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拼音:wěi
释义:1.尾巴,鸟、兽、虫、鱼等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2.末端。3.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5.量词,用于鱼类。6.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参见“二十八宿”。7.(Wěi)姓。
组词
尾巴 尾声 结尾 末尾 首尾 船尾 阑尾 头尾 尾追 鸡尾酒 阑尾炎 响尾蛇 鱼尾纹 凤尾竹 马尾辫 街头巷尾 彻头彻尾 虎头蛇尾 摇头摆尾 畏首畏尾 有头有尾 摇尾乞怜 藏头露尾 首尾呼应拼音
wěi笔顺
𠃍 一 丿 丿 一 一 乚“尸”上框大小适中,撇画舒展。“毛”撇画短平,撇与横画平行、均匀。竖弯钩弯转自然,钩底要平。
同音字
拼音为wěi的字 拼音为wei的字基础解释
1.尾巴。2.事物的末端。3.跟在后面。4.主要部分以外的部分;尚未了结的事情。5.量词。用于鱼。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详细解释
〈名〉
(会意。从倒毛在尸后。尸,指人。象人长有尾巴。本义:人或动物的尾巴)
同本义
尾,微也。——《说文》
履虎尾 ,未济,濡其尾。——《易·履》
又如:虎尾;牛尾;尾大(比喻臣下势力强大);尾君子(指猴子)
末端,末尾
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运于渤海之尾。
系于其尾。——《资治通鉴》
舟尾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首尾;无头无尾;尾末(末尾;尾宿之末);尾句(句尾);尾页(末页)
水流的下游 。
如:我住在江尾
边际,边界
夫边境者,国之尾也。——《国语》
后部
是我起兵已首尾期月矣。——方勺《方腊起义》
一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六宿,有星九颗。又如:尾箕(尾宿和箕宿的并称)
姓。
如: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
〈动〉
尾随;跟踪盯梢 。
如:尾其后;尾缀(尾随;跟随在后面);尾衔(相随的样子);尾犯(从犯);尾骑(跟在后面追赶的骑兵);尾尾(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鸟兽虫鱼交配
鸟兽孳尾。——《书·尧典》
雄雌在前,孳尾成群。——《列子》
〈量〉
相当于“头”、“条”,计数鱼的头数 。
如:两尾鱼
另见 yǐ
〈名〉
指马尾上的毛 。
如:马尾罗
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 。
如:三尾儿
另见 wěi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尾尾-汉语大词典尾尾1.形容一个接着一个的样子。
●《宣和遗事》前集:“役民夫百千万,自汴梁直至苏杭,尾尾相含,人民劳苦,相枕而亡。”
2.娓娓。形容说话言词动听。
●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故小人之未得志也,尾尾焉;一朝得志也,岸岸焉。尾尾以求之,岸岸以居之。”
尾ㄨㄟˇwěi1.鳥獸蟲魚等脊椎末梢突出的部分。[例]~巴|鳥~|魚~。2.泛指事物的末端(與「頭」相對)。[例]結~|年~|首~|有頭有~。3.末端的;在後的。[例]~聲|~音|~端。4.從後面。[例]~隨|~擊。5.殘餘的。[例]~數|~款。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參見【二十八星宿】。7.量詞。用於計算魚。[例]一~魚。8.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ěi
1、[尾巴]wěi ba
1.鸟、兽、虫、鱼等动物的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主要作用是辅助运动、保持身体平衡等。 2.某些物体的尾部:飞机~。彗星~。 3.指事物的残留部分:彻底平反冤案,不要留~。 4.指跟踪或尾随在后面的人:甩掉~。 5.指没有主见、完全随声附和的人。
2、[年尾]nián wěi
年底;年终。
3、[尾声]wěi shēng
1.某些乐曲、乐章的基本部分结束后的结尾部分。 2.文学作品情节的组成部分之一。多指作品的最后一部分,交代故事的结局,或说明故事结束后人物的状况。在多幕剧中,指末一幕以后的一场戏,多用以展示人物的命运、事件发展的远景,有时也用以表现故事的结局。 3.指事情的结束阶段。
4、[尾灯]wěi dēng
装在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尾部的灯,一般用红色的灯罩,用以引起后面车辆或行人等的注意。
5、[尾部]wěi bù
车辆的后部、运载机械或工具的后部。
6、[尾盘]wěi pán
证券市场等当日交易末尾阶段的行情。
7、[车尾]chē wěi
1.指列车的后几节车厢。 2.车的后部。如:每次上公共汽车,他都习惯坐在车尾。
8、[结尾]jié wěi
1.结束事情的最后一段;收尾:文章该~了。 2.结束的阶段:~工程。文章的~写得很精彩。
9、[追尾]zhuī wěi
机动车在行驶中,后一辆车的前部撞上前一辆车的尾部:保持车距,严防~。
10、[尾气]wěi qì
