
(1)行曲。《集韻·㒨韻》:“跧,行曲。”
(2)屈伏。《集韻·㒨韻》:“跧,屈伏也。”宋范成大《離堆行》:“潭淵油油無敢唾,下有猛龍跧鐵鎖。”
(二)zūn 《廣韻》將倫切,平諄精。
蹙。《廣韻·諄韻》:“跧,蹙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uán
1、[跧伏]quán fú
蜷伏。
2、[跧蹙]quán cù
蜷缩。
3、[跧仆]quán pú
屈身倒地。
4、[跧迹]quán jì
谓隐居潜伏。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李汇征》:“老身弱龄不肖,浪游江湖,交结奸徒,为不平事。后遇 李涉 博士,蒙简一诗,因而跧跡。”
5、[跧摺]quán zhé
蜷屈。宋 刘弇《依师小轩独酌》诗:“一当骇物机,局缩如跧摺。”清 朱彝尊《寒夜集古藤书屋分赋得火箸》诗:“墐户类蛰虫,曲身若跧摺。”
6、[弯跧]wān quán
亦作“弯拴”。蜷局不伸貌。
7、[跼跧]jú quán
谓蜷伏不得出行。宋 范成大《巾子山又雨》诗:“百日篮舆困跼跧,三晨泥坂兀躋攀。”
8、[局跧]jú quán
谓蜷伏不得出行。
9、[跧窜]quán cuàn
伏匿。
10、[踠跧]wǎn quán
犹蜷伏。
11、[跧缩]quán suō
蜷伏畏缩。
12、[跧坐]quán zuò
盘膝而坐。
13、[跧折]quán shé
蜷屈。
14、[打跧]dǎ quán
打千。清 钱泳《履园丛话·笑柄·交相拍手》:“乾隆 三十四年,文恭 奉命勘 南河 工程。时封翁正在标下,捧茶一杯,打跧以进,文恭 为之起立。”清 袁枚《续新齐谐·火神打跧》:“一赤面人向火而吹,南谷 叱之。其人打跧对曰:‘某,祝融氏 所使,今日此屋当焚。’”
15、[跧局]quán jú
犹跧居。
16、[蜗跧]wō quán
谓如蜗牛般蜷伏。
17、[跧藏]quán cáng
蜷伏躲藏。
18、[跧形]quán xíng
拳曲的形状。
19、[跧居]quán jū
伏处,隐居。
20、[龙跧虎卧]lóng quán hǔ wò
犹言龙蟠虎踞。比喻山势逶迤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