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
拼音:yín
释义:1.地支的第三位。2.寅时,十二时辰之一,指夜里三点到五点。3.(Yín)姓。
组词
寅正 寅阶 寅人 寅好 寅序 寅谊 寅丘 寅邱 寅酉 建寅月 老寅台 寅宾馆 壬寅年 斑寅将军 同寅协恭 寅吃卯粮 寅恭谐协 寅支卯粮拼音
yín笔顺
丶 丶 ㇇ 一 丨 𠃍 一 丨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yín的字 拼音为yin的字基础解释
1.地支的第三位。 2.寅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三点到五点。详细解释
(象形。据甲骨文为矢形。小篆讹变。本义:恭敬) 同本义
寅,居敬也。——《说文》
寅,敬也。——《尔雅》
夙夜惟寅。——《书·舜典》
严恭寅畏。——《书·无逸》
寅哉寅哉。——《周书·祭公》
寅宾出日。——《书·尧典》
又如:寅亮(恭敬信奉);寅畏(恭敬畏惧);寅清(言行恭谨,持心清正)
地支的第三位
寅,髌也。正月易气动,去黄泉欲上出,侌尚强也。——《说文》。段玉裁注:“髌,字之误也,当作ń。”
又如: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
在历法中用以纪年,太岁(反木星)运行到析木为寅年,太岁的名摄提格。
如:寅皮(老虎皮,亦指属虎的人)
用以纪月,指夏历正月。
如:寅月;寅正(农历正月)
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
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西游记》
又如:寅正一刻(四点一刻)
同僚 。
如:寅翁(对在同一衙门做事者的敬称);寅家(同僚);寅丈(对同僚的尊称);寅兄(旧时同僚之间的的敬称);寅生(同寅,同官)
五行属木
寅,木也。——《论衡》
〈形〉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寅-中華語文大辭典寅丨ㄣˊyín1.地支第三位。參見【地支】。2.指凌晨三點到五點的時段。3.姓。
寅-漢語大字典寅
同“寅”。《直音篇·宀部》:“寅”,同“寅”。
寅
《説文》:“寅,髕也,正月陽氣動,去黄泉欲上出,陰尚强,象宀不達,髕寅於下也。”按:此说实误。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寅,甲文早期作☀,晚期作☀,☀為附加之形符,所以别兵器之矢於干支之寅也。間有作兩手奉矢形者。入周以後,字形頓異,要皆兩手奉矢形之演變也。”郭沫若也认为甲骨文“寅”像矢形。
yín 《廣韻》翼真切,平真以。又以脂切。真部。
(1)恭敬。《爾雅·釋詁下》:“寅,敬也。”《字彙·宀部》:“寅,恭也。”《書·堯典》:“寅賓出日。”孔傳:“寅,敬。”《後漢書·孝殤帝紀》:“競競寅畏。”李賢注:“寅,敬也。”《文心雕龍·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嚴恭於宗廟也。”《警世通言·旌陽宫鐵樹鎮妖》:“元加寅奉,勑賜重修宫殿。”
(2)地支的第三位。1.星次序数之一。古代天文学十二星次中的“析木”为寅。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坤部》:“寅,又以命天體之十二宫。”《書·堯典》“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唐陸德明釋文:“謂日月交會於十二次也,寅曰析木。”《遼史·國語解》:“野旅寅。野謂星野,旅謂躔次。寅者,辰舍,東北之位,燕分析津之所也。”2.在历法中用以纪年,太岁(反木星)运行到析木为寅年,太岁年名摄提格。《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史記·曆書》:“寅名攝提格。”遼劉三嘏《自陳詩》:“寅分星辰將降禍。”3.用以纪月,指夏历正月。《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漢鄭玄注:“觀斗所建,命其四時。此云孟春者,日月會於諏訾,而斗建寅之辰也。”孔穎達疏:“北斗循天而轉,行建一月一辰……正月建寅。”《淮南子·天文》:“帝張四維,運之以斗,月徙一辰,復反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歲而匝,終而復始。”《晋書·樂志》:“正月之辰謂之寅。”4.用以纪时,指凌晨三至五时。《論衡·説日》:“今案察五月之時,日出於寅,入於戌。”唐韓愈《上張僕射書》:“寅而入,盡辰而退。”《西遊記》第一回:“寅不通光,而卯則日出。”
(3)五行属木。《論衡·物勢》:“寅,木也。”
(4)十二生肖属虎。《論衡·物勢》:“寅,其禽虎也。”
(5)对同官的敬称。《儒林外史》第二十三回:“老寅臺青目一二,足感盛情。”清墨浪子《西湖佳話·六橋才迹》:“若論小弟,有眼無識,也不該邀寅兄去而復返。”《紅樓夢》第一百零六回:“賈政又在同寅相好處托情。”
(6)演。《玉篇·寅部》:“寅,演也。”
(7)强。《玉篇·寅部》:“寅,强也。”
(8)前进。《爾雅·釋詁上》:“寅,進也。”郝懿行義疏:“寅者,《釋名》云:‘演也,演生物也。’《漢書·律曆志》云:‘引達於寅。’然則引導演長,俱進之意。”《詩·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啓先行”漢毛亨傳:“殷曰寅車,先疾也。”鄭玄箋:“寅,進也。”
