镘
拼音:màn
释义:1.〈书〉抹墙的工具。今叫抹子。
组词
镘板 撒镘 手镘 铜镘 巴镘 逗镘 发镘 砍土镘 坎土镘 敲镘儿拼音
màn笔顺
丿 一 一 一 𠄌 丨 𠃍 一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 ㇏同音字
拼音为màn的字 拼音为man的字基础解释
抹墙用的抹子(mǒ·zi)。详细解释
镘刀 一种扁平的或稍有曲线形状的带柄工具。即抹墙用的抹子
镘,铁杇也。从金,曼声或从木。——《说文》。按,铁者曰镘,木者曰槾,字亦作墁。
镘谓之杇。——《尔雅·释宫》
如何圬者持镘过,已向比邻问子孙。——宋· 晁冲之《伤心》
铜钱;钱钞
这弟子敲镘儿哩。——关汉卿《救风尘》
涂饰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王安石《新田诗》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镘-中華語文大辭典同:鏝
镘-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鏝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màn
1、[钱镘]qián màn
钱币的背面。
2、[发镘]fā màn
犹挥霍。鏝,通“幕”。旧时铜钱无字的一面。
3、[镘板]màn bǎn
似耙而没有齿的木制工具,用于找平新灌注的混凝土。
4、[统镘]tǒng màn
广有钱财。
5、[圬镘]wū màn
见“圬墁”。
6、[污镘]wū màn
见“污墁”。
7、[巴镘]bā màn
1.亦作“巴谩”。古代博戏名。盛行于宋元。 2.巴望赢钱。引申为爱财;诈骗牟利。
8、[逗镘]dòu màn
博戏的一种。赌博者以钱文面背为胜负。
9、[杇镘]wū màn
见“杇墁”。
10、[手镘]shǒu màn
以手持镘。谓作泥水工。唐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丧其土田,手鏝衣食,餘三十年。”
11、[撒镘]sā màn
亦作“撒漫”。任意用钱,挥霍。镘,指钱背。元 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头顶军资库,脚踏万年仓;若将来撒鏝,不勾几时光。”《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多蒙老翁送我三万银子,我只説是用不尽的,不知略撒漫一撒漫,便没有了。”《红楼梦》第六二回:“袭人 又本是个手中撒漫的,况与 香菱 相好,一闻此言,忙就开箱取了出来。”
12、[铜镘]tóng màn
铜钱。
13、[坎土镘]kǎn tǔ màn
维吾尔族地区主要农具之一,用铁制成,与锄头类似,用以锄地、挖土等。
14、[敲镘儿]qiāo màn ér
敲诈钱财。镘儿,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