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ào

释义:1.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泛指房屋深处。2.含义深,不容易懂。3.(Ào)姓。4.指奥林匹克或奥林匹克运动。

组词

奥秘 奥妙 深奥 玄奥 奥古 奥义 九奥 沈奥 龙奥 奥运会 奥运村 拜奥礼 山奥组 背奥媚灶 钩深极奥 抉奥阐幽 神区鬼奥 奥妙无穷 深文奥义 深奥莫测 宇宙奥妙

拼音

ào

笔顺

丿 𠃍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ào的字 拼音为ao的字

基础解释

1.含义深,不易理解。2.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3.姓。

详细解释

〈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3.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又如:堂奥

  4.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形〉

  1.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2.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名〉

  1. 奥地利的简称

  2. [物]奥斯特的简称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

    如:奥运会

1. 奥 [ào]

奥 [ào]

〈名〉

  1. (形声。本义:古时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

  2. 同本义

    奥,宛也。室之西南隅。——《说文》

    燔柴于奥。——《礼记·礼器》

    西南隅谓之奥。——《尔雅》

    司宫筵于奥。——《仪礼·少牢礼》

    设于奥。——《仪礼·士丧礼》

    经堂入奥。——《楚辞·招魂》

    又如:奥阼(室之西南隅,为尊者、主人之位)

  3. 泛指室内深处

    室无奥阼。——《仲尼燕居》

    无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奥。——张耒《夏日杂感》

    又如:堂奥

  4. 宫廷内机密的地方

    出入往来禁奥。——《三国志·董昭传》

    又如:奥主(国内之主。比喻国君。奥有深居内室之意)

〈形〉

  1. 野无奥草。——《国语·周语》。注:“深也。”

    结根坚且奥。——陆机《塘上行》

    又如:奥处(深居);奥室(内室;深宅);奥祉(深厚的福祉)

  2. 深奥,精深不易理解

    雅诰奥义。——《书·序》。释文:“深也。”

    遂与对榻讲论经奥义。——脱脱等《宋史》

    抑之欲其奥。——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水亭陋室,曲有奥趣。——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皆曲有奥思。——李格非《洛阳名园记》

    又如:奥说(奥妙的学说);奥深(高深不易理解)

〈名〉

  1. 奥地利的简称

  2. [物]奥斯特的简称

  3. 奥林匹克的简称 。

    如:奥运会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奥-中華語文大辭典

同:

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奥 ǎo
① 名室内西南角,古人设神主或尊长居坐的地方。《后汉书·周磐传》:“与我讲于阴堂之~。” 引  :室内深处。《淮南子·时则训》:“凉风始至,蟋蟀居~。” 又:幽深隐秘或机要地方。扬雄《太玄经·文》:“酋考其亲,冥反其~。” ② 形深。《明史·广西土司传》:“其中多冥岩~谷。” ③ 形深奥。王安石《诗义序》:“微言~义,既自得之。” ④ 名主人。《老子·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 引  :主事人。《礼记·礼运》:“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也。” ⑤ 名灶王神。《礼记2礼器》:“夫~者,老妇之祭也。” ⑥ 名猪圈。《庄子·徐无鬼》:“吾未尝为牧,而牂生干~。” yù
① 名通“澳”,水边弯曲的地方;浑浊。《诗经·卫风·淇澳》:“瞻彼淇~,绿竹猗猗。” ② 形通“燠”热,温暖。《诗经·小雅·小明》:“日月方~。” ③ 名可居住的地方,后作“墺”。《汉书·地理志上》:“九州逌同,四~既宅。”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ào

1、[奥秘]ào mì

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探索宇宙的~。

2、[深奥]shēn ào

(道理、含义)高深不易了解:~的道理。

3、[奥妙]ào miào

(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无穷。其中的道理非常~。

4、[奥运会]ào yùn huì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

5、[奥妙无穷]ào miào wú qióng

奥:深奥。指其中不易为人所知而奇妙有趣之处极多。

6、[奥美]ào měi

精深优美。

7、[奥义]ào yì

深奥的义理:探求五经~。

8、[华奥]huá ào

指显要的职位。

9、[博奥]bó ào

博大精深;广博深奥。

10、[奥兰]ào lán

阿尔及利亚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人口89万(1984年)。经济和文化较发达。有石油化工、造船、纺织等工业。兼有阿拉伯风貌和现代化城市特色。

11、[奥博]ào bó

1.含义深广:文辞~。 2.知识丰富。

12、[奥雅]ào yǎ

深奥典雅。

13、[堂奥]táng ào

1.房屋的深处。 2.腹地。 3.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窥其~。

14、[圣奥]shèng ào

圣人经典的精深含义。

15、[古奥]gǔ ào

古老深奥,难于理解(多指诗文):行文~。

16、[秘奥]mì ào

犹奥秘。隐密;秘密深奥。

17、[奥鲁]ào lǔ

1.古代 蒙古 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又写作“阿兀鲁黑”,复数为“阿兀鲁兀惕”。译作“家小”、“老营”或“老小营”。亦为 元 代官名,专管辎重后勤事务。《元经世大典·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元史·世祖纪十三》:“詔各路府、州、司、县长次官兼管诸军奥鲁。”《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远近诸军征行戍守,终岁劳苦,实可矜悯,其阵亡之家常例存恤限外更展一年,本管翼卫及奥鲁等官毋得非理科敛。” 2.复姓。元 有 奥鲁赤。见《元史》本传。

