簰
拼音:pái
释义:1.筏子,一种用竹或木材平排编扎成的交通工具,常用于江河上游水浅处;也指在水上运送的木材或竹材。也作排或桃。2.用于地名。
组词
坐簰 簰筏 竹簰 芦簰 鲎簰 鲤簰拼音
pái笔顺
丿 一 丶 丿 一 丶 丿 丨 一 𠃍 丿 丨 𠃍 一 一 丿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pái的字 拼音为pai的字基础解释
同“排”。详细解释
同“箄”。大筏 。用竹木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簰筏(用木或竹编的水上交通工具)同“排 2 ”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簰-中華語文大辭典簰簰ㄆㄞˊpái1.用竹、木編紮而成的水上運輸工具。2.指紮成捆的在水上漂浮、運送的竹、木。
簰-中草药辞典【读音】pái
【繁体】簰
簰pái筏子。竹子或木材编扎成排的水上交通工具:小小竹~。也指成捆的竹子或木材,借水流而漂浮运输。又作"排"。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pái
1、[芦簰]lú pái
用芦苇平排地连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2、[竹簰]zhú pái
大的竹筏。
3、[鲎簰]hòu pái
成排的鲎帆。
4、[簰筏]pái fá
用木和竹编的水上交通工具。
5、[鲤簰]lǐ pái
竹制的捕鱼器具。状似篓笼。
6、[坐簰]zuò pái
小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