交通运输或工业生产过程中,车辆、机器或设备排放的废气。汽车运行中排放的废气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
11、[收尾]shōu wěi
1.结束事情的最后一段;煞尾:麦收已到~阶段。 2.文章的末尾:文章的~有些松懈。
12、[末尾]mò wěi
最后的部分:排在~。文章~还需斟酌。
13、[鱼尾]yú wěi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
14、[尾随]wěi suí
跟随在后面:孩子们~着军乐队走了好远。
15、[尾翼]wěi yì
1.由水平与垂直稳定面组成的飞机末尾部分,上面装有纵向控制和方向控制的可动面。 2.飞机的尾部翼面组。
16、[尾数]wěi shù
1.小数点后面的数。 2.结算账目中大数目之外剩下的小数目。 3.指多位数字中末尾的一位或几位数字。
17、[烂尾]làn wěi
属性词。指建筑工程由于盲目上马、供大于求、资金不足等导致中途停建或无法竣工:~楼。~工程。
18、[首尾]shǒu wěi
1.起头的部分和末尾的部分:~呼应。 2.从开始到末了的整个过程:这次旅行,~经过了一个多月。
19、[阑尾]lán wěi
盲肠下部突出的小管。下端游离,形如蚯蚓,叫蚓突。人的阑尾长短不等,一般长7—9厘米。管壁较厚而管腔细小,容易阻塞,引发炎症。
20、[凤尾]fèng wěi
1.凤凰的尾羽。引申为秀美的细纹。唐 李商隐《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唐 皮日休《以紫石砚寄鲁望兼酬见赠》:“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鳞。” 2.对科第排尾的美称。唐 黄滔《寄翁文尧拾遗》诗:“龙头凤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自注:“滔 卯年冬在 宛陵 梦 文尧 作状头及第。” 3.指凤尾草。宋 秦观《和孙莘老游龙洞》:“草隐月崖垂凤尾,风生阴穴带龙腥。”明 张宁《方洲杂言》:“草木中耐寒者极多,素馨、车前、凤尾……不可胜纪。” 4.即凤尾竹。亦泛指竹子。宋 仲殊《玉楼春》词:“黄梅雨入芭蕉晚,凤尾翠摇双叶短。”《红楼梦》第二六回:“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陈毅《莫干山纪游词》:“莫干 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緑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参见“凤尾竹”。 5.即凤尾蕉。俗称铁树。茎上被覆鳞片,叶生茎顶,长大坚劲,羽状分裂如凤尾,故名。《剪灯馀话·凤尾草记》:“祖 中庭植凤尾一株,已百年。生吟啸其侧。”参见“凤尾蕉”。 6.即凤尾笺。元 王逢《钱塘春感》诗之四:“书题凤尾仙曹喜,恩浹螭坳学士荣。”参见“凤尾牋”。 7.古琴尾部的美称。南唐 李煜《书琵琶背》诗:“天香留凤尾,餘煖在檀槽。”《红楼梦》第八九回:“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21、[尾矿]wěi kuàng
经过选矿和其他综合利用处理后,有用矿物品位最低的矿石。
22、[头尾]tóu wěi
1.最前与最后部分。 2.从头到尾;始终。 3.事物的先与后。
23、[燕尾]yàn wěi
1.燕子的尾羽。 2.燕尾分叉像剪刀,因用以摹状末端分叉的东西。 3.本指颜真卿书体中捺脚处的一种独特风格,是捺笔结束时,先用力顿挫,再轻挑出锋所致。后人临颜体,捺划收笔出锋时,提笔空收笔锋,如张开的剪刀,乃为病笔。
24、[扫尾]sǎo wěi
结束最后剩下的小部分工作。
25、[鸢尾]yuān wěi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剑形,花茎与叶同高,通常有花1—3朵。初夏开花,蝶形,蓝紫色,大而美丽,可供观赏。
26、[龙尾]lóng wěi
1.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 虢 之旂。’”杜预 注:“龙尾,尾星也。”汉 张衡《天象赋》:“歷龙尾以及箕,跨北 燕 而在兹。” 2.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 字 子鱼,平原 高唐 人也”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歆 与 北海 邴原、管寧 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 为龙头,原 为龙腹,寧 为龙尾。”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引《朱草衣诗》:“自惭龙尾非名士,肯把猪肝累使君?”王国维《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欧洲》诗:“幸免 仲叔 累猪肝,颇觉 幼安 惭龙尾。” 3.草名。乌蔹莓的别名。《尔雅·释草》“拔蘢葛”晋 郭璞 注:“似葛,蔓生,有节,江 东呼为龙尾。”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乌蔹莓》:“俗名五爪龙,江 东呼龙尾。” 4.砚名。亦泛指砚。宋 苏轼《龙尾砚歌》:“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清 钱谦益《赠砚》诗:“紫纯端砚镇书楼,牛后真令龙尾羞。”清 蒋士铨《一片石·宴阁》:“取麟毫麝煤龙尾凤笺来。” 