剠
拼音:qíng
释义:1.同“黥”。刺面额,涅以墨之刑。
组词
头庶剠拼音
qíng笔顺
丶 一 丨 𠃍 一 亅 丿 丶 丨 亅同音字
拼音为qíng的字 拼音为qing的字基础解释
同“黥”。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剠-中華大字典1、剠讀音:力灼切,音略,藥韻。釋文:奪取也。見《集韻》。
2、剠讀音:渠京切,音擎,庚韻。釋文:同黥。墨刑在面也。見《集韻》。
3、剠讀音:力讓切,音亮,漾韻。釋文:鈔取也。通作掠。見《集韻》。〔正字通云。掠、通作略。與~別〕。
4、㔀讀音:力漾切,音亮,漾韻。釋文:
❶取也。見《篇海》。
❷奪也。見《篇海》。
5、㗉讀音:力灼切,音略,藥韻。釋文:
❶利也。見《爾雅釋詁》。
❷人名。晉褚~。
6、掠讀音:力讓切,音亮,漾韻。力灼切,音略,藥韻。釋文:
❶奪取也。見《說文新附》。
〔按左傳昭二十年。輸~其聚。注云。~、奪取也〕。
❷笞也。治也。《禮記月令》:毋肆~。
❸剷伐也。《穆天子傳》:命虞人~林。
❹槌而死曰~。~、狼也。用威大暴如豺狼也。見《釋名釋喪制》。
7、掠讀音:力灼切,音略,藥韻。釋文:
❶取也。《左昭十四年傳》:己惡而~美爲昏。
❷拂過也。〔李頻詩〕:燕~平蕪去。
❸書法長撇也。《柳宗元論書》:~左出而鋒欲輕。
8、黥讀音:渠京切,音擎,庚韻。釋文:
❶墨㓝、在面也。見《說文》。《段注》:此㓝亦謂之墨。周禮司㓝注曰。墨、~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❷姓也。《姓氏書辨證》:淮南王英布少時。人相之。當~而王。已而坐法~。以㓝徒輸謫驪山。後王九江及淮南。因謂之~布。
同:黥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íng
1、[剽剠]piāo qíng
见“剽掠”。
2、[头庶剠]tóu shù qíng
即涿鹿黥。古代刑罚的一种。用刀刺刻额,再涂上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