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
拼音:qiāo
释义:1.叩击较硬的物体使发出声音。2.敲竹杠,讹诈财物或抬高价格。
组词
推敲 敲诈 敲门 敲推 敲头 敲扑 敲捣 敲边鼓 敲竹竿 敲钉锤 吃敲贼 敲门石 敲沙罐 旁敲侧击 敲诈勒索 零敲碎打 敲锣打鼓 戛玉敲金 盎盂相敲 反复推敲 紧打慢敲拼音
qiāo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丨 𠃌 丨 𠃍 一 丨 一 ㇇ ㇏左部紧凑,右部宽松。“高”疏密均匀,上下中心对齐。“攴”竖画正直,撇捺交叉点正对上竖。
同音字
拼音为qiāo的字 拼音为qiao的字基础解释
1.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门。~锣打鼓。 2.敲竹杠;敲诈:有的商人一听顾客是外乡口音,往往就要~一下子。详细解释
(形声。从攴,高声。攴, pū,轻击。象手(又)拿小棍轻击的样子。本义:敲击,叩打)
同本义 ?
敲,击头也。——《说文》
夺之杖以敲之。——《左传·定公二年》。释文:“击声也。”
下见共王五伯,将敲其头矣。——《吕氏春秋·当务》
僧敲月下门。——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欲着敲字。
作推敲之势。
作敲字佳矣。
敲剥天下。——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敲扑(拷打);敲丝(银子。古时银锭上面都敲有圆纹,故称);敲枰(下棋);敲翻(打断)
推敲 。
如:敲一敲实(摸底;探虚实);敲句(推敲语句);敲吟(推敲吟诵诗句);敲推(推敲);敲磕(推敲,琢磨);敲诗(推敲诗句)
敲诈 。
如:敲削(敲剥。敲诈剥削);敲磕(敲诈);敲磨(犹敲剥);敲镘儿(敲诈钱财)
短杖式的刑具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敲-中華語文大辭典敲ㄑ丨ㄠqiāo1.叩;打;擊。[例]~打|~擊|~門|~鑼打鼓。2.斟酌;推測。[例]推~。3.〈口〉揩油;訛詐。[例]~詐|~竹槓|~他一筆!4.★〈口〉批評;提醒。[例]要~~他,別太衝動了。
敲-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敲 qiāo
❶擊。
《左傳·定公二年》:
奪之杖以~之。
引叩(後起意義)。
賈島《題李凝幽居》詩:
鳥宿池邊樹,僧~月下門。
❷短杖。
《文選·過秦論》:
埶~扑以鞭笞天下。(扑:鞭子。)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iāo
1、[敲打]qiāo dǎ
1.击打。2.比喻用言语刺激别人或批评提醒。
2、[敲诈]qiāo zhà
依仗势力或用威胁、欺骗手段,索取财物。
3、[敲锣打鼓]qiāo luó dǎ gǔ
1.指欢庆祝贺。 2.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宣扬。
4、[敲敲打打]qiāo qiāo dǎ dǎ
比喻用言语刺激人。
5、[敲门]qiāo mén
1.叩门。 2.古代婚仪中的纳采。
6、[敲击]qiāo jī
敲打;击打。
7、[推敲]tuī qiāo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宾客嘉话录》)。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反复~。~词句。
8、[敲定]qiāo dìng
1.拍卖时敲槌表示成交。 2.借指最后确定:当场~。
9、[对敲]duì qiāo
也称为相对委托或合谋,是指行为人意图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与他人通谋,双方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角色,各自按照约定的交易券种、价格、数量,向相同或不同的证券经纪商发出交易委托指令并达成交易的行为,即一方做出交易委托,另一方做出相反交易委托,依事先通谋的内容达成交易。
10、[敲掉]qiāo diào
消灭;毁灭。
11、[敲背]qiāo bèi
用掌或空拳在背部进行有节奏的打击,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按摩的一种。敲背服务是指一种对背部进行敲打按摩,从而使被服务者舒缓筋骨、舒解疲劳的服务。
12、[敲尖]qiāo jiān
方言。比赛。
13、[敲磨]qiāo mó
犹敲剥。
14、[敲石]qiāo shí
1.敲击火石以取火。 2.喻时光短促。
15、[敲丝]qiāo sī
指银锭。古代银锭上都敲印着圆丝纹,故称。
16、[敲碁]qiāo qí
亦作“敲棋”。着围棋。以每一举棋必斟酌推敲之,故云。
17、[敲点]qiāo diǎn
词语解释敲点ㄑㄧㄠ ㄉㄧㄢˇ指点、指明。朱子语类.卷一三○.自熙宁至靖康用人:「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18、[敲诗]qiāo shī
1.推敲诗句。 2.诗谜的一种。又称打诗宝。
19、[敲削]qiāo xuē
敲诈剥削。
20、[敲弹]qiāo dàn
弹奏。
21、[敲铿]qiāo kēng
敲击。铿,撞击。
22、[胡敲]hú qiāo
抖空竹的古称。
23、[敲棋]qiāo qí
见“敲碁”。
24、[敲吟]qiāo yín
谓推敲吟咏诗句。
25、[敲牙]qiāo yá
形容受冷后上下牙抖动相碰。
26、[刻敲]kè qiāo
勒索敲剥。
27、[敲订]qiāo dìng
1.推敲制订。 2.谓把事情交代清楚。
28、[敲剥]qiāo bāo
敲诈剥削。清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安徽 百姓穷,禁得住几回敲剥!”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这些九姓胡对东西方贸易的大利当然看得眼红,他们……获利总是极厚,厚利的来源主要是敲剥 唐 人。”
29、[敲比]qiāo bǐ
杖击威逼。《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 武城 县官﹞深悔如此荒年,将百姓下狠的敲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 仇大娘 ﹞既归,邑宰奉令敲比,於是故产尽反。”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太原狱》:“乃命匠多备手械,以备敲比。”
30、[敲推]qiāo tuī
犹推敲。谓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31、[敲搒]qiāo péng
1.亦作“敲榜”。笞打。 2.指刑杖。
32、[敲榜]qiāo bǎng
见“敲搒”。
33、[敲更]qiāo gēng
打更。
34、[敲句]qiāo jù
推敲诗句。
35、[轻敲]qīng qiāo
方言,犹轻薄,不坚实。
36、[敲日]qiāo rì
谓 羲和 御日车,鞭之使快行。
37、[敲捣]qiāo dǎo
敲打撞击。
38、[敲扑]qiāo pū
1.见“敲扑”。 2.亦作“敲扑”。鞭打的刑具,短曰敲,长曰扑。亦指敲打鞭笞。
39、[敲缶]qiāo fǒu
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击打瓦罐。
40、[敲杀]qiāo shā
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