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
拼音:yòu
释义:1.(年纪)小;初出生的,未长成(跟“老”相对)。2.小孩儿。3.(Yòu)姓。
组词
成幼 出幼 妇幼 孩幼 老幼 年幼 三幼 小幼 边幼节 幼妇词 幼儿园 慈幼局 大男幼女 扶老携幼 敬老慈幼 男妇老幼 负老携幼拼音
yòu笔顺
𠃋 𠃋 丶 𠃌 丿同音字
拼音为yòu的字 拼音为you的字基础解释
1.(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年。~儿。~苗。~虫。 2.小孩儿:扶老携~。 3.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幼,小也。——《说文》
幼,稀也。——《尔雅》
人生十年曰幼。——《礼记·曲礼》
子幼。——《仪礼·丧服》。注:“谓年十五以下。”
慈幼为其近于子也。——《礼记·祭义》
幼原耳。——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幼且少。——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余幼好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幼主(年幼的君主);幼少(幼小);幼志(幼年时的志向);幼君(年幼的君主);幼孤(年幼的孤儿);幼累(指年幼的儿女);幼蒙(年幼);幼愿(年幼而谨慎老实);幼龄(幼年);幼碎(幼弱);幼学(幼时的学业);幼虫
小孩儿
携幼入室。——陶潜《归去来兮辞》
扶老携幼。——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幼壮(青少年时期);幼科(中医指小儿科,也叫“小方脉科”);幼妇(少女。借指“妙”字);幼孺(孩童)
爱护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赵岐注:“幼,犹爱也。”
幼幼长长,顺天则也。——明· 刘基《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形〉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幼-中華語文大辭典幼丨ㄡˋyòu1.指小孩子。[例]扶老攜~|男女老~|長~有序。2.年紀小的。[例]~童|年~無知。∥與「老」相對。3.初生不久的。[例]~苗|~蟲|~芽。4.〈書〉愛護;慈愛。[例]~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5.★姓。
幼-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幼yòu
①(年纪)小;未长成(跟“老”相对):~年|~儿|~苗|~虫。
②小孩儿:扶老携~。
③(Yòu)名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òu
1、[幼小]yòu xiǎo
未成年;未长成:年纪~。~的心灵。~的果树。
2、[幼儿]yòu ér
幼小的儿童。一般指学龄前的儿童。
3、[幼年]yòu nián
三岁左右到十岁左右的时期。
4、[幼虫]yòu chóng
昆虫的胚胎在卵内发育完成后,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小生物体。如孑孓是蚊子的幼虫,蛆是苍蝇的幼虫。也指某些寄生虫的幼体。
5、[幼苗]yòu miáo
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
6、[尊老爱幼]zūn lǎo ài yòu
形容人的品德良好。
7、[老幼]lǎo yòu
老人和小孩儿:~咸宜。
8、[幼稚]yòu zhì
1.年纪小。 2.形容缺乏经验,不老练。稚(zhì)。
9、[妇幼]fù yòu
妇女和儿童:~卫生。~保健站。
10、[幼教]yòu jiào
幼儿教育:~事业。~工作。
11、[年幼]nián yòu
年纪幼小。《战国策·楚策》:“楚王 曰:‘楚国 僻陋,託东海之上;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史记·张仪列传》:“先王弃羣臣,寡人年幼,奉祀之日新,心固窃疑焉。”《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后主 曰:‘朕年幼无知,惟相父斟酌行之。’”
12、[幼时]yòu shí
童年、儿时。
13、[托幼]tuō yòu
幼儿园、托儿所的合称。
14、[幼崽]yòu zǎi
出生不久的小动物。
15、[幼嫩]yòu nèn
1.柔弱、稚嫩幼嫩的小脸儿。 2.年龄小,不成熟他还很幼嫩,不能担此重任。
16、[长幼]zhǎng yòu
1.指世系的先后。《国语·鲁语上》:“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韦昭 注:“长幼,先后也。” 2.指辈份的高低。《论语·微子》:“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礼记·大传》:“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孙希旦 集解:“长,谓旁亲属尊者之服。幼,谓旁亲属卑者之服也。” 3.指年长与年幼。《礼记·射义》:“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孔颖达 疏:“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是也。”晋 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士女》:“其资给六子,以长幼为差。” 4.指老年人和年轻人。《北史·申微传》:“因赋诗,题於 清水亭。长幼闻之,皆竞来就读。”清 吴伟业《哭志衍》诗:“亲疏与长幼,语语存斟酌。” 5.指诸侯爵位的高低。《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孔颖达 疏:“诸侯之序,以爵不以年。此言长幼,谓国大小也。” 6.谓自幼至长。《国语·晋语四》:“晋 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 狐偃,师事 赵衰,而长事 贾陀。”韦昭 注:“长幼,从幼至长也。” 7.慈怜幼小。《晏子春秋·杂上九》:“君探雀鷇,鷇弱,反之,是长幼也。吾君仁爱,曾禽兽之加焉,而况于人乎!此圣王之道也。”
17、[幼体]yòu tǐ
在母体内或脱离母体不久的小生物。
18、[幼龄]yòu líng
幼年。晋 曹毗《对儒》:“奇发幼龄,翰披儒童。”唐 孟郊《送黄构擢第后归江南》诗:“幼龄思奋飞,弱冠游灵臺。”
19、[幼芽]yòu yá
暂未释义
20、[幼林]yòu lín
由小树形成的树林。
21、[幼齿]yòu chǐ
幼年。《隋书·徐孝肃传》:“唯 孝肃 性俭约,事亲以孝闻。虽有幼齿,宗党间每有争讼,皆至 孝肃 所平论之。”
22、[幼主]yòu zhǔ
年幼的君主。《汉书·魏相传》:“幼主新立。”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论》:“权倖之徒,慴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王世子臣下呼称幼主万岁。”
23、[幼学]yòu xué
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宋 陆游《杨夫人墓志铭》:“二子未从外塾,而於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 2.称初入学的学童。《天雨花》第十二回:“众人尽赞 黄小姐,真乃仙才天纵成;此诗全不似幼学,静英 谦逊不停声。”
