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qī

释义:1.约会;约定。2.预定的时日。3.指一段时间。4.等待;盼望。5.学期。6.量词。用于定期的事物。

组词

星期 到期 期待 时期 周期 期中 期盼 汛期 如期 限期

拼音

笔顺

丿 丿 𠃌
左右等宽。“其”横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左短右长,点画位置恰当。“月”框形端正,宽窄适中,横画均匀。

同音字

拼音为qī的字 拼音为qi的字

基础解释

1.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2.希望;等待。3.约会。4.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补习班办了三~。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4. 会,会合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5. 希望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6.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2. 机运;机会 。

    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3. 时,日;一段时间 。

    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4. 极,限度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5.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

    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1. 期 [qī]

期 [qī]

〈动〉

  1. (形声。从月,其声。金文从日,其声。战国古文从日,丌( qí)声。日、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本义:约会,约定)

  2. 同本义

    期,会也。——《说文》。段注:“会者,合也,期者,邀约之意,所以为会合也。”

    归妹愆期。——《易·归妹》

    若旬虚期于月津。——《管子·侈靡》。注:“匝一月曰期。”

    而不能期月守也。——《礼记·中庸》

    叔孙旦而立期焉。——《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与老人期,后何也?——《史记·留侯世家》

    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

  3. 期日中。

    期我决斗。——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期要(约定,预先约定);期期(约定期限);期会(约期集合;预定期限推行政令);期约(约期;约会);期克(严格规定时间);期信(约定的时间);期刻(克期。约定时间)

  4. 会,会合

    期于司理。——《国语·周语》

    言议期命。——《荀子·正论》

    几万民之期于市者。——《周礼·司市》

    又如:期话(会晤交谈);期战(会战)

  5. 希望

    良剑期乎断。——《吕氏春秋·察 今》

  6. 不期乎镆铘。

    良马期乎千里。

    不期骥骜。

    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

    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期勖(寄希望、勉励);期寄(期望);期厉(期望勉励);期愿(期望;愿望)

〈名〉

  1. 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星辰者,天之期也。——《淮南子·天文》

    前期十日。——《周礼·大宰》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惟待死期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临期成此大节。——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五年为期。——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死期至矣。——《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工期(工程的期限);过期(超过期限);约期(约定日期);刑期(服刑的期限);任期(担任职务的法定期限);期契(誓约,约期);期节(时节);期质(寿命);期程(时间;时间和路程)

  2. 机运;机会 。

    如:期合(机遇);期运(气数;机运);期数(气数;命运)

  3. 时,日;一段时间 。

    如:婴儿期;青年期;忧虑期;懒散期;更年期;绝经期;进行期;活动期;热退期;出疹期

  4. 极,限度

    征敛无期。——《吕氏春秋·怀宠》

    又如:期程(行旅的时日路程);期度(限度,法度)

  5. 量词。用于分期的事物 。

    如:一年出十二期刊物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期期-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期期ㄑㄧˊ ㄑㄧˊqí qí①約定的時間。《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懷公命無從亡人,期期而不至,無赦。」②西漢周昌有口吃,高祖欲廢太子,昌極力勸阻,說:「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欲說「極」,因口吃而重複為「期期」。典出《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傳》。後用以形容人因口吃而發音困難,說話不流利。《文史通義.內篇二.朱陸.書朱陸後篇》:「凡人口談傾倒一席,身後書傳或反不如期期不能自達之人。」

期期-汉语大词典

期期1.口吃结巴貌。
●《史记·张丞相列传》:“昌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张守节正义:“昌以口吃,每语故重言期期也。”
●明刘元卿《贤奕编·应谐》:“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摄妹亦期期言曰:‘父属汝勿言,胡又言耶!’”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章佖》:“章再三期期之,犹讹两字。”
●王西彦《古屋》第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击,孙宏荫一怔,期期地半晌说不出话。”
2.真挚恳切貌。
●元刘埙《隐居通议·诗歌一》:“桂舟公古学古貌,与世少可,居常以寝陋期期自恨。”
●清姚鼐《怀朱竹君》诗:“世态期期求复古,酒杯浩浩欲登仙。”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陈先生又改为‘粗疏的美人’,则期期以为不通之至,因为这位太太是并不‘粗疏’的。”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星期]xīng qī

