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lái

释义:1.“來”的古字。2.元时称供使唤的小厮。3.引申为对人带有轻蔑意味的称呼。4.杂剧中指扮演儿童、小厮的角色。参见“倈人”。5.杂剧中用作衬字或句末语气词。

组词

倈倈 旦倈 不倈 掂倈 咨牙倈嘴 傞牙倈嘴

拼音

lái

笔顺

丿 丿 丿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ái的字 拼音为lai的字

基础解释

见“俫”。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倈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倈倈ㄌㄞˊ ㄌㄞˊlái lái年輕男子。明.朱權《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熱的姐姐!又撞著我這軟廝禁不識羞的倈倈。」

倈-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字部】 倈
◎【集韻】同徠。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ái

1、[禾倈]hé lái

宋 元 戏曲中村童角色的俗称。

2、[倈倈]lái lái

年轻男子。明 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可喜娘知疼热的姐姐,又撞着我这软厮禁不识羞的倈倈。”

3、[杓倈]sháo lái

1.傻瓜,糊涂人。 2.指没见识的后生。

4、[倈子]lái zǐ

供使唤的小厮。

5、[倈人]lái rén

元 杂剧中指扮演小厮的角色。

6、[倈儿]lái ér

1.元 杂剧中指扮演儿童的角色。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一折:“倈儿哭云:‘妳妳,打破头也。’”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倈儿上云:‘喒每看风子耍子去来。’”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二折:“副旦嘱倈儿科云:‘春郎 儿,我嘱付你者。’”清 焦循《剧说》:“倈儿多不言以何色扮之,惟《货郎旦》。李春郎 前称倈儿,后称小末,则前以小末扮倈儿。盖倈儿者,扮为儿童状也。” 2.年轻男子。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孩儿到那时,你再拣箇称心的倈儿,留也不迟,如今且看他这钱面么。”

7、[不倈]bù lái

见“不剌”。

8、[旦倈]dàn lái

戏曲中扮演小女仆的旦角。倈,小厮。

9、[担倈]dān lái

同“单徠”。蠢货,流氓。

10、[俊倈]jùn lái

漂亮的青年男子。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只是喒这等人家,要早起些,光头浄面,打扮的娇媚着些,倘有俊倈来,赚他几文钱养家。”

11、[村倈]cūn lái

粗俗的小厮。

12、[酸倈]suān lái

旧时对读书人的蔑称。

13、[掂倈]diān lái

与男人勾搭。

14、[招倈]zhāo lái

见“招徠”。

15、[傞牙倈嘴]suō yá lái zuǐ

犹言龇牙咧嘴。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倈的反义词 倈的近义词 倈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倈能组什么词
  • 倈能组什么词语
  • 倈可以组什么词
  • 倈可以组什么词语
  • 倈字可以组什么词
  • 倈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倈字能组什么词
  • 倈字能组什么词语
  • 倈字开头的成语
  • 倈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