阍
拼音:hūn
释义:1.看门。2.〈书〉门(多指宫门)。3.看门的人。
组词
阍人 阍犬 阍守 叩阍 阍略 九阍 帝阍 天阍 重阍 九阍虎豹 以忍为阍 叩阍无计 叩阍无路拼音
hūn笔顺
丶 丨 𠃌 丿 𠄌 一 ㇂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hūn的字 拼音为hun的字基础解释
1.看门:~者(看门的人)。 2.门(多指宫门):叩~。详细解释
(形声。从門,昏声。“昏”亦兼表字义。本义:守门人)
同本义
阍,常以昏闭门隶也。——《说文》
艮为阍寺。——《易·说卦传》
阍者,守门之贱者也。——《礼记·祭统》
阍门者,寺人也。——《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
又如:阍者(守门的人);阍人(守门人);阍媪(守门人的妻子)
宫门 。
如:阍闼(门户。闼:小门或门楼上的小屋);阍略(包涵)
阉官之属 。
如:阍人(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掌守王宫中门的启闭。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阍寺(官名。阍人、寺人的合称。阍人管理内廷的门禁,寺人掌管内寺及女宫的戒令)
守门 。
如:阍犬(看门狗);阍吏(守门小吏);阍侍(守门的奴仆);阍竪(守门的童仆)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阍-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閽
阍-辞源3同:閽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ūn
1、[阍从]hūn cóng
守门的奴仆。
2、[帝阍]dì hūn
1.古人想象中掌管天门的人。 2.天门,天帝的宫门。 3.宫门,禁门。
3、[阍犬]hūn quǎn
守门狗。
4、[九阍]jiǔ hūn
1.九天之门。亦指九天。唐 刘禹锡《楚望赋》:“高莫高兮九閽,远莫远兮故园。”清 钮琇《觚賸续编》卷三:“常恨羽翼未生,九閽难叩。”《花月痕》第三回:“名花落溷已含冤,欲借天风叫九閽。” 2.喻朝廷。宋 曾巩《答葛蕴》诗:“春风吹我衣,暮召入九閽。”《明史·王家屏传》:“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閽。”清 陈梦雷《东行口占》之一:“襆被登车谢九閽,三年囚首一身存。”
5、[阍竖]hūn shù
守门的童仆。
6、[禁阍]jìn hūn
宫内门户。亦指宫门守卫者。
7、[叫阍]jiào hūn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8、[阍阀]hūn fá
门阀。
9、[阍阉]hūn yān
宦官。
10、[叩阍]kòu hūn
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无门(无处申冤)。
11、[阉阍]yān hūn
指被阉割过的奴仆。
12、[阍略]hūn lüè
忽略;原谅。閽,用同“忽”。
13、[阍守]hūn shǒu
守门人。
14、[司阍]sī hūn
1.看门的人。 2.看门;守门。
15、[阍寺]hūn sì
1.阍人和寺人。古代宫中掌管门禁的官。 2.指宦官。 3.豪贵之家的守门人。
16、[阊阍]chāng hūn
指宫门。
17、[庖阍]páo hūn
厨工和守门人。泛指仆役。
18、[阍侍]hūn shì
守门的奴仆。
19、[键阍]jiàn hūn
谓关锁门户。引申为控制、限制。
20、[阍人]hūn rén
1.周官名,掌晨昏启闭宫门。 2.后世通称守门人为阍人。
21、[大阍]dà hūn
古代守卫城门之官。《左传·庄公十九年》:“楚 人以为大閽。”杜预 注:“若今城门校尉官。”
22、[重阍]zhòng hūn
1.重重宫门。 2.泛指重重门禁。
23、[阍役]hūn yì
守门人。
24、[天阍]tiān hūn
1.天帝的守门人。《楚辞·远游》:“命天閽其开关兮,排閶闔而望予。”《宋书·礼志三》:“麾天閽,使啟关,謁紫宫,朝 太一。” 2.天宫之门。元 萨都剌《避暑乌石山饮天章台》诗之二:“题诗向天閽,奎光射瑶席。” 3.帝王宫殿的门。唐 蒋防《藩臣恋魏阙》诗:“恩波怀 魏 闕,献纳望天閽。”《宋史·孟昶传》:“抗手疏以陈诚,伏天閽而请命。”清 陈梦雷《耿又朴年兄以三绝句见慰走笔步韵志感》:“索米 长安 亦圣恩,途穷难望叩天閽。”
25、[阍椓]hūn zhuó
指宦官。
26、[扣阍]kòu hūn
叩击宫门。吏民向朝廷有所陈述申诉。
27、[守阍]shǒu hūn
1.守门。 2.指守门人。
28、[阍吏]hūn lì
守门的小吏。
29、[阍闼]hūn tà
门户。
30、[昆阍]kūn hūn
传说古时七圣之一。
31、[以忍为阍]yǐ rěn wéi hūn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