阏
拼音:è
释义:1.〈书〉堵塞。2.〈书〉闸板。
组词
阏遏 淤阏 阏壅 遏阏 阏积 阏伯 沈阏 拥阏拼音
yān笔顺
丶 丨 𠃌 丶 一 𠃌 丿 丿 ㇏ 丶 丶同音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 yān ] 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详细解释
阻塞
阏,遮拥也。从门,於声。——《说文》
又如:阏塞(壅塞,阻塞);阏往(阻止放逸的意念和行为);阏绝(阻断,杜绝);阏积(阻滞积聚)
遏止;抑制
民气郁阏而滞著。——《吕氏春秋·古乐》
又如:阏制(遏制);阏密(禁绝);阏抑(抑制)
门扇;闸板
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汉书·召信臣传》
另见 yān
閼 yān
另见 è
〈动〉
〈名〉
-
阻塞
阏,遮拥也。从门,於声。——《说文》
又如:阏塞(壅塞,阻塞);阏往(阻止放逸的意念和行为);阏绝(阻断,杜绝);阏积(阻滞积聚)
-
遏止;抑制
民气郁阏而滞著。——《吕氏春秋·古乐》
又如:阏制(遏制);阏密(禁绝);阏抑(抑制)
-
门扇;闸板
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汉书·召信臣传》
-
另见 yān
-
閼 yān
-
另见 è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阏-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閼
阏-康熙字典阏
【戌集上】【門字部】 閼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𠀤音遏。【說文】遮壅也。【廣韻】止也,塞也。【前漢·景十三王傳】今臣雍閼不得聞。【註】閼,烏曷反。止也。【楚辭·九思】志閼絕兮安如。【註】志望已訖,不知所之。【列子·楊朱篇】管夷吾曰:肆之而已,勿壅勿閼。【蔡邕·樊惠渠歌】我有長流,莫或閼之。【釋文】𠀤音遏。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太歲在卯曰單閼。【釋文】閼,烏割切。【淮南子·天文訓】寅在甲曰閼蓬。【註】言萬物鋒芒欲出,擁遏未通,故曰閼蓬也。
◎又星名。【前漢·律歷志】大火,閼伯之星也。
◎又城名。【史記·秦本紀】攻趙閼與。【註】儀州和順縣,卽古閼與城。【郡縣誌】閼與,在磁州武安縣。今屬彰德府
◎又【後漢·郡國志】上黨涅縣有閼與聚。
◎又人名。【左傳·襄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
◎又【隱十一年】公孫閼,與潁考叔爭車。【註】公孫閼,鄭大夫。【釋文】𠀤於葛反。【前漢·景帝紀】閼爲臨江王。【註】閼,一曷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於歇切,音謁。義同。
◎又【集韻】或作堨。詳堨字註。
★又【五音集韻】依倨切,音飫。閼與,容暇貌。【前漢·揚雄傳】窮宂閼與。【註】晉灼曰:閼與,容貌也。師古曰:閼與,容暇之貌也。
★又【廣韻】烏前切【集韻】因蓮切,𠀤音煙。閼氏,單于適妻也。【前漢·韓王信傳】乃使人厚遺閼氏。【註】閼,於連反。【史記·匈奴傳】後有所愛閼氏。【索隱註】閼氏,匈奴皇后號也。習鑿齒與燕王書曰:山下有紅藍,北方人採取其花染緋黃,捋取其上英鮮者作臙脂,婦人採捋用爲顏色,因名妻作閼氏。
◎又【史記·歷書】年名焉逢。【註】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閼亦音焉。
★又【廣韻】於乾切【集韻】尤虔切,𠀤音焉。義同。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yān
1、[阏伯]yān bó
古代人名。后用为商星的别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 之火正 閼伯 居 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 因之,故 商 主大火。”《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 注:“主祀辰星。辰,大火也。”《国语·晋语四》:“吾闻 晋 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閼伯 之星也。实纪 商 人。”《文选·干玉〈晋纪总论〉》:“宗子无维城之助,而 閼伯、实沉 之郤岁构。”李善 注:“閼伯、实沉,则参商也。”
2、[阏密]yān mì
禁绝。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煖燠孰多》:“四海之内,閼密八音三年。”
3、[阏抑]yān yì
抑制。
4、[阏积]yān jī
阻滞凝集。
5、[阏蓬]yān péng
见“閼逢”。
6、[雍阏]yōng yān
阻塞。雍,通“壅”。
7、[阏逢]yān féng
亦作“閼蓬”。十干中“甲”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淮南子·天文训》:“寅,在甲曰閼蓬。”高诱 注:“言万物锋芒欲出,拥遏未通,故曰閼蓬也。”清 洪亮吉《晋太康三年地志王隐晋书地道志后叙》:“先生以 亮吉 麤知湛浊,稍别广轮,每成志地之书,輒预校讐之役,閼逢执徐岁,壮月,所校《太康志》、《地道志》二卷刊成,授简宾筵,命书后序。”
8、[堤阏]dī yān
堤坝上壅水的闸板。《新唐书·于頔传》:“頔 行县,命脩復隄閼,岁获秔稻蒲鱼无虑万计。”《宋史·河渠志六》:“宣和 元年二月,臣僚言:‘江、淮、荆、汉 间,荒瘠弥望,率古人一亩十钟之地,其隄閼、水门、沟澮之迹犹存。’”
9、[阏与]yān yǔ
1.谓阻截犹豫未定的野兽。 2.地名。
10、[遏阏]è yān
扼制;压抑。
11、[阏制]yān zhì
遏制。
12、[阏郁]yān yù
阻塞郁结。明 唐顺之《告病疏》:“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始自皮毛,转客臟胃,浸淫閼鬱,壅而不散。”
13、[阏遏]yān è
阻塞。
14、[番阏]fān yān
篱笆编筑成的围墙。
15、[阏壅]yān yōng
谓阻滞,不能推行。明 张居正《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之二:“昔者,仲尼 嘆王化之閼壅,慨然称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6、[郁阏]yù yān
1.亦作“鬱遏”。犹郁滞。 2.谓受压抑,遏止。
17、[单阏]chán yān
岁阴名。卯年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閼。”《史记·天官书》:“单閼岁,岁阴在卯、星居子。”司马贞 索隐引 李巡 曰:“阳气推万物而起,故曰单閼。”汉 贾谊《鵩鸟赋》:“单閼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鹏集予舍。”清 恽敬《祭张皋文文》:“单閼之举,子罢予解,北上折翼,嗷於中野。”
18、[抑阏]yì yān
犹抑遏。
19、[阏伽桶]yān jiā tǒng
指水之意,也译为功德文、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