熛
拼音:biāo
释义:1.火星迸飞,也指迸飞的火星或火焰。2.火焰。3.闪动;闪现。4.疾速;急速;快速。
组词
熛怒 熛风 熛火 熛烬 赤熛 电熛 熛炭 熛熏 熛焰 熛至 熛起 熛阙 赤熛怒拼音
biāo笔顺
丶 丿 丿 丶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biāo的字 拼音为biao的字基础解释
1.火星迸飞。 2.迅速。详细解释
火星迸飞,也指迸飞的火焰
熛,火飞也。从火,票声。——《说文》
火烈熛林。——左思《吴都赋》
百尺之宝,以突隙之熛焚。——《韩非子》
又如:熛炭(燃烧着的炭火。熛:迸飞的火焰);熛火(火焰);熛矢(带火的箭矢)
光
海内云蒸,雷动电摽。——《后汉书》。李贤注:“熛,光也。”
通“飙”。暴风
雷动熛至,星流霆击。——《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胜广熛起,梁籍扇烈。——《汉书·叙传下》
又如:熛至(指疾风迅猛来临。比喻来势迅猛)
迅疾
气冲郁而熛起。——成公子安《啸赋》
又如:熛风(迅急的风);熛起(迅猛而起)
赤色 。
如:熛阙(赤色的宫阙)
〈名〉
〈形〉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熛-中華語文大辭典熛熛ㄅ丨ㄠbiāo1.〈書〉火焰迸飛的樣子。[例]天下之士雲合霧集,魚鱗雜遝,~至風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2.〈書〉迅疾。[例]暴~激,揚塵埃(漢‧枚乘〈梁王菟園賦〉)∣夏氣盛,其風~以怒(晉‧楊泉《物理論》)。
熛 -古漢語常用詞典biāo
①火星迸飛,迸飛的火焰。《後漢書•張衡傳》:“揚芒~而絳天兮。”②燃燒。《後漢書•袁紹傳》:“若舉炎火以焚飛蓬,覆滄海而注~。”③閃光。《後漢書•班固傳》:“海內雲蒸,雷動電~。”④迅速,迅猛。《三國志•魏書•明帝紀》:“於時六合雲擾,奸雄~。”⑤赤色。揚雄《甘泉賦》:“前~闕而後應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biāo
1、[熛矢]biāo shǐ
带火的箭矢。
2、[熛鸷]biāo zhì
喻气势迅疾奔放。
3、[熛阙]biāo quē
赤色的宫阙。
4、[熛烬]biāo jìn
火后的灰烬。
5、[熛火]biāo huǒ
火焰。
6、[灰熛]huī biāo
燃烧着的火焰。
7、[熛焱]biāo yàn
迅猛的火焰。
8、[尘熛]chén biāo
尘土飞扬。
9、[熛爓]biāo yàn
见“熛焰”。
10、[熛炭]biāo tàn
燃烧的炭火。
11、[熛至]biāo zhì
谓疾风迅猛来临。比喻来势迅猛。
12、[电熛]diàn biāo
电光飞动。喻威德震动。
13、[熛焰]biāo yàn
亦作“熛爓”。火焰;光芒。
14、[熛风]biāo fēng
飙风;迅疾之风。
15、[熛熏]biāo xūn
指火烟。
16、[熛起]biāo qǐ
迅猛而起。《汉书·叙传下》:“上嫚下暴,惟盗是伐,胜广 熛起,梁籍 扇烈。”晋 成公绥《啸赋》:“响抑扬而潜转,气衡鬱而熛起。”清 谭嗣同《先妣徐夫人逸事状》:“光绪 纪元二年春,京师癘疫熛起,暴死喉风者,衡宇相望。”
17、[赤熛怒]chì biāo nù
古代谶纬家所谓五帝之一,南方之神,司夏天。亦称“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