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拼音:sū
释义:1.亦作“穌”。亦作“蘓”。2.薪草;柴火。3.取草;割草。4.取;索取。5.苏醒;复活。6.引申为睡醒。7.苏息;恢复。8.拯救;解救。9.鸟尾。10.引申为下垂之物。参见“流蘇”。11.古国名。建都于温(今河南省温县)。12.通“疏”。散开;松开。13.通“傃”。相向;朝向;指向。14.用同“酥”。酥软。参见“蘇麻”、“蘇軟”。15.用同“酥”。酥油。16.江苏省的简称。17.苏州的简称。18.姓。见《通志·氏族三》。19.植物名。即紫苏,又名桂荏。
拼音
sū笔顺
一 丨 丨 丿 ㇇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丶 丶 丶 丿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ū的字 拼音为su的字基础解释
1.植物名。即紫蘇,又名桂荏。 2.薪草;柴火。 3.取草;割草。 4.取;索取。 5.蘇醒;復活。 6.引申為睡醒。 7.蘇息;恢復。 8.拯救;解救。 9.鳥尾。 10.引申為下垂之物。 11.古國名。建都於溫(今河南省·溫縣)。 12.通“疏”。散開;鬆開。 13.通“傃”。相向;朝向;指向。 14.用同“酥”。酥軟。 15.用同“酥”。酥油。 16.江蘇省的簡稱。 17.蘇州的簡稱。 18.姓。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蘇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蘇蘇ㄙㄨ ㄙㄨsū sū畏懼不安的樣子。《易經.震卦.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
蘇蘇-辞源3【蘇蘇】㊀畏懼不安貌。一説躁動貌。易 震:“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疏:“蘇蘇,畏懼不安之貌。六三,居不當位,故震懼而蘇蘇然也。”釋文:“蘇蘇,疑懼貌。王肅云:躁動貌。”㊁淚落貌。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九下 繆仲淳六十序:“兒忽得異疾,殆矣。一日夜半,余夫婦淚蘇蘇相語曰:‘是兒非 仲淳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