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
拼音:zhēn
释义:1.亦作“鍼”。2.缝纫或缝合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另一头有眼用以引线。3.针状物。4.特指中医用以刺穴位以治病之针状器械。参见“針石”。5.用针或针状物刺。6.特指中医以针刺穴位以治疗。7.引申为治疗。8.规劝;讥刺。9.针剂。注射用的药物。
拼音
zhēn笔顺
丿 丶 一 一 丨 丶 丿 ㇀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zhēn的字 拼音为zhen的字基础解释
见“针”。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針-中華語文大辭典針针ㄓㄣzhēn1.縫製或編織衣物時用於引線的細長而頭尖的工具,多用金屬製成。[例]繡花~∣機~︱鉤~︱毛衣~。2.針狀的東西。[例]別~︱時~∣松~︱指南~。3.西醫注射用的器械或針劑。4.中醫用來刺穴治病的針;也指針刺治病。5.量詞:(1)用於計算注射藥劑。[例]打了一~止痛劑。(2)用於計算針刺或縫合的次數。[例]扎了三~|傷口縫了八~。6.姓。
針-中華大字典1、針讀音:諸深切,音斟,侵韻。釋文:
❶本作鍼。《說文》:鍼。所㠯縫也。
❷玄~。蝌蚪別名。見《古今注》。
❸草刺謂之~。《爾雅釋草》:茦刺。
〔注〕:草刺~也。
〔疏〕:謂草~刺人也。一名茦。又名刺。
❹姓也。明隆慶舉人~惠。
2、針讀音:職任切,音枕,沁韻。釋文:
❶縫也。見《集韻》。
❷刺也。見《集韻》。
3、鍼讀音:職深切,音斟,侵韻。釋文:
❶所㠯縫也。見《說文》。《段注》:縫者以~紩衣也。竹部箴下曰。綴衣箴也。以竹爲之。僅可聯綴衣。以金爲之。乃可縫衣。
〔按徐鉉曰。今俗作針。非是〕。
❷所以刺病也。《素問寶命全形論》:制~石大小。
❸剌也。《漢書廣川王越傳》:以鐵~~之。
❹松葉也。《格物論》:松有數品。或三~。或五~。三~者謂栝子松。五~者謂崧子松。
❺~砭。喩規戒過失也。〔范成大詩〕:時時苦語見~砭。
4、鍼讀音:巨鹽切,音箝,鹽韻。釋文:
❶鐵~。瑯物也。見《五音集韻》。
❷~巫。姓也。《左莊三十二年傳》:命僖叔待于~巫氏。使~季酖之。
❸地名。《左成六年傳》:師于~。衞人不保。《釋文》:~、其廉反。
〔按注疏不言何地。攷左僖二十八年傳。衞侯與元咺訟。~莊子爲坐。釋文亦其廉反。則~當是衞地。莊子蓋衞大夫而食邑於~者〕。
5、鍼讀音:古咸切,音緘,咸韻。釋文:~治病也。《五音集韻》:病無所取丸散。不能消除。在經絡。以~~之。
6、䥠讀音:職任切,音枕,沁韻。釋文:
❶縫也。見《集韻》。
❷刺也。見《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