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拼音:jiǎ
释义:1.古国名。姬姓。在今山西省襄汾县东。亡于晋。2.鹰的一种。3.通“檟”。槚楚,古代木制刑具。用以笞打。参见“賈楚”。4.通“假”。借。兼指借出和借入。5.通“界”。6.姓。
拼音
jiǎ笔顺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jiǎ的字 拼音为jia的字基础解释
1.古國名。2.鷹的一種。3.通“檟”。4.通“假”。5.通“界”。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賈-中華語文大辭典賈贾1ㄐ丨ㄚˇjiǎ姓。賈贾2ㄍㄨˇɡǔ1.買賣;經商。[例]長袖善舞,多錢善~。2.商人。[例]商~|書~。3.招致。[例]多言~禍。4.〈書〉賣。[例]良人~勇身先死,白骨誰知填海水(元‧迺賢〈賣鹽婦詩〉)。5.〈書〉買。[例]平子每歲~馬,具從者之衣屨,而歸之于乾侯(《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賈贾3ㄐ丨ㄚˋjià〈書〉商品的價格。通「價」。[例]其後,上郡以西旱,復修賣爵令,而裁其~以招民(《漢書‧卷二十四‧食貨志上》)。
賈-辞源3【賈】13画 1080·61.gǔ ㄍㄨˇ 公户切,上,姥韻,見。魚部。㊀居貨待售者。指坐商。左傳 宣十二年:“商農工賈,不敗其業。”周禮 天官 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六曰商賈,阜通貨賄。”注:“行曰商,處曰賈。”㊁做買賣。詩 大雅 瞻卬:“如賈三倍,君子是識。”韓非子 五蠹:“長袖善舞,多錢善賈。”㊂謀求,招致。國語 晉八:“謀於衆不以賈好。”注:“賈,求也。”2.jià ㄐㄧㄚˋ 古訝切,去,禡韻,見。魚部。價錢。後作“價”。論語 子罕:“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3.jiǎ ㄐㄧㄚˇ 古疋切,上,馬韻,見。魚部。姓。姬姓,周 康王封 唐叔虞少子 公明於 賈,子孫以國爲氏。見 元和姓纂七 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