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
拼音:chuáng
释义:1.亦作“床”。2.供人睡卧的家具。3.古代坐具。4.安设床铺。5.在床上睡觉。6.安放器物的支架、几案等。7.井上围栏。8.物之底部。如:河床;牙床。9.量词。犹架,座。10.量词。犹套,副。11.量词。指一对夫妇所承担的租调量。12.量词。犹条。用于被褥等物。
组词
牀婆子 醉翁牀 牀上安牀 牀上施牀拼音
chuáng笔顺
㇄ 丨 一 丿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chuáng的字 拼音为chuang的字基础解释
同“床”。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牀-辞源3【牀】8画 2429·0 chuáng ㄔㄨㄤˊ 士莊切,平,陽韻,牀 二。陽部。也作“床”。㊀坐臥之具。易 剝:“剝牀以足。”釋名 釋牀帳:“人所坐臥曰牀。牀,裝也。所以自裝載也。”㊁安放器物的架子。如琴牀、筆牀。南朝 陳 徐陵 玉臺新詠序:“翡翠筆牀,無時離手。”㊂井上圍欄。宋書 樂志四 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漿。”㊃底部。如河牀、礦牀。政和證類本草三 丹砂引 圖經:“丹砂生 符陵山谷,……土人採之,穴地數十尺,始見其苗,乃白石耳,謂之朱砂牀。”
牀-中華大字典1、牀讀音:助莊切,狀平聲,陽韻。釋文:
❶安身之几坐也。見《說文木部》。
〔按大徐本作安身之坐者非。~制略同几而卑。故~可臥。孟子隱几而臥。蓋~前有几可隱。又舜在~琴。乃置琴几上也〕。
❷人所坐臥曰~。~。裝也。所以自裝載也。見《釋名釋牀帳》。
❸凡安置器物者多名曰~。如筆~。琴~。茶~。印~。
❹凡薦居物下者多謂之~。如乘齒牙之骨曰牙~。產硃砂之白石曰砂~。
❺井榦也。《樂府淮南王篇》:後園鑿井銀作~。
❻草名。《爾雅釋草》:盱虺、~。
〔注〕:蛇~也。一名馬~。
2、床釋文:牀俗字。見《廣韻》。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uáng
1、[楷牀]jiē chuáng
黄连木制的床。明 袁宏道《雨久初晴》诗:“向虚置楷牀,卧听鳩妇喜。”
2、[牀裙]chuáng qún
古代一种生活用品。长方形,多为布制,安装于床的四周,用以防止沾污床帐。《宋史·舆服志五》:“凡帐幔、缴壁、承尘、柱衣、额道、项帕、覆旌、牀裙,毋得用纯锦徧绣。”《红楼梦》第十七回:“椅搭、桌围、牀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有了。”参阅 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
3、[甲牀]jiǎ chuáng
放置铠甲的架子。《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火有长。火备六驮马。凡火具乌布幕、铁马盂、布槽、鍤、钁、凿、碓、筐、斧、钳、锯皆一,甲牀二、镰二。”
4、[牀位]chuáng wèi
火车、轮船、旅社、医院等为其服务对象设置的床铺。
5、[雪牀]xuě chuáng
谓‘霰’为雪牀。
6、[牀帏]chuáng wéi
床帐。《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牀幃。”
7、[欹牀]qī chuáng
古代的一种卧具。明 胡侍《真珠船·卧视书》:“《三国志》:‘曹操 作欹案,卧视书。’曹 智人想便甚,但欹案之制不传。沉括《忘怀録》有欹牀,云如今倚牀,但两向施档齐高,令曲尺上平,若臂倚左档,则右档可几;臂倚右档,则左档可几。臂左右互倚,令人不倦。仍可左右蟠足,或枕档角欹眠,无不便适。其度坐方二尺,足高一尺八寸,档高一尺五寸,木製藤綳,或竹为之。又云尺寸随人所便增损。余意欹案之制,或当不大殊。”
8、[牀帷]chuáng wéi
床帐。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十八:“开秋肇凉气,蟋蟀鸣牀帷。”《晋书·郑冲传》:“又赐安车駟马,第一区,钱百万,绢五百匹,牀帷簟褥。”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一:“乘舆,案褥,牀帷,用赤黄。”
9、[奏牀]zòu chuáng
上床。宋 范成大《不寐》诗:“奏牀不得眠,耿耿到明发。”
10、[尘牀]chén chuáng
尘榻。唐 白居易《秋夕》诗:“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牀。”
11、[半牀]bàn chuáng
1.亦作“半床”。不满一床。北周 庾信《小园赋》:“落叶半牀,狂花满屋。”前蜀 韦庄《清平乐》词之二:“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红楼梦》第三八回:“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2.古代对单身男子征收赋税所定的名目。北齐 税制规定已娶者征收绢一匹,绵八两,凡十斤,称一床;未娶者减半,称半床。见《通典·食货五》。《隋书·食货志》:“旧制,未娶者输半牀租调,阳翟 一郡,户至数万,籍多无妻。”
12、[井牀]jǐng chuáng
即井栏。语本《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牀,金瓶素綆汲寒浆。”唐 唐彦谦《红叶》诗:“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牀。”宋 陆游《秋思》诗:“黄落梧桐覆井牀,莎根日夜泣寒螿。”
13、[石牀]shí chuáng
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唐 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明 王守仁《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 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一·殷孽》﹝附录﹞引 苏恭 曰:“石床……生钟乳堂中,采无时,钟乳水滴下凝积,生如笋状,久渐与上乳相接为柱也。”
