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
拼音:gù
释义:1.牢固;结实。2.使坚固。3.坚硬。4.固执。5.坚决地;坚定地。6.鄙陋。7.副词。本来;原来;。8.固然;。9.确实;诚然。
组词
牢固 固若金汤 凝固 顽固 固然 坚固 根深蒂固 固步自封 固执己见 顽固不化拼音
gù笔顺
丨 𠃍 一 丨 丨 𠃍 一 一框形方正。左短右长;横向笔画平行;“古”居框的中央,大小适中。
同音字
拼音为gù的字 拼音为gu的字基础解释
1.结实;牢固:稳~。加~。本~枝荣。 2.坚硬:~体。凝~。 3.坚决地;坚定地:~辞。~请。~守阵地。 4.使坚固:~本。~防。 5.鄙陋:~陋。 6.同“痼”:~疾。~习。 7.姓。 8.本来;原来:~有。~当如此。~所愿也。 9.固然:坐车~可,坐船亦无不可。详细解释
(形声。从囗( wéi),“围”的古体字,象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古声。本义:坚,坚固)
同本义
固,四塞也。——《说文》
亦孔之固。——《诗·小雅·天保》。传:“固,坚也。”
脩陈固列。——《左传·成公十六年》
弱颜固植。——《楚辞·招魂》
筋骨欲其固也。——《吕氏春秋·达郁》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汉· 贾谊《过秦论》
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荀子·王霸》
良马固车。——《韩非子·难势》
又如:固项(牛皮制的护领);固阴(隆冬时阴气固结);固植(根基巩固。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特指地势险要和城郭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资治通鉴》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 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
又如:固塞(坚固的要塞)
久
固,久也。——《小尔雅·广诂》
臣固闻之。——《国语·晋语六》
皆以太子为非固相也。——《战国策·魏策二》
疾病经久难治的。后作“痼”
季冬行春令,则“国多固疾。”——《礼记·月令》
太后前闻商有女,欲以备后宫, 商言有固疾。——《汉书·王商传》
安定,稳固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国可以固。——《国语·晋语二》
又如:固色(安定的情绪和神色)
固执,专一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列子·汤问》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固护(精神专一,意志坚定)
鄙陋
鄙人固陋,不知忌讳。——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
又如:固陋
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
坚定
上无固植,下有疑心。——《管子·洁法》
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固植(固志。坚定的意志);固色(坚定的志节);固宠(宠幸眷爱,坚定不移)
安定 。
如:固圉(使边境安静无事)
巩固;使坚固;加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固堤;固垒(加固营垒);固壁清野(固壁,加固壁垒,使敌不易攻击;清野,转移人口、物质,使敌无所获取);固位(巩固保持权位)
安守;坚守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晋· 陶渊明《饮酒》诗十六
又如:固穷(信守道义,安于贫贱穷困)
禁锢;闭塞 。
如:固扃(牢牢关闭);固塞(闭塞,不开朗)
执意;坚决地
蔺相如固止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少年固强之。——《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固守阵地;固却(坚决拒绝);固获(坚持据为己有);固谢(执意推辞;谢绝);固让(再三辞让)
必,一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固必(引申义:一定;必然);固当如此
原来;本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唐· 韩愈《师说》
当然;仍然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宋· 苏轼《教战守》
余固笑而不信也。——宋· 苏轼《石钟山记》
确实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
已经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固众(固然很多)
通“胡”( hú)。何,何故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庄子·天地》
〈形〉
〈动〉
〈副〉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固-中華語文大辭典固ㄍㄨˋɡù1.堅實;不易損壞。[例]堅~|穩~|~若金湯|根深柢~。2.使結實牢靠。[例]~本|~定。3.堅硬;不流動。[例]~體|凝~。4.堅定地。[例]~守|~執|~請。5.本來;原來。[例]~有文化。6.〈書〉連詞。連接複句的第一分句,以承認事實,相當於「固然」。[例]子~仁者,然愚亦甚矣(明‧馬中錫〈中山狼傳〉)。7.姓。
