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
拼音:kuì
释义:1.馈赠,赠送。2.传输。
组词
反馈 馈答 馈赠 馈线 馈电 馈赐 馈边 馈奠 馈送 正反馈 负反馈 桃李之馈 寝馈不安 尚虚中馈 馈贫之粮拼音
kuì笔顺
丿 ㇇ 𠄌 丨 𠃍 一 丨 一 丨 𠃍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kuì的字 拼音为kui的字基础解释
1.馈赠:~送。~以鲜果。 2.传输:~线。反~。详细解释
饮食之事
燕养馈羞,汤沐之馔,如他日。——《仪礼·既夕礼》
食物
先生将食,弟子馔馈。——《管子·弟子职》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饋
馈-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uì
1、[馈赠]kuì zèng
赠送(礼品):带些土产~亲友。
2、[回馈]huí kuì
回赠;回报:~社会。以诚信~消费者。
3、[反馈]fǎn kuì
1.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增强输入信号效应的叫正反馈;减弱输入信号效应的叫负反馈。正反馈常用来产生振荡,用来接收微弱信号;负反馈能稳定放大,减少失真,因而广泛应用于放大器中。 2.医学上指某些生理的或病理的效应反过来影响引起这种效应的原因。起增强作用的叫正反馈;起减弱作用的叫负反馈。 3.(信息、反映等)返回:市场销售情况的信息不断~到工厂。
4、[馈线]kuì xiàn
发射机和天线之间的传输线。
5、[馈送]kuì sòng
馈赠。
6、[馈电]kuì diàn
供给电能、供电;尤指对一个电路供电。
7、[寝馈]qǐn kuì
1.寝食;吃住。清 龚自珍《跋宋拓兰亭定武本》:“合以 子敬《洛神》,两本并庋并临,终身弗离,王侯可让也,寝馈可废也。”《清史稿·兵志十一》:“在事诸人,寝馈於刀锯汤火之侧,出入於硝磺毒物之间,积数年之辛苦,乃克有此成绩。”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为着一个未来的小小的生命寝馈不安。” 2.谓时刻在其中。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海上新乐府》:“乐府之体,宜以藏锋露颖之笔,摹入深出显之思,其音节长短,句调转换,纯是天然。非寝馈十年,不能语此。”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而究其(庄棫)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大晟,而寝馈於 碧山 也。”
8、[馈岁]kuì suì
1.岁末相互馈赠。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彼中以鱼曝乾,岁底至京,与黄羊雉兔,同为馈岁之珍。”《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乌鲁木齐 惠都护 遣弁賷书来馈岁。” 2.餽歲:岁末相互馈赠。餽,通“馈”。晋 周处《风土记》:“蜀 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宋 苏轼《岁晚思归寄子由》诗序:“岁晚相与餽问,为餽岁。”一本作“馈岁”。
9、[鼎馈]dǐng kuì
列鼎进食。谓进食丰盛。
10、[饩馈]xì kuì
牲肉与粮食;食物。
11、[馈饍]kuì shàn
见“馈膳”。
12、[馈转]kuì zhuǎn
谓转运粮物。
13、[馈爨]kuì cuàn
谓烧菜做饭。
14、[贶馈]kuàng kuì
馈赠。
15、[内馈]nèi kuì
犹中馈。指妻子。
16、[传馈]chuán kuì
传送粮饷。
17、[祖馈]zǔ kuì
犹祖奠。指出殡前夕行祖祭礼。
18、[馈饷]kuì xiǎng
1.馈赠。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馈餉相属,常餘金钱。” 2.指运送粮饷。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承藉世德,不蒙矢石,备战守,驭车僕马,数千里馈餉。”《明史·李善长传》:“从下 滁州,为参谋,预机画,主馈餉,甚见亲信。” 3.款待。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二:“元丰 以来,厨传渐丰,馈餉滋盛。” 4.指粮饷。《陈书·徐俭传》:“臧氏 亦深念旧恩,数私致馈餉,故不乏絶。”王闿运《振威将军张君墓志铭》:“淮 军坐食馈餉,几三十年。” 5.餽餉:1.馈赠财物。餽,通“馈”。《三国志·吴志·刘繇传》:“繇 长子 基 ……居 繇 丧尽礼,故吏餽餉,皆无所受。” 6.军粮。宋 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至於远方之民,肝脑屠於白刃,筋骨絶於餽餉……陛下必不得而见也。”《明史·太祖纪一》:“悬军深入,餽餉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7.送饭。《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於是咸共嘉之”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性好学,汉 末为诸生,带经耕鉏。其妻常自餽餉之,林 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8.引申指款待。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凡郡县之富民举而籍其名,得钱数百万,以为酒食餽餉之费。”
19、[奠馈]diàn kuì
祭品。
20、[资馈]zī kuì
犹馈赠。《南史·张邵传》:“时寇乱年饥,邵 又资馈其妻子。”
21、[馈奠]kuì diàn
指丧中祭奠之事。
22、[馈诒]kuì yí
馈赠。《左传·文公十六年》:“宋 饥,竭其粟而贷之。年自七十以上,无不馈詒也,时加羞珍异。”孔颖达 疏:“民年七十以上,无有不馈遗以饮食也。”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尤袁相似》:“而年登大耋,不丐贷求索;而馈詒者,四方不絶。”
23、[馆馈]guǎn kuì
款待并送礼。
24、[馈赐]kuì cì
赐与。餽,通“馈”。
25、[馈还]kuì huán
回报.报答。
26、[粮馈]liáng kuì
亦作“粮餽”。粮食给养。《汉书·伍被传》:“男子疾耕不足於粮餽,女子纺绩不足於盖形。”颜师古 注:“餽亦馈字也。”《后汉书·坚鐔传》:“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鐔 食蔬菜,与士卒共劳苦。”唐 朱敬则《论刑狱表》:“粮馈已穷,智勇俱困。”
27、[馈飧]kuì sūn
1.进献饭食。
28、[献馈]xiàn kuì
进奉礼物。
29、[飨馈]xiǎng kuì
谓供奉饮食。
30、[馈遗]kuì yí
馈赠。
31、[供馈]gòng kuì
亦作“供餽”。供应。《西京杂记》卷四:“此资业之厚,何供馈之偏耶?”《周书·异域传上》:“及 杨忠 与 突厥 伐 齐,稽胡 等復怀旅拒,不供粮餼。忠 乃诈其酋帅,云与 突厥 欲回兵讨之。酋帅等惧,乃相率供馈焉。”唐 元稹《河南元君墓志铭》:“朝廷有事於 淄 蔡,累百万之费……凡主供馈之百一於君者,皆以课迁。”宋 叶适《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清 梅曾亮《朱孺人墓志铭》:“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
32、[馈劳]kuì láo
馈赠慰劳。餽,通“馈”。
33、[馈馔]kuì zhuàn
进献食物。
34、[馈孰]kuì shú
献熟食。祭祀的一种仪式。
35、[馈膳]kuì shàn
亦作“馈饍”。谓烹调膳食。
36、[馈饎]kuì xī
指供神的酒食。
37、[馈边]kuì biān
谓输送粮食财物以实边地。餽,通“馈”。
38、[馈人]kuì rén
古代为君王炊饪的人。《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39、[丰馈]fēng kuì
1.亦作“丰餽”。 2.用作谢人馈赠饮食的敬语。
40、[馈给]kuì gěi
1.供给;馈赠以满足需要。 2.餽給:馈赠或输送食物以满足需要。餽,通“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