(9)水潜行地中。后作“濥”。《淮南子·説林》:“寅丘無壑,泉源不溥。”高誘注:“言汙小潦水名寅。”
(10)通“殥”。边远。南朝梁沈約《大壯舞歌》:“君臨萬國,遂撫八寅。”按:“八寅”即“八殥”。《淮南子·墬形》:“九州之外,乃有八殥。”高誘注:“殥,猶遠也。”
⑪深。后作“夤”。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坤部》:“寅,因寅為借義所專,又製夤字。”唐劉禹錫《含輝洞述》:“側逕寅緣,豁然見天。”宋蘇軾《乞詩賦經義各以分數取人狀》:“然天下學者寅夜競習詩賦。”
⑫姓。《續通志·氏族略六》:“寅,見《姓苑》。宋寅午辰,嘉興教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ín
1、[戊寅]wù yín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2、[寅时]yín shí
旧式计时法指夜里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间。
3、[寅念]yín niàn
敬思。
4、[寅清]yín qīng
语出《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后世多以“寅清”为官吏箴戒之辞,谓言行敬谨,持心清正。
5、[寅想]yín xiǎng
敬谨思索。
6、[寅丘]yín qiū
见“寅邱”。
7、[寅缘]yín yuán
1.沿着某物盘桓或顺着某物行进。 2.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的关系。 3.指水流或波纹等连绵不断。
8、[寅重]yín zhòng
敬重。汉 焦赣《易林·解之离》:“寅重微民,岁乐年息,有国无咎,君子安喜。”
9、[寅客]yín kè
见“寅兽”。
10、[同寅]tóng yín
旧称在一处做官的人。
11、[寅台]yín tái
旧时同僚之间的尊称。
12、[寅谊]yín yì
旧称官署中同僚之间的交谊。语出《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交接寅僚》:“至於邻封,均属寅谊,尤宜聘问以时。”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文定公》:“退与诸舍人讲寅谊,其不苟也如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天下事自然钱可通神,况且那督办又是前任二品大员之子,寅谊、世谊总还多。”
13、[寅人]yín rén
属相为虎的人。
14、[寅惧]yín jù
恭谨戒惧。
15、[寅兄]yín xiōng
旧时同僚之间的敬称。
16、[寅绍]yín shào
敬承。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朕恭膺天命。寅绍丕基。”
17、[寅序]yín xù
恭敬作序。
18、[建寅]jiàn yín
1.古代以北斗星斗柄的运转计算月分,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即为夏历正月。 2.指夏历正月。 3.“三正”之一。指以夏历正月为岁首的历法。
19、[寅诚]yín chéng
敬诚。
20、[寅月]yín yuè
即农历正月。古人把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
21、[寅阶]yín jiē
唐 制,明堂为十二阶,法十二辰以象地。青阳左个(东面左侧之室)之阶为寅阶。即东北方之阶。
22、[寅夕]yín xī
犹朝夕。
23、[寅雅]yín yǎ
古乐曲名。
24、[寅谀]yín yú
恭惟。
25、[寅酉]yín yǒu
十二辰中寅时和酉时。故寅酉犹晨昏。
26、[寅半]yín bàn
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辰。每辰分上、中、下,后分为初、正。寅半即寅正,相当于清晨四点钟。
27、[八寅]bā yín
八方边远之地。
28、[寅畏]yín wèi
敬畏;恭敬戒惧。
29、[寅好]yín hǎo
旧称有交情的同僚。《歧路灯》第一○二回:“﹝ 娄朴 ﹞或叙祖上年谊,或叙父辈寅好。”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松文清公》:“﹝ 策大人 ﹞传食於同城寅好署中,亦无閒寒暑。”
30、[寅严]yín yán
恭敬庄重。
31、[寅饯]yín jiàn
恭敬送行。
32、[寅车]yín chē
古代兵车名。
33、[上寅]shàng yín
农历每月上旬之寅日。
34、[推寅]tuī yín
相传是北魏皇室拓跋氏的祖先,鲜卑语中称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人为“推寅”,所以他们常常把自己的部落首领唤作推寅,相传共有两个推寅。
35、[寅生]yín shēng
犹同寅,同官。
36、[寅虔]yín qián
虔敬,恭敬虔诚。
37、[寅兽]yín shòu
亦称“寅客”。虎的别名。寅于十二生肖中配虎,故有此称。
38、[寅僚]yín liáo
同僚。
39、[寅亮]yín liàng
恭敬信奉。
40、[寅正]yín zhèng
1.农历正月。 2.旧时计时,指凌晨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