1.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复始,称为“七曜”;西洋历法中也有“七日为一周”的说法,跟我国的“七曜”暗合。后来根据国际习惯,把这样连续排列的七天作为工作学习等作息日期的计算单位,叫做星期。 2.跟“日、一、二、三、四、五、六、几”连用,表示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日。~三。今天~几? 3.星期日的简称:~休息。

2、[不期而遇]bù qī ér yù

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3、[日期]rì qī

发生某一事情的确定的年、月、日或时期:发信的~。开会的~是6月21日到27日。

4、[期待]qī dài

期望;等待:~着你早日学成归来。

5、[长期]cháng qī

长时期:~以来。~计划。~贷款。

6、[遥遥无期]yáo yáo wú qī

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7、[早期]zǎo qī

某个时代、某个过程或某个人一生的最初阶段:清代~。注意~病人的治疗。他~的作品,大多描写农村生活。

8、[期中]qī zhōng

一学期中间的一段时间:~考试。

9、[期间]qī jiān

某个时期里面:农忙~。春节~。抗战~。

10、[预期]yù qī

预先期待:~能够获得好收成。达到~的目的。

11、[近期]jìn qī

最近的一个时期:这部影片将于~上映。

12、[时期]shí qī

一段时间(多指具有某种特征的):抗战~。社会主义建设~。

13、[短期]duǎn qī

短时期:~贷款。~训练班。价格在~内不会上涨。

14、[周期]zhōu qī

1.事物在运动、变化的发展过程中,某些特征多次重复出现,其接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2.物体作往复运动或物理量作周而复始的变化时,重复一次所经历的时间。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一种分类。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一系列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5、[期货]qī huò

在固定的交易场所,买卖标准化的商品或金融资产远期合同的交易。根据这一远期合同,交易方可以按规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时刻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金融资产。包括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主要功能是防范价格变动的风险。也可用来从事投机活动。

16、[同期]tóng qī

1.同一个时期: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同一届:~毕业。

17、[前期]qián qī

某一时期的前一阶段:~工程。

18、[定期]dìng qī

1.定下日期:~召开代表大会。 2.属性词。有一定周期的;有一定期限的:~刊物。~存款。

19、[后期]hòu qī

某一时期的后一阶段:19世纪~。抗日战争~。

20、[期限]qī xiàn

限定的一段时间,也指所限时间的最后界限:~很短。~三个月。限你五天~。~快到了。

21、[一期]yī qī

1.一次。《管子·参患》:“故一期之师,十年之蓄积殫;一战三费,累代之功尽。”石一参 今诠:“一期,谓兴师一次。” 2.指遇到一次。晋 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万岁一期,有生之通途;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 3.佛教指一生一世。隋《四念处》卷三:“佛一期诸大经门门不同,位位数异。”隋 吉藏《法华玄论》卷一:“上来二周已説 释迦 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景德传灯录·潭州沩山灵祜禅师》:“慧寂即一期之事。” 4.犹一时。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智威》:“望重一期,声闻远近。”宋 赞宁《宋高僧传·释道膺》:“随灵龕所到处列花树帐幔粉麪之饌,谓之卓祭,一期凶礼之盛勿过于时也猗歟!” 5.表数量。指分期事物。如:一期讲习班;一期刊物。 6.一周年。《三国志·魏志·王肃传》:“选其丁壮,择留万人,使一朞而更之。”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四:“既而能语,二百日中,持杖起行。一期之后,颜色肌肤气力悉復如常。”《南史·何尚之传》:“炯(何炯)年十五,从 胤(何胤,炯 从兄)受业,一期并通五经章句。”清 姚鼐《复曹云路书》:“鼐 居此一期矣,尝苦无可与语者。” 7.一整月。《北史·隋纪上》:“尝遇 关中 飢,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隋文帝)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期,《隋书·高祖纪下》作“朞”。

