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cì

释义: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3.〈敬〉〈书〉指受到的礼物或恩惠。

组词

赐策 赐绯 赐笔 赐第 赐官 赐帛 赐斧钺 赐骸骨 赐无畏 君赐食 分茅赐土 拜赐之师 赐茅授土 赐床调羹 赐墙及肩 杜邮之赐 天官赐福

拼音

笔顺

𠃍 丿 𠃍 丿 𠃌 丿 丿
“贝”外框上下等宽,撇从中间先竖行后撇出,点画位置恰当。“易”上部稍小,下部略大;“勿”取左斜势,撇画平行,不宜太长。

同音字

拼音为cì的字 拼音为ci的字

基础解释

1.旧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予。 2.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教。~顾。请即~复。 3.敬辞,指别人给的东西或好处:厚~受之有愧。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2. 给予;上给予下

    赐,予也。——《说文》

    上予下曰赐。——《正字通》

    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礼记·曲礼》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

    又如:赐光(赏脸,赏光);赐环(将放逐之臣赦罪召还);赐第(皇上敕建的府第);赐田(君主所赐予的田地);赐官(赐予设置家臣以治家邑的权力)

  3. 请给 。

    如:赐函;赐示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赐-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赐-汉语大词典

赐ci
ㄘˋ
〔《广韵》斯义切,去置,心。〕
1.赏赐,给予。
●《礼记·少仪》:“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
郑玄注:“于卑者曰赐。”
●《汉书·苏武传》:“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水浒传》第三六回:“量这等一个罪人,怎地有许多财物?却不是从天降下,赐与我的?”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二十一夜》:“神把什么好的,都慨然赐给他了,但神为什么不再给他一点聪明呢。”
2.用作敬辞。敬称对方的给予。
●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秋气萧萧,至祈摄卫,倘有余晷,乞时赐教言,幸甚,幸甚!”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三章:“有便茶吗?先赐我一杯,口渴极啦!”
3.给人的恩惠或财物。
●《国语·晋语七》:“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之道也。”
韦昭注:“赐,惠也。”
●唐韩愈《送陆歙州诗》序:“陆君之道行乎朝廷,则天下望其赐;刺一州,则专而不能咸。”
●《宋史·李纲传上》:“主上聪明仁恕,公言万一能行,将见金人悔祸,宗社底宁,天下受其赐。”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
4.对帝王下达旨意的敬称。
●《周礼·春官·小宗伯》:“赐卿、大夫、士爵则傧。”
郑玄注:“赐,犹命也。”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子家驹曰:‘臣不佞,陷君于大难,君不忍加之以鈇锧,赐之以死。’”
●《新唐书·承天皇帝倓传》:“帝惑偏语,赐倓死,俄悔悟。”
5.蠲免。
●《汉书·食货志上》:“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
●金王若虚《新唐书辨中》:“《张巡传》:‘睢阳、雍丘赐徭税三年。’‘赐’字便当得蠲免之意否?”
6.穷尽。后多作“儩”。
●《鹖冠子·天则》:“若砻磨不用赐,物虽诎,有不效者矣。”
●洪颐暖《读书丛录·用赐》:“《方言》:‘赐,尽也。’言若砻磨不尽,则物有不效者矣。”
●《文选·潘岳〈西征赋〉》:“超长怀以遐念,若循环之无赐。”
李善注引《方言》:“赐,尽也。”
7.通“私”。偏私。
●《庄子·则阳》:“四时殊气,天不赐,故成岁。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
●马叙伦义证:“‘赐’疑借为‘私’,音同心纽。下文曰:‘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辞例相同。”
8.姓。
●《世本·氏姓》:“赐氏,齐大夫简子赐之后。”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赐予]cì yǔ

赏给:~爵位。

2、[天赐]tiān cì

1.上天赐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 ﹞过 卫 ……乞食於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水浒传》第三三回:“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 2.天子的赏赐。唐 崔枢《赐耆老布帛》诗:“布帛忻天赐,生涯作主恩。”宋 梅尧臣《送谢舍人奉使北朝》诗:“戎王拜天赐,虏帅伏名卿。”

3、[恩赐]ēn cì

旧指封建帝王的赏 赐。今指出于怜悯而给予的施舍(多含贬义)。

4、[赏赐]shǎng cì

1.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把财物送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 2.指赏赐的财物。

5、[赐福]cì fú

赐以福泽。

6、[御赐]yù cì

皇帝所赐与。

7、[赐死]cì sǐ

帝王命令罪臣自杀。

8、[惠赐]huì cì

称人所赠的敬词。

9、[好赐]hǎo cì

指国君对臣下特别的恩赐。

10、[见赐]jiàn cì

受人馈赠的谦辞。《镜花缘》第六十回:“莫非此处另有甘泉,何不见赐一盏?”

