蜮
拼音:yù
释义:1.传说中的一种怪物,隐藏在水中,暗中害人;也喻指阴险的人。2.古书上指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组词
鬼蜮 蜮民 蜮射 蜮党 蜮祥 魃蜮 虺蜮 蟊蜮 含沙蜮 黑蜮蜮 为鬼为蜮 鬼蜮伎俩拼音
yù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一 丶 一 丨 𠃍 一 ㇀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ù的字 拼音为yu的字基础解释
1.传说是躲在水里能暗中含沙射人的动物。比喻暗中害人的阴险分子:鬼~伎俩。 2.谷类的害虫:螟~。详细解释
(形声。从虫,或( yù)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同本义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蜮-中華語文大辭典蜮ㄩˋyù1.〈書〉傳說中的一種能在水中含沙射人、使人發病的怪物。多用來比喻陰險奸詐的小人。[例]山無殺草霜,水有含沙~(唐‧白居易〈寄元九詩〉)。2.〈書〉一種食苗葉的害蟲。[例]大草不生,又無螟~(《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
蜮-漢語大字典蜮
《説文》:“蜮,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䠶害人。从虫,或聲。蟈,蜮又从國。”
(一)yù 《廣韻》雨逼切,入職云。又胡國切。職部。
(1)传说中的一种害人动物。如:鬼蜮。《説文·虫部》:“蜮,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䠶害人。”《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毛傳:“蜮,短狐也。”陸德明釋文:“蜮,狀如鼈,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一云射人影。”《抱朴子·内篇·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狀如鳴蜩,狀似三合盃,有翼能飛,無目而利耳,口中有横物角弩,如聞人聲,緣口中物如角弩,以氣為矢,則因水而射人,中人身者即發瘡,中影者亦病,而不即發瘡,不曉治之者煞人。其病似大傷寒,不十日皆死。”唐白居易《寄元九》:“山無殺草霜,水有含沙蜮。”明王世貞《鳴鳳記》第四齣:“更兼奴顔婢ড/܌用幾許為鬼為蜮的權謀。”
(2)通“ৎ¢\u001D。一种食禾苗的害虫。《吕氏春秋·任地》:“大草不生,又無螟蜮。”高誘注:“蜮或作螣。食心曰螟,食葉曰蜮。兗州謂蜮為螣,音相近也。”清畢沅《吕氏春秋新校正》引惠棟云:“蜮,當為ৎ£\u0002”
(二)guō 《集韻》古獲切,入麥見。
同“蟈”。蛤蟆。《説文·虫部》:“蜮,蜮又从國。”徐鉉等注:“今俗作古獲切,以為蝦蟆之别名。”《周禮·秋官·序官》“蟈氏”漢鄭玄注:“鄭司農云:蟈讀為蜮。蜮,蝦蟆也……玄謂蟈,今御所食蛙也。”《大戴禮記·夏小正》:“(四月)鳴蜮。”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ù
1、[鬼蜮]guǐ yù
比喻用心险恶、暗中害人的坏人:~伎俩。蜮(yù)。
2、[蟊蜮]máo yù
比喻恶人。
3、[螟蜮]míng yù
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
4、[魆蜮]xū yù
鬼怪。
5、[黾蜮]miǎn yù
蛙类。蜮,通“蟈”。
6、[虺蜮]huǐ yù
毒蛇和含沙射影的蜮。 2.比喻阴险恶毒的人。
7、[蜮祥]yù xiáng
鬼蜮之灾的预兆。
8、[射蜮]shè yù
即蜮。传说蜮能含沙射人,故称。
9、[蜮射]yù shè
谓蜮含沙射人而为灾害。常用以比喻奸人暗害。
10、[水蜮]shuǐ yù
即蜮。古代传说能在水中含沙射人的毒虫。比喻阴险狡诈、惯于诬陷他人者。
11、[蛇蜮]shé yù
蛇与蜮。比喻祸人者。
12、[蜮民]yù mín
神话中的国名。
13、[溪蜮]xī yù
即溪毒。
14、[魃蜮]bá yù
犹鬼蜮。元 吴莱《时傩》诗:“厉神乃恣肆,魃蜮并猖狂。”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城隍庙市》引 明 汪逸《城隍庙市》诗:“行丐酡颜疑魃蜮,募僧黄面比 瞿曇。”
15、[蜮党]yù dǎng
犹奸党。
16、[黑蜮蜮]hēi yù yù
形容黑暗。郭沫若《创造十年》五:“我是爱晕船的人,睡在那黑蜮蜮的三等舱中一动也不敢动。”林如稷《将过去》:“黑蜮蜮,昏暗暗的房内,只窗上还有一点异色。”
17、[含沙蜮]hán shā yù
含沙射影之蜮。古代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常比喻暗中作祟的小人。
18、[为鬼为蜮]wéi guǐ wéi yù
蜮: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而使人致病的动物,比喻阴险毒辣的人。指象鬼蜮一样阴险狠毒,在暗地里害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