22、[假期]jià qī

放假或休假的时期。

23、[中期]zhōng qī

1.某一时期的中间阶段:20世纪~。加强棉花~管理。 2.时期的长短在长期和短期之间:~贷款。订立~合同。

24、[期望]qī wàng

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这条铁路早日建成通车。决不辜负大家的~。

25、[初期]chū qī

开始的一段时期:抗战~。这病的~症状是厌食。

26、[到期]dào qī

到了规定的期限:~归还。

27、[为期]wéi qī

从时间、期限长短上看:~不远。~甚远。

28、[分期]fēn qī

1.把连续的过程分成若干时期或阶段:历史~。 2.在时间上分成若干次(进行):~付款。~休假。

29、[逾期]yú qī

超过所规定的期限:~未归。~三天。

30、[学期]xué qī

一学年分为两学期,从秋季开学到寒假和从春季开学到暑假各为一个学期。

31、[孕期]yùn qī

妇女从受孕到产出胎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266天,自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约为280天。

32、[期权]qī quán

交易的一方给予另一方在合约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有效期限内,按协议价格选择是否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商品或金融资产的权利。

33、[期末]qī mò

一学期末尾的一段时间:~总复习。

34、[暑期]shǔ qī

暑假期间:~训练班。

35、[晚期]wǎn qī

一个时代、一个过程或一个人一生的最后阶段:肺癌~。19世纪~。这是他~的作品。

36、[过期]guò qī

超过期限:当月有效,~作废。

37、[如期]rú qī

按照期限:~完成。~抵达目的地。

38、[期刊]qī kān

也叫杂志。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的成册刊物。有固定名称,按卷、期或按年月顺序编号出版。有综合性的和专业性的。

39、[期盼]qī pàn

期待;盼望:~你们早日归来。

40、[经期]jīng qī

妇女行经的时间,每次约为3—5天。

1、[期月]jī yuè

1.亦作“朞月”。一整月。《礼记·中庸》:“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颖达 疏:“假令偶有中庸,亦不能期帀一月而守之。”《隶释·汉慎令刘修碑》:“到官朞月,见臣吏勑儿子。”《南史·江紑传》:“年十三,父 蒨 患眼,紑 侍疾将朞月,衣不解带。”唐 柳宗元《朗州员外司户薛君妻崔氏墓志》:“元和 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既乳,病肝气逆肺,牵拘左腋,巫医不能已,期月之日,絜服飭容而终。”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 李治 ﹞拜命仅期月,即託疾引去矣。” 2.一整年。《论语·子路》:“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邢昺 疏:“期月,周月也,谓周一年之十二月也。”《后汉书·左雄传》:“观政於亭传,责成於朞月。”李贤 注:“朞,匝也。谓一岁。”《北史·李远传》:“远 敦奬风俗,劝课农桑,肃遏姦非,兼修守御之备。曾未期月,百姓怀之。”宋 叶适《终论一》:“若此者,内以朞月之内,尽去民之所患苦;外以二年之外,兵勇士厉可用之於死。”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九》:“周公 何以能化 殷 顽於期月?何以东征而四国是吪耶?”

2、[期年]jī nián

亦作“朞年”。一年。《左传·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 崩。晋 卜偃 曰:‘期年将有大咎,几亡国。’”《后汉书·侯霸传》:“百姓老弱相携号哭……皆曰:‘愿乞 侯君 復留朞年。’”唐 李德裕《渔鱼骨》诗:“昔日 任公子,期年钓此鱼。”《金史·宗翰传》:“盟未朞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清 袁枚《续新齐谐·曹公梦》:“於是有言梦不足徵者,有以期年半载相机进退劝者。”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期的反义词 期的近义词 期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期能组什么词
  • 期能组什么词语
  • 期可以组什么词
  • 期可以组什么词语
  • 期字可以组什么词
  • 期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期字能组什么词
  • 期字能组什么词语
  • 期字开头的成语
  • 期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