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
拼音:xiàng
释义:1.比较狭窄的街道。2.(Xiàng)姓。
组词
火巷 家巷 背巷 门巷 俚巷 柳巷 铜驼巷 陈家巷 烟花巷 平康巷 蜂窠巷陌 东交民巷 长街短巷 倒街卧巷 箪瓢陋巷 并疆兼巷拼音
xiàng笔顺
一 丨 丨 一 丿 ㇏ 𠃍 一 乚同音字
拼音为xiàng的字 拼音为xiang的字基础解释
1.较窄的街道。2.姓。详细解释
〈名〉
同本义。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往。——辛弃疾《永遇乐》
深巷中犬吠。——《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巷哭声相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巷口(里弄的出入口);巷言,巷议(于里巷中议论是非)
住宅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另见 hàng
〈名〉
矿坑里的通道 。
如:平巷;煤巷;风巷
另见 xiàng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巷-中華語文大辭典巷1ㄒ丨ㄤˋxiànɡ1.窄小的街道;胡同。[例]小~|~戰|街頭~尾|~議街談。2.姓。巷2★ㄏㄤˋhànɡ參見【巷道】(ㄏㄤˋ ㄉㄠˋ hànɡdào)。
巷-漢語大字典巷
(一)xiàng 《廣韻》胡絳切,去絳匣。東部。
(1)街里中的道路;胡同。直为街,曲为巷;大者为街,小者为巷。《説文·ਛܩè》:“ਞ/܌里中道。”朱駿聲通訓定聲:“篆文从邑,今字作巷,省。”雷浚外編:“巷,《説文》作䢽,在《ਛܩè》,為ਜդً重文。ਜեͳ衖字,古衖、巷不分。”《詩·鄭風·叔于田》:“叔于田,巷無居人。”毛傳:“巷,里塗也。”孔穎達疏:“里内之塗道也。”《史記·周本紀》:“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弃之隘巷,馬牛過者皆辟不踐。”唐杜甫《偪仄行》:“我居巷南子巷北。”杨朔《潼关之夜》:“我们横穿过一条小巷,停留在黄河岸上。”
(2)住宅。清王引之《經義述聞·通説上》:“古謂里中道為巷,亦謂所居之宅為巷。”《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史記·陳丞相世家》:“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唐韓愈《送温處士赴河陽軍序》:“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遊。”
(3)中医术语。指气脉流通往来处。《靈樞經·邪氣藏腑病形篇》:“中氣穴,則鍼游于巷。”
(4)姓。《廣韻·絳韻》:“巷,姓。《詩》云巷伯。”《萬姓統譜·絳韻》:“巷,周寺人有巷伯,其後以為氏。”
(二)hàng
〔巷道〕采矿时井下挖掘的通道。郭小川《煤都夜景》:“地下的一条条巷道和煤掌里,仿佛已把整个天地包容。”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iàng
1、[巷子]xiàng zi
小街道。
2、[街巷]jiē xiàng
街道里巷。
3、[大街小巷]dà jiē xiǎo xiàng
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4、[巷口]xiàng kǒu
1.里巷的出入口。 2.犹巷议。
5、[深巷]shēn xiàng
指很长的巷道。
6、[巷战]xiàng zhàn
在城镇、村庄的街巷进行的战斗。通常短兵相接,对坚固建筑物、主要街道、制高点的争夺激烈,常常形成许多局部的独立战斗。
7、[柳巷]liǔ xiàng
1.植柳的里巷。 2.旧指妓院。
8、[巷陌]xiàng mò
街巷。
9、[巷议]xiàng yì
见〔街谈巷议〕
10、[陋巷]lòu xiàng
狭窄破旧的街巷:穷街~。
11、[里巷]lǐ xiàng
小街小巷;小胡同:~深处。他所写的多半是~间的琐事。
12、[死巷]sǐ xiàng
一头已堵住的没有通道的街巷。
13、[坊巷]fāng xiàng
街道;里巷。
14、[闾巷]lǘ xiàng
小的街道,借指民间。
15、[斜巷]xié xiàng
曲折的小巷。旧时常指娼妓居住的地方。
16、[宫巷]gōng xiàng
宫中房屋建筑之间的小道。
17、[僻巷]pì xiàng
偏僻小巷。
18、[穷巷]qióng xiàng
1.冷僻简陋的小巷。 2.犹穷乡。
19、[巷泣]xiàng qì
犹巷哭。
20、[巷哭]xiàng kū
在里巷中聚哭。旧时常用作称颂官吏生前有善政者。汉 刘向《说苑·贵德》:“郑 子产 死,郑 人丈夫捨玦珮,妇人捨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瑟之声。”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京师之民,罢市而往弔,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明史·詹荣传》:“城中人闻之,皆巷哭。”王闿运《哀江南赋》:“落日伤心之地,悲风巷哭之声。”