14、[胡牀]hú chuáng
亦作“胡床”。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 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渊 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唐 杜甫《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宋 程大昌《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桓伊 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隋高祖 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宋 陶穀《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清 赵翼《饭馀》诗:“携得胡牀临水坐,柳荫深处看荷花。”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15、[同牀]tóng chuáng
1.共床(而眠)。《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两人同牀卧。”唐 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草馆同牀宿,沙头待月归。”《东欧女豪杰》第四回:“子连 谦让一番,又谈了好些时事,直至自鸣鐘打了三下,方才同牀睡去。” 2.指女宠或娈童。《韩非子·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姦者,有八术。一曰在同牀。何谓同牀?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託於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牀’。”章炳麟《秦政记》:“嗟乎!韩非 道八姦,同牀、在旁、父兄皆与焉。”
16、[烟牀]yān chuáng
亦作“烟床”。设有烟具、供人躺卧吸食鸦片的床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伯父﹞叫我同到书房里去,在烟牀睡下;早有家人装好了一口烟,伯父取过来吸了,方慢慢的起来。”
17、[凌牀]líng chuáng
亦作“凌床”。冰床。宋 沉括《梦溪笔谈·讥谑》:“信安、沧、景 之间,多蚊虻……郊行不敢乘马。马为蚊虻所毒,则狂逸不可制。行人以独轮小车,马鞍蒙之以乘,谓之木马。挽车者皆衣韦袴。冬月作小坐牀,冰上拽之,谓之凌牀。”宋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冬月载蒲苇,悉用凌床,官员亦乘之。”参见“冰牀”。
18、[横牀]héng chuáng
方言。旧时 浙 人对媵妾之称。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古所谓媵妾者……而 浙 人呼为贴身,或曰横牀。江 南又云横门,尤为可笑。”
19、[马牀]mǎ chuáng
防止马受湿气侵袭的木垫。
20、[霞牀]xiá chuáng
华美的床。传说中仙人的寝具。唐 韦渠牟《步虚词》诗之十二:“霞牀珠斗帐,金荐玉舆轮。”
21、[罗牀]luó chuáng
1.锦缎铺设的床。唐 李贺《莫愁曲》:“罗牀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2.筛面用的一种器具。陈静波《回民之母》:“佟万城 听到磨棚里驴叫和蹬罗床的声音,便皱起了眉头。”
22、[筐牀]kuāng chuáng
匡床。方正而安适的床。《庄子·齐物论》:“丽 之姬,艾 封人之子也,晋国 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与王同筐牀,食芻豢,而后悔其泣也。”陆德明 释文:“司马 云:‘筐牀,安牀也。’崔 云:‘筐,方也,一云正牀也。’”《淮南子·诠言训》:“心有忧者,筐牀袵席,弗能安也。”前蜀 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八珍罗膳府,五采鬭筐牀。”
23、[牀笫]chuáng zǐ
1.床和垫在床上的竹席。泛指床铺。《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笫。”郑玄 注:“笫,簀也。”《后汉书·安帝纪》:“帝自在邸第,数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於牀笫之閒。”清 赵翼《惊闻心馀之讣》诗:“预乞碑铭如待死,久淹牀笫本长眠。” 2.指闺房之内;枕席之间。《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牀笫之言不踰閾,况在野乎?非使人之所得闻也。”《宋书·恩倖传论》:“况 世祖 之泥滞鄙近,太宗 之拘挛爱习,欲不纷惑牀笫,岂可得哉!”南朝 梁 沉约《恩倖传序》:“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鈇鉞疮痏,搆於牀笫之曲;服冕乘轩,出乎言笑之下。”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蔡卞 之妻 七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 每有国事,先谋於牀笫,然后宣之於庙堂。” 3.指男女房中之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向云‘可一不可再’者,以相报不在牀笫也;为君贫不能婚,将为君延一綫之续。”
24、[虺牀]huī chuáng
植物名。蛇床的别名。《尔雅·释草》:“盱,虺牀。”郭璞 注:“蛇牀也,一名马牀。”参见“蛇牀”。