24、[幼驹]yòu jū
词语解释◎ 幼驹 刚出生不久的牲畜
25、[幼弱]yòu ruò
1.幼小。《礼记·明堂位》:“武王 崩,成王 幼弱,周公 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后汉书·袁安传》:“安 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 2.幼童。《周礼·秋官·司刺》:“壹赦曰幼弱,再赦曰老旄,三赦曰憃愚。”亦指年幼的儿女。 3.指年幼的儿女。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餉於其后。”
26、[幼功]yòu gōng
戏曲演员、杂技演员等童年练成的功夫。
27、[髫幼]tiáo yòu
幼年。清 董寿慈《<西泠闺咏>后序》:“银瓶井底,髫幼完贞;云霄江边,姓氏无攷。”
28、[幼少]yòu shǎo
1.幼小。《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孔 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 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汉书·王莽传上》:“周成王 幼少,称 孺子,周公 居摄。”《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 2.指年幼者。《汉书·地理志下》:“濒 洙 泗 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29、[卑幼]bēi yòu
指晚辈年龄幼小者。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此子眉目疏秀,进退不慑,惜其卑幼,可以劝学乎?”宋 苏辙《论禁宫酒札子》:“兼逐位尊长,爵齿并崇,多连宗字,而卑幼犯酒,不免取旨,若取旨而不行,则虽取何益?”
30、[养幼]yǎng yòu
1.生子。 2.喂养幼儿。
31、[顺幼]shùn yòu
谓教导儿童。顺,通“训”。
32、[幼妙]yòu miào
幽微。
33、[稚幼]zhì yòu
1.亦作“穉幼”。幼小;幼稚无知。宋 苏轼《种茶》诗:“天公所遗弃,百岁仍穉幼。”明 沉德符《野获编·鬼怪·草木之妖》:“今上丙戌、丁亥间,京师明智草场火发,薪芻如山,一夕尽为煨烬。次晨喧传有异,余稚幼随众往观。”清 吴苑《到家》诗:“薄宦十餘年,懽爱类穉幼。” 2.幼儿,幼童。清 顾炎武《赠黄职方师正》诗:“数口费经营,索饭兼穉幼。”
34、[幼志]yòu zhì
幼年时的志向。《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弃尔幼志。”《楚辞·九章·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朱熹 集注:“幼志,言自幼而已有此志,盖其本性然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五:“推远童稚之幼志。”
35、[冲幼]chōng yòu
亦作“冲幼”。年幼。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成帝 初崩,於时嗣君未定,何 欲立嗣子,庾 及朝议以外寇方强,嗣子冲幼,乃立 康帝。”《周书·李贤传》:“朕昔冲幼,爰寓此州。”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二七章:“余诚冲幼,竟敢将阿姨、阿母残年期望,付诸 沧渤。”
36、[幼碎]yòu suì
犹幼弱。
37、[谦幼]qiān yòu
犹谦虚,谦逊。幼,幼冲。
38、[荒幼]huāng yòu
幼稚无知。
39、[幼色]yòu sè
指美少年。《大戴礼记·用兵》:“踈远国老,幼色是与。”卢辩 注:“言踈远老成而与幼色者,若 楚恭王 远 申叔时 而用 子反 也。”
40、[幼君]yòu jūn
年幼的君主。《公羊传·隐公元年》:“且如 桓 立,则恐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宁寺》:“皇帝晏驾,春秋十九,海内士庶,犹曰幼君。”
近义词
yòu
1、[小]xiǎo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雨。矮~。短~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事。~节。~题大作。~打~闹。 3.时间短:~坐。~住。 4.年幼小,排行最末:~孩。 5.谦辞:~弟。~可。~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 6.妾:~房。
反义词
yòu
1、[成]chéng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事情~了。 2.成全:~人之美。玉~其事。 3.成为;变为:百炼~钢。雪化~水。 4.成果;成就:坐享其~。一事无~。 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虫。~人。 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规。~见。~例。~药。 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批生产。~千~万。~年累月。水果~箱买便宜。 8.表示答应、许可:~!就这么办吧。 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什么都难不住他。 10.姓。 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
2、[长]cháng
2、[长]zhǎng
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a)指空间。~~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2.长度。3.长处。4.做得特别好。5.多余;剩余。6.姓。
1.领导人。2.生。山上~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这孩子~得真胖。4.增进;增加。吃一堑,~一智。
3、[老]lǎo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 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 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 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 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 6.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 7.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 8.原来的:~脾气。~地方。 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 10.同):油菜太~了。 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