5.河堤防洪之物。伐大树连梢,置之堤旁。元 欧阳玄《河防记》:“隄前置龙尾大埽,龙尾者,伐大树连梢繫之隄旁,随水上下,以破嚙岸浪者。” 6.古国名。南诏 的别称。《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或曰 鹤拓、曰 龙尾 ……本 哀牢夷,后乌蛮别种也。”参见“南詔”。 7.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无锡 西龙尾陵道者,春申君 初封 吴 所造也。”《隋书·酷吏传·崔弘度》:“弘度 妹先适 迥 子为妻,及破 鄴城,迥 窘迫升楼,弘度 直上龙尾追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筑道陂陀以上城,其道下附於地,若龙垂尾然,故曰龙尾。” 8.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唐 白居易《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步登龙尾上虚空,立去天颜无咫尺。”清 钱谦益《天启乙丑五月奉诏削籍南归》诗:“趁朝龙尾还如梦,稳卧牛衣得此生。”钱曾 笺注:“宋敏求《长安志》:鐘楼鼓楼殿左右,有砌道盘上,谓之龙尾道。李上交《近事会元》:含元殿 侧有龙尾道,自平阶至地,凡詰曲七转,由 丹凤门 北望,宛如龙尾下垂於地焉。”
27、[尾骨]wěi gǔ
人和脊椎动物脊柱的末端部分。人的尾骨是由4—5块小骨组成的。
28、[船尾]chuán wěi
船的后部或尾部;特指在舵柱或船尾柱后面的那部分船体。
29、[词尾]cí wěi
加在词的末尾表示语法意义的构形成分。如“同志们”的“们”。
30、[尾音]wěi yīn
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的最后的音。
31、[月尾]yuè wěi
月底。
32、[尾鳍]wěi qí
鱼类尾部的鳍,是鱼类的运动器官。
33、[尾房]wěi fáng
指某一商品房项目销售最后阶段剩余的少量房屋。
34、[尾闾]wěi lǘ
词语解释尾闾ㄨㄟˇ ㄌㄩˊ海水所归聚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文选.郭璞.江赋:「磴之以瀿瀷,渫之以尾闾。」
35、[尾页]wěi yè
末页。
36、[交尾]jiāo wěi
雌雄动物交配。
37、[尾期]wěi qī
词语解释◎ 尾期 临近结束的时期;最后的一段时期
38、[虎尾]hǔ wěi
比喻危险的境地。
39、[排尾]pái wěi
队伍的最后面,也指站在队伍最后面的人:站在~。~是副队长。
40、[尾蚴]wěi yòu
一种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有尾巴的幼虫,能在水中游泳。
yǐ
1、[马尾罗]mǎ yǐ luó
亦作“马尾萝”。以马尾或马鬃为筛绢的筛子。
2、[凤尾罗]fèng yǐ luó
织有细纹的丝织物。
3、[马尾香]mǎ yǐ xiāng
乳香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熏陆香乳香》。
4、[马尾蜂]mǎ yǐ fēng
一种寄生蜂。体色赤褐,体长约19毫米。头部橙黄色。复眼褐色,有单眼三个。触角丝状,与体长相等。雌蜂尾端有产卵管长约150毫米,似马尾,故名。
5、[马尾萝]mǎ yǐ luó
见“马尾罗”。
6、[蚕头马尾]cán tóu mǎ yǐ
指 颜真卿 书法的特征。
近义词
反义词
wěi
1、[头]tóu
1、[头]to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中间粗,两~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6.头目。他是这一帮人的~儿。7.方面。8.第一。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10.姓。
1.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b)接于动词词根。c)接于形容词词根。2.方位词后缀。
2、[首]shǒu
1.头:昂~阔步。 2.领袖;领导人:元~。~长。 3.最先;开始:~创。 4.第一;最高:~要。~席代表。 5.告发:自~。出~。 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诗。民歌百~。
yǐ
1、[头]tóu
1、[头]to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中间粗,两~儿细。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5.物品的残余部分。6.头目。他是这一帮人的~儿。7.方面。8.第一。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10.姓。
1.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b)接于动词词根。c)接于形容词词根。2.方位词后缀。
2、[首]shǒu
1.头:昂~阔步。 2.领袖;领导人:元~。~长。 3.最先;开始:~创。 4.第一;最高:~要。~席代表。 5.告发:自~。出~。 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诗。民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