固-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固 gù
❶堅固,特指地形險要和城郭堅固。
《荀子·王制》:
兵勁城~。(勁:强。)
《戰國策·秦策一》:
東有肴函之~。(肴:山名,也作殽。函:指函谷關。)
引堅持。
《史記·齊世家》:
管仲~諫,不聽。
又固定,穩固。
《韓非子·五蠹》:
法莫如一而~。
《左傳·宣公二年》:
君能有終,則社稷之~也。
又固執,頑固。
《列子·湯問》:
汝心之~,~不可徹。(徹:通。)
❷鄙陋。
司馬相如《上林賦》:
鄙人~陋,不知忌諱。
❸副詞。本來。
司馬遷《報任安書》:
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或:有的。)
❹通「故」。連詞。所以,因此。
柳宗元《封建論》:
吾~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勢:指事物發展的必然性。)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gù
1、[固定]gù dìng
1.不变动或不移动的(跟“流动”相对):~职业。~资产。 2.使固定:把聘任制~下来。
2、[固守阵地]gù shǒu zhèn dì
坚决的意思,即坚决守住阵地。
3、[牢固]láo gù
结实;坚固:基础~。~的大坝挡住了洪水。
4、[坚固]jiān gù
结合紧密,不容易破坏;牢固;结实:阵地~。~耐用。
5、[固有]gù yǒu
属性词。本来有的;不是外来的:~文化。
6、[固执己见]gù zhí jǐ jiàn
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7、[固执]gù zhí
〈动〉顽固坚持。
8、[固体]gù tǐ
有一定体积和形状的物体。包 括分子作有规则排列而构成的晶体和分子混乱分布而构成的非晶体。钢、砖、木材等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9、[固然]gù rán
1.连词。 2.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这项工作~有困难,但充分发动群众就一定能完成。 3.表示承认甲事实,也肯定乙 事实:建设社会主义,没有高度的民主~不行,没有高度的集中也不行。
10、[稳固]wěn gù
1.安稳而巩固:基础~。地位~。 2.使稳固:~政权。
11、[加固]jiā gù
使建筑物等坚固:~堤坝。~楼房。
12、[固化]gù huà
1.使(液体等)凝固:~剂。 2.使固定;变固定(多用于抽象事物):~双方合作关系。防止观念~。
13、[凝固]níng gù
1.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如水凝固成冰。物质凝固时放出热量。 2.固定不变:不要把发展变化着的事物看作僵死的、~的东西。
14、[顽固]wán gù
1.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守旧。~不化。 2.指在政治立场上坚持错误,不肯改变:~分子。 3.不易制伏或改变:这种病很~,要根治不容易。
15、[固态]gù tài
指物质的固体状态。特征是物 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其中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的振动。
16、[固守]gù shǒu
1.坚决地守卫:~阵地。据险~。 2.主观固执地遵循:~成法。
17、[固件]gù jiàn
具有软件功能的硬件。是一种把软件固化在硬件之中的器件。如微型计算机中,把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固化在只读存储器中,则此存储器就具有了编译程序的功能。这种存储器就属于固件。
18、[紧固]jǐn gù
牢固。
19、[固氮]gù dàn
空气中分子态的氮,通过微生 物的作用转化还原成能被植物利用的氨态氮的过程。能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
20、[强固]qiáng gù
坚固:~的工事。为国家工业化打下~的基础。
21、[固着]gù zhuó
固定;牢固地附着。
22、[固结]gù jié
1.团结坚实,不易分开。 2.砂、土壤等在压力作用下变得坚硬密实。 3.液体变为固体。
23、[保固]bǎo gù
承包工程的人保证工程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损坏,损坏时由承包人负责修理。
24、[固辞]gù cí
坚决推辞:~不就。
25、[安固]ān gù
1.安定巩固。 2.犹平安。
26、[固伦]gù lún
满语。义为国,又为尊贵之义。清 代皇后的女儿封固伦公主。《清文献通考·帝系四》:“崇德 元年定中宫所生女封固伦公主。”
27、[固陋]gù lòu
指见闻不广。
28、[固疾]gù jí
痼疾。长久不愈之病。
29、[稽固]jī gù
亦作“稽故”。阻碍,留阻。
30、[独固]dú gù
谓独能固守节操。
31、[穷固]qióng gù
1.谓穷凶顽恶。 2.指不肖而鄙陋的人。
32、[固蔽]gù bì
谓蔽塞不聪,不谙事理。
33、[鲠固]gěng gù
刚直坚定。
34、[解固]jiě gù
谓除去吝惜之心。
35、[埴固]zhí gù
坚固。
36、[植固]zhí gù
谓坚定固守。
37、[固植]gù zhí
1.固志。坚定的意志。 2.指心志坚定。
38、[固让]gù ràng
再三辞让。
39、[固正]gù zhèng
固守正义。又解释为:刚大而正直。又名:正固,与正固同义。
40、[必固]bì gù
固执,不知变通。语本《论语·子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隐显默语,无所必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