11、[给赐]gěi cì

赐予。

12、[对赐]duì cì

旧时官吏受职或加封,入朝谢恩时皇帝所给予的赏赐。

13、[廪赐]lǐn cì

俸禄和赏赐。

14、[赐封]cì fēng

赏赐拜封。

15、[郊赐]jiāo cì

古帝王举行郊祭时给臣下的赏赐。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熙寧 元年,两府辞郊赐。”明 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国家富有四海,非若 宋 之偏安。宋 有西北二边岁币百万、百官祠禄郊赐之类,今皆无之。”

16、[赐札]cì zhá

1.国君给臣下书函。 2.对别人来信的敬词。

17、[俸赐]fèng cì

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18、[赡赐]shàn cì

谓赐给财物,抚恤其家属。

19、[神赐]shén cì

用强磁材料构成在其中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的闭合回路。

20、[赐馔]cì zhuàn

谓御赐的食物。

21、[赐怜]cì lián

给予同情。

22、[散赐]sàn cì

分赐。

23、[赐勋]cì xūn

天子赐给臣下勋爵。

24、[赐鱼]cì yú

唐 代帝王给五品以上官员授予鱼符。以为信物。

25、[回赐]huí cì

春秋 时 颜回 和 端木赐 的并称。

26、[饫赐]yù cì

1.赐以丰盛的酒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一说赐酒食使饱食。杜预 注:“飫,饜也。酒食赐下,无不饜足,所谓加膳也。”《后汉书·马融传》:“摆牲班禽,飫赐犒功。” 2.泛指赐宴。唐 白居易《九月九日谢恩赐曲江会状》:“臣等各以凡才,同参密职;幸偶休明之日,多承飫赐之恩。”《宋史·礼志十六》:“至道 元年三月,御史中丞 李昌龄 亦言:‘广宴之设,以均飫赐,得齿高会,宜乎尽礼。’”

27、[赐族]cì zú

犹赐氏。《春秋·隐公八年》“冬十有二月,无骇 卒”晋 杜预 注:“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卒而后赐族,故不书氏。”《左传·隐公八年》“无骇 卒”杨伯峻 注:“族与姓氏之氏同义。毛奇龄《经问》云:‘氏与族原无分别,襄仲 以“仲”为氏,以“东门”为族,而《春秋》呼 襄仲 之子为 东门氏,则族亦称氏。’”

28、[赐戟]cì jǐ

唐 代一品之门设戟十六,二品十四,三品十二。

29、[横赐]héng cì

1.帝王对臣民广施赏赐。 2.指额外的赏赐。

30、[赐龙]cì lóng

赐予龙团新茶。

31、[卫赐]wèi cì

指 孔子 弟子 子贡,姓 端木,名 赐。因其为 卫 人,故称。《左传·哀公十一年》:“卫赐 进曰:‘州仇 奉甲从君。’而拜。”孔颖达 疏:“子贡,卫 人,故称 卫赐。”汉 冯衍《显志赋》:“卑 卫赐 之阜货兮,高 颜回 之所慕。”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阎济美》:“谓 曰:‘前足下试《蜡日祈天宗赋》,以 鲁丘 对 卫赐,则 子贡 也。’”

32、[赐号]cì hào

赐给名号、封号。

33、[免赐]miǎn cì

受人款待时的谦词。

34、[赐篆]cì zhuàn

皇帝给以题篆字。宋 苏轼《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皇祐 中,帝为篆其﹝ 王曾 ﹞墓碑曰‘旌贤之碑’,后又改其乡曰 旌贤。大臣碑得赐篆自 曾 始。”

35、[赐则]cì zé

指给未成诸侯国的子、男赐以土地。

36、[赐祭]cì jì

大臣身故,皇帝敕使往祭。清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张文和公》:“十一年,詔以 文端公 从祀京师贤良祠,復即家赐祭一坛。”《清史稿·礼志十二》:“道光 二十四年,定赐祭王、公以下仪,祭日,堂中陈仪卫,灵座前置供案,陈赐祭物品,左右分陈自备祭品。”

37、[拜赐]bài cì

拜谢他人的赏赐赠予。

38、[赠赐]zèng cì

赠送赏赐。亦指赠送赏赐的财物。

39、[赐顾]cì gù

1.称人到来的敬辞。 2.称买主来购货物的敬辞。

40、[行赐]xíng cì

前往赏赐。

近义词

反义词

1、[]qǐ

1.向人讨;乞求:~怜。~食。~援。 2.姓。

相关字词

赐的反义词 赐的近义词 赐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赐能组什么词
  • 赐能组什么词语
  • 赐可以组什么词
  • 赐可以组什么词语
  • 赐字可以组什么词
  • 赐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赐字能组什么词
  • 赐字能组什么词语
  • 赐字开头的成语
  • 赐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