18、[奥内]ào nèi

隐奥,机密。

19、[奥援]ào yuán

官场中暗中撑腰的力量;有力的靠山(多含贬义)。

20、[奥邃]ào suì

深奥,幽深。

21、[溜奥]liū ào

犹堂奥。内室深处。

22、[远奥]yuǎn ào

深远玄奥。

23、[奥窔]ào yào

1.室隅深处,亦泛指堂室之内;。《荀子·非十二子》:“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杨倞 注:“西南隅谓之奥;东南隅谓之窔。言不出室堂之内也。”宋 沉辽《越州永福院大像赞序》:“逮诸菩萨、弟子凡十有二躯,以及四壁楣带奥窔之像,或突或绘,咸因彼寘此。”清 唐甄《潜书·性功》:“日之上升,天地山河,无有隐像;堂房奥窔,无有隐区。” 2.指隐蔽深曲之处。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陆清献 年三十八,下第出都,由水路南旋。于水道之源流、漕运之奥窔及古人名蹟,无不详誌。” 3.指奥妙精微之处。清 恽敬《重刻<脉经>序》:“若夫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歧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近世名公巨儒,喜谈禪理,盖亦如谈书画、谈古玩之类,聊以自娱,非真能窥其奥窔也。”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三章:“弱冠沉酣坟典,佛老兵刑,靡不窥其奥窔。”

24、[湿奥]shī ào

潮湿温暖,暖和。奥,通“燠”。

25、[奥敦]ào dūn

即奥屯。复姓。

26、[奥说]ào shuō

奥妙的学说。

27、[枢奥]shū ào

犹堂奥。比喻高深的境界。

28、[奥渫]ào xiè

污浊。奥,通“澳”。

29、[浑奥]hún ào

博大深奥。

30、[奥薮]ào sǒu

犹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31、[朗奥]lǎng ào

高深。

32、[奥枢]ào shū

犹枢机,关键。

33、[奥山]ào shān

《山海经》地名,或指今 河南省 泌阳县 东北的 虎头山。

34、[隅奥]yú ào

屋的内室,也比喻艰深的道理。

35、[奥隅]ào yú

1.室之西南角,古为尊者居处。比喻重要地区。 2.泛指内室。

36、[宏奥]hóng ào

宏博高深。唐 皮日休《<文薮>序》:“《离骚》者,文之菁英者,伤於宏奥。”《明史·夏寅传》:“夏寅,字 正夫,松江 华亭 人。正统 十三年举进士,授 南京 吏部主事。力学,为文以宏奥称。”

37、[奥草]ào cǎo

荒草。

38、[奥屯]ào tún

女真 人姓氏。

39、[奥密]ào mì

见“奥祕”。

40、[奥旨]ào zhǐ

深奥的含义:深得其中~。

1、[淇奥]qí yù

1.亦作“淇澳”。1.淇水 弯曲处。《诗·卫风·淇奥》:“瞻彼 淇 奥,緑竹猗猗。”毛 传:“奥,隈也。”晋 左思《魏都赋》:“南瞻 淇 澳,则緑竹纯茂。”《宋书·谢灵运传》:“蔑 上林 与 淇 澳,验东南之所遗。”明 张景《飞丸记·发迹锄强》:“淇 澳万竿修,弄纱窗碎影揉,敲风声彻篔簹岫。”一说,为二水名。清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卫风·淇奥》:“《正义》引 陆璣 疏云:‘淇 奥 二水名。’《释文》引《草木疏》曰:‘奥 亦水名。’刘昭《郡国志》注引《博物志》云:‘有 奥水 流入 淇水。’” 2.《诗·卫风·淇奥序》:“《淇奥》美 武公 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諫,以礼自防,故能入相於 周。”旧时常用以称颂辅佐国政的人。《左传·昭公二年》:“自 齐 聘於 卫,卫侯 享之。北宫文子 赋《淇奥》。”杜预 注:“言 宣子 有 武公 之德。”宋 刘克庄《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寿过 磻溪,德如《淇澳》,进了丹书作《抑》诗。”明 何景明《栖凤亭》诗:“至今遗爱思 莱公,万古看诗想《淇澳》。”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奥的反义词 奥的近义词 奥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奥能组什么词
  • 奥能组什么词语
  • 奥可以组什么词
  • 奥可以组什么词语
  • 奥字可以组什么词
  • 奥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奥字能组什么词
  • 奥字能组什么词语
  • 奥字开头的成语
  • 奥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