21、[枌巷]fén xiàng
故乡的里巷。
22、[遇巷]yù xiàng
相遇于巷。意指不期而遇。语本《易·睽》:“九二,遇主于巷。”王弼 注:“出门同趣,不期而遇。”汉 焦赣《易林·咸之震》:“叔迎兄弟,遇巷在阳,君子季姬,并坐鼓簧。”清 王夫之《章灵赋》序:“託比匪人,尤以遇巷非时为戒。”
23、[顔巷]yán xiàng
《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也。’”本指 颜回 所居的陋巷,后用以指简陋的居处。唐 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以此答》诗:“颜 巷雪深人已去,庾 楼花盛客初归。”明 朱权《卓文君》第一折:“静守芸窗,僻居 颜 巷。”
24、[衢巷]qú xiàng
街巷。
25、[乌巷]wū xiàng
“乌衣巷”的省称。
26、[龊巷]chuò xiàng
街巷戒严。
27、[道巷]dào xiàng
街巷里弄。《周礼·夏官·量人》:“量人掌建国之灋,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量市朝道巷门渠。造都邑亦如之。”《宋书·夷蛮传·呵罗单国》:“楼阁庄严,道巷平正。”宋 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又因民之暇,时为之理营驛,表坊市、道巷,使皆可以久远,为后利。”
28、[永巷]yǒng xiàng
1.宫中长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於是 范雎 乃得见於离宫,详为不知永巷而入其中。”《尔雅·释宫》“宫中衖谓之壼”邢昺 疏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今后宫称永巷,是宫内道名也。”唐 李华《长门怨》诗:“每忆椒房宠,那堪永巷阴。”《旧唐书·德宗纪论》:“去无名之费,罢不急之官,出永巷之嬪嬙。”清 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横揣俺天涯夫婿,永巷日如年。” 2.宫中署名。掌管后宫人事,有令、仆射等,汉武帝 时改为掖庭,有狱监禁宫人。《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 最怨 戚夫人 及其子 赵王,迺令永巷囚 戚夫人,而召 赵王。”《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使其大婢为僕射,主永巷。”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说蕃》:“去 令 昭信 为后,幸姬 陶望卿 为 脩靡夫人,主繒帛,崔脩成 为 贞明夫人,主永巷。”参见“永巷宫人”。 3.深巷;长巷。唐 李商隐《无题》诗之四:“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南唐 李中《书夏秀才幽居壁》诗:“永巷苔深户半开,牀头书剑积尘埃。”宋 王禹偁《记马》:“旁顾适有永巷,修直百餘步。”
29、[巷市]xiàng shì
古礼居天子、诸侯丧必停市,而在里巷中买卖物品以示忧戚。《礼记·檀弓下》:“天子崩,巷市七日。诸侯薨,巷市三日。”孔颖达 疏:“若居天子诸侯之丧,必巷市者,以庶人忧戚,无復求觅财利,要有急需之物,不得不求,故於邑里之内而为巷市。”
30、[猥巷]wěi xiàng
曲巷;里巷。猥,通“隈”。
31、[冷巷]lěng xiàng
僻静的小巷。
32、[巷说]xiàng shuō
在里巷中的议论。
33、[巷咏]xiàng yǒng
民间歌谣。
34、[隘巷]ài xiàng
犹陋巷。
35、[州巷]zhōu xiàng
州闾,乡里。
36、[巷伯]xiàng bó
宦官,太监。因居宫巷,掌宫内事,故称。《左传·襄公九年》:“令司宫、巷伯儆宫。”杜预 注:“司宫,奄臣;巷伯,寺人。皆掌宫内之事。”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五:“李相公 林甫,当 开元 之际,与巷伯交通,权等人主。”
37、[巷职]xiàng zhí
指宦官。
38、[狭巷]xiá xiàng
1.小巷。北周 庾信《问疾封中录》诗:“形骸违学宦,狭巷幸为闲。”宋 王安石《金陵绝句》之二:“结綺 临春 歌舞地,荒蹊狭巷两三家。” 2.指花街柳巷。清 昭槤《啸亭杂录·海超勇》:“其次子 安成,少年白晳,美如冠玉,喜声伎,日游狭巷中。”参见“狭斜游”。
39、[巷言]xiàng yán
犹巷议。
40、[巷吏]xiàng lì
谓小吏。
hàng
1、[巷道]hàng dào
〈名〉采矿或探访矿时在地面或地下挖掘的大致成水平方向的坑道,一半用于运输或排水,地下的也用于通风。
2、[平巷]píng hàng
在矿床或岩层里挖成的水平的地下巷道,有的稍有坡度,主要用于运输,也用来通风和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