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
拼音:láo
释义:1.关牲畜的栏圈(juàn)。2.监狱。3.坚固。4.把稳;稳妥。
组词
牢固 牢记 坐牢 牢房 牢狱 牢笼 亡羊补牢 牢骚 画地为牢 满腹牢骚拼音
láo笔顺
丶 丶 ㇇ 丿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láo的字 拼音为lao的字基础解释
1.养牲畜的圈(juàn):虎~。亡羊补~(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笼。 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 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 4.结实,坚固,固定:~固。~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记。~不可破。详细解释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 juàn)。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牢,闲养牛马圈也。——《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
执豕于牢。——《诗·大雅·公刘》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祀五帝则系于牢。——《周礼·充人》
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列子·仲尼》
元端以临牢筴。——《庄子·达生》
又如:牢栈(圈养牲畜的栅栏);牢筴(猪圈);牢藉(猪圈)
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礼记·王制》。又如:牢羞(牛羊等祭祀牲品);牢礼(用牛羊豕三牲宴请宾客之礼);牢具(牲牢之体);牢酒(牢牲和酒)
监狱
故土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司马迁《报任安书》
县请治牢具。——《三国志·司马芝传》
又如:监牢(监狱);牢犴(监狱);牢城(宋时囚禁流配罪犯的地方);牢坑(囚禁犯人的处所)
公家发给的粮食 。
如:牢赏(赏以米粮。引申为犒劳);牢直(粮饷)
古州名 。唐置,在今广西玉林县
古水名 。即今广东西南部的新兴江。源出天露山,北流至高要入西江
坚固;牢固
舜住陶焉,期年而器牢。——《韩非子·难一》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又如:牢良(坚车良马);牢守(坚守);牢车(坚固的车子);牢壮(结实;坚固);牢坚(坚固;牢固);牢密(坚固细密;严密)
坚决 。
如:牢让(坚决辞让);牢切(坚决而恳切);牢辞(坚决辞谢);牢护(坚定地维护)
稳妥可靠
监军之计,计在持牢,而非见时知机之变也。——《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如:牢利(稳当灵活);牢饭碗(比喻稳当的职业。犹今言铁饭碗);牢稳(稳当可靠)
忧郁 。
如:牢愁(忧郁愁苦);牢剌(忧愤不平);牢忧(忧愁,忧郁)
以谨慎少言为标志的;嘴紧
就在这里说,才娃他妈嘴牢着哩。—— 柳青《创业史》
笼络 。
如:牢络(笼络);牢笼(笼络)
束缚 。
如:牢络(羁绊,束缚);牢笼(约束,限制)
用网或罩捉 [飞鸟]
冬天牢野鸡,整沙鸡。——周立波《暴风骤雨》
〈名〉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牢牢-中華語文大辭典牢牢ㄌㄠˊ ㄌㄠˊláoláo非常牢固;持久不變。[例]兩人的手~地握著|~記住師長的教誨。
牢牢-汉语大词典牢牢1.寥廓深远貌。
●唐张祜《箜篌》诗:“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
●宋李觏《雨中作》诗:“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2.稳妥;牢固。
●《水浒传》第二一回:“这封书,老娘牢牢地收着。”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尽数奉告,请牢牢记住。”
●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所以剧作者写剧的时候,应当牢牢地记得戏剧有它的教育作用。”
3.犹一直。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保持不变。
●清李渔《凰求凤·遇贤》:“隔花小犬牢牢吠,应是门前有人来。”
●韩北屏《非洲夜会·举杯痛饮》:“他说话时,双手紧握放在胸前,牢牢地看着我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o
1、[牢固]láo gù
结实;坚固:基础~。~的大坝挡住了洪水。
2、[天牢]tiān láo
1.指群山环绕、形势险峻、易入难出之地。 2.指设置在京由朝廷直接掌管的牢狱。 3.星名,即贯索。
3、[牢不可破]láo bù kě pò
非常坚固,不可摧毁。唐韩愈《平淮西碑》:“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牢:坚固。破:打碎。
4、[画地为牢]huà dì wéi láo
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监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后用以比喻只许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活动。
5、[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6、[牢记]láo jì
牢牢地记住:~在心。~老师的教导。
7、[坐牢]zuò láo
关在监狱里。
8、[牢牢]láo láo
1.寥廓深远貌。 2.稳妥;牢固。 3.犹一直。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保持不变。
9、[牢骚]láo sāo
láo sāo的又音。义同“牢骚láo sāo”。
10、[牢狱]láo yù
监狱。
11、[牢靠]láo kào
láo kào的又音。义同“牢靠láo kào”。
12、[牢笼]láo lóng
1.关住鸟兽的东西,比喻束缚人的事物:冲破旧思想的~。 2.骗人的圈套:堕入~。 3.用手段笼络:~诱骗。 4.束缚:不为旧礼教所~。
13、[牢度]láo dù
抗变色;颜色牢固的质量。
14、[牢房]láo fáng
监狱里监禁犯人的房间。
15、[地牢]dì láo
地面下的牢狱:打入~。
16、[大牢]dà láo
监狱。
17、[把牢]bǎ láo
坚实牢靠;稳当(多用于否定式):用碎砖砌的墙,不~。这个人做事不~。
18、[监牢]jiān láo
监狱。
19、[虎牢]hǔ láo
古邑名。春秋时属郑国﹐旧城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形势险要,历代为军事重镇。汉初于此置成皋县。
20、[坚牢]jiān láo
坚固结实。
21、[水牢]shuǐ láo
旧时把犯人浸在水中的牢房。
22、[囚牢]qiú láo
监狱。囚禁犯人的处所。
23、[牢实]láo shi
牢固结实:基础~。~的铁门。
24、[蒲牢]pú láo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
25、[太牢]tài láo
古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有时只指牛一牲。
26、[牢头]láo tóu
旧称看管囚犯的狱卒。
27、[牢稳]láo wen
〈形〉稳妥可靠。
28、[黑牢]hēi láo
黑暗不见光亮的牢房,也泛指监牢。
29、[牢城]láo chéng
宋 时囚禁流配罪犯之所。
30、[牢丸]láo wán
亦称“牢九”。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宋 苏轼《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清 陈维崧《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宋 以来多作牢九。陆游 诗自注云:‘闻人德懋 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宋 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北宋《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 靖康 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31、[牢姐]láo jiě
汉 时 西羌 部族名。
32、[牢髀]láo bì
羊、豕的腿肉。
33、[共牢]gòng láo
古婚礼时,夫妇共食一牲。牢,祭祀用的牺牲。
34、[牢蔬]láo shū
泛指荤、素祭品。
35、[将牢]jiāng láo
持重。
36、[牢忧]láo yōu
忧愁,忧郁。
37、[牛牢]niú láo
牛舍,牛栏。
38、[牢赏]láo shǎng
劳赏,犒赏。
39、[五牢]wǔ láo
1.即五太牢。牛羊豕各五头。 2.为祭祀时的供物。
40、[三牢]sān láo
古代祭祀时,用三鼎盛牛、羊、豕三牲称三牢。《周礼·秋官·掌客》:“牵三牢,米百筥,醯醢百瓮,皆陈。”《史记·秦本纪》:“﹝ 文公 ﹞十年,初为 鄜畤,用三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