25、[笏牀]hù chuáng
《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 中,神庆 子 琳 等皆至大官,羣从数十人,趋奏省闥。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於其上。”后因以“笏牀”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清 赵翼《哭刘瀛波总戎》诗:“儒将风流铃阁静,郎君才藻笏牀联。”自注:“公三子皆荣仕。”
26、[牀杌]chuáng wù
上下马用的垫脚凳。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高帝 不欲勛武臣废习骑射,故虽公侯极品,而出必乘马,上下不用牀杌。”
27、[牀栏]chuáng lán
亦作“床栏”。床两端(或兼后侧)的栏杆。清 李渔《闲情偶寄·器玩·床帐》:“亦有反此旧制,而使帐出牀外者,善则善矣,其如夏月驱蚊匿于牀栏曲折之处,有若负嵎。”鲁迅《集外集拾遗·<引玉集>后记》:“夫妇在灯下作工,床栏上扶着一个小孩子。”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时时以杖代筑,练习打击,或击床栏,或击坐椅。”
28、[空牀]kōng chuáng
1.指独宿的卧具。亦比喻无偶独居。《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牀难独守。”三国 魏 曹丕《离居赋》:“惟离居之可悲,廓独处於空牀。”晋 张华《情诗》之一:“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宋 曾巩《秋夜》诗:“念往不能寐,枕书嗟漏长;平生肺腑交,一诀餘空床。” 2.指空的坐具。唐 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诗:“蝮蛇暮偃蹇,空床难暗投。”
29、[乳牀]rǔ chuáng
1.石头的坐榻。因其色乳白,故名。唐 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诗之一:“移时寂歷烧松子,尽日殷勤拂乳牀。” 2.石钟乳根部相联的地方。又叫石床。宋 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凡乳牀必因石脉而出,不自顽石出也。”参阅《政和证类本草·石钟乳》、《本草纲目·石三·殷蘖》。
30、[驴牀]lǘ chuáng
古时一种刑具。有钉的木架,剐刑时,将犯人钉在架上处死。宋 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罪皆有状,使狥于庙,相次以驴牀钉二男四女六魈。”
31、[牀箦]chuáng zé
床和垫在床上的竹席。泛指床铺。宋 陆游《自广汉归宿十八里草市》诗:“月黑叩店门,灯青坐牀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妾謫限未满,夫人请之天曹,暂使给役,去留皆在夫人,故得长侍牀簀耳。”李少石《南京书所见》诗:“不作寻常牀簀死,英雄含笑上刑场。”
32、[笛牀]dí chuáng
指笛子。唐 杜甫《陪李梓州泛江戏为艳曲》诗之二:“白日移歌袖,青霄近笛牀。”仇兆鳌 注引《树萱录》:“南朝 呼笔管为牀,笛牀当即其类。”清 龚自珍《摸鱼儿》词:“笛牀歌板何处?才人病后风情死,负了 莫釐 龙女。”
33、[食牀]shí chuáng
食桌。前蜀 杜光庭《录异记·异龟》:“唐 有贾客维舟 汴河 上,获一巨龟。於灶火上煨之。是夕,偶忘出之。明日取视,皮壳已燋矣。拂拭去灰,置於食牀上,欲以助餐。”宋 洪迈《夷坚丙志·鳖逐人》:“相逐愈急,窘甚,跳登食牀,鳖竞缘四脚而上。”
34、[饭牀]fàn chuáng
供吃饭用的几案。《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垂示代语》:“因斋时打帐座一下云:‘这箇喫。’又打饭牀一下云:‘这箇不喫。’”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放下一张饭牀,上面都没摆当。”
35、[踏牀]tà chuáng
亦作“踏床”。亦作“蹋床”。坐时搁脚的小几。俗称脚踏子。宋 洪迈《夷坚丁志·海门盐场》:“明旦起,枕席及蹋牀上凡列泥馒头三十餘,大小各异。”宋 洪迈《夷坚甲志·蒋通判女》:“物踞坐蹋床上,背面不语。审视,盖一妇人。”《宋史·舆服志一》:“﹝小舆﹞上有小案、坐牀,皆绣衣,踏牀緋衣。”《宋史·舆服志二》:“隆兴 二年正月,皇后受册毕,择日朝謁,有司具仪物,乞乘肩舆龙檐……衬脚席褥,靠背坐褥及踏床各一。”《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也不应,自坐在踏牀上,眼泪汪汪,口里叹气。”
36、[牀沿]chuáng yán
亦作“床沿”。床边。《红楼梦》第二六回:“袭人 便走上来,坐在牀沿上推他。”鲁迅《呐喊·明天》:“单四嫂子 正抱着他的 宝儿,坐在床沿上。”谌容《人到中年》十七:“他歪倒身子在床沿上睡着了。”
37、[轒牀]fén chuáng
轒輼的别称。《孙子·谋攻》“修櫓轒輼”三国 魏 曹操 注:“轒輼者,轒牀也。轒牀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参见“轒輼”。
38、[扶牀]fú chuáng
谓年幼扶床学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牀;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唐 韩愈《苗氏墓志铭》:“累累外孙,有携有婴,扶牀坐膝,嬉戯讙争。”王闿运《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鲁卿 纳币,穆姜 犹嫌非姒;叔妹扶牀,班氏 恐其自尊。”
39、[露牀]lù chuáng
露牀指铺设竹席的凉床。
40、[冲牀]chōng chuáng
用冲压方法使金属板成形或在金属板上打眼的加工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