櫂
拼音:zhào
释义:1.同“棹”。
组词
羽櫂 孤櫂 小櫂 江櫂 理櫂 反櫂拼音
zhào笔顺
一 丨 丿 丶 𠃍 丶 ㇀ 𠃍 丶 ㇀ 丿 丨 丶 一 一 一 丨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ào的字 拼音为zhao的字基础解释
同“棹1”。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櫂-中華語文大辭典櫂櫂1ㄓㄨㄛˊzhuóㄉ丨ˊdí1.〈書〉木枝直直往上的樣子。2.〈書〉一種圓形敞口的容器,可用來盛放食物或漿湯。櫂棹2ㄓㄠˋzhào1.〈書〉船槳。[例]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楚辭‧屈原‧九歌‧湘君》)。2.〈書〉借指船。[例]遂幸東水門,發戰~東下(《宋史‧卷三‧太祖本紀》)。3.〈書〉划船;泛舟。[例]號馮夷俾清津兮,~龍舟以濟予(《後漢書‧卷五十九‧張衡列傳》)。
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櫂 zhào
① 名船浆。《九歌·湘君》:“桂~兮兰栧。” 又:指船。班固《西都赋》:“~女讴,鼓吹震。” ② 动用浆划船。张衡《思玄赋》:“~龙舟以济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ào
1、[倚櫂]yǐ zhào
亦作“倚棹”。靠着船桨,犹言泛舟。
2、[纵櫂]zòng zhào
见“纵棹”。
3、[楫櫂]jí zhào
1.船桨。短桨称楫,长桨称櫂。三国 魏 曹冏《六代论》:“譬犹芟刈股肱,独任胸腹;浮舟江海,捐弃楫櫂,观者为之寒心。”《南史·儒林传·王元规》:“元规 唯有一小船,仓卒引其母妹并姑姪入船,元规 自执檝棹而去。”《汉书·元后传》“辑濯 越 歌”唐 颜师古 注:“令执楫櫂人为 越 歌也。” 2.指船。晋 潘岳《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檝櫂。”宋 姜夔《湘月》词序:“长溪 杨声伯 典 长沙 檝櫂,居濒 湘江。”
4、[鼓櫂]gǔ zhào
见“鼓棹”。
5、[江櫂]jiāng zhào
见“江棹”。
6、[櫂歌]zhào gē
行船时所唱之歌;指《櫂歌行》曲。
7、[羽櫂]yǔ zhào
飞舟,快船。
8、[朱櫂]zhū zhào
指华美的船只。南朝 齐 王融《采菱曲》:“朱櫂泊安流,金华壮翠羽。”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效袁淑<从驾>》:“朱櫂丽寒渚,金鍐映秋山。”
9、[归櫂]guī zhào
见“归棹”。
10、[反櫂]fǎn zhào
亦作“反棹”。一般指回船,驾舟返航。清 潘高《忆幼子》诗:“我意欲反櫂,遇事苦迍邅。怀乡方竚立,东望惟云烟。”
11、[战櫂]zhàn zhào
战船。《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詔:在京诸军选 江 淮 习水卒,於 金明池 试战櫂,立为水虎翼军。”
12、[桂櫂]guì zhào
1.桂木制的划船工具。《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王夫之 通释:“櫂,篙也。”南朝 梁 庾肩吾《奉和泛舟汉水往万山应教》:“桂棹桬棠船,飘扬横大川。”明 夏完淳《长歌》:“琼弁玉蕤珮珊珊,蕙橈桂櫂凌迴澜。” 2.指船。南朝 梁简文帝《与刘孝绰书》:“晓河未落,拂桂棹而先征;夕鸟归林,悬孤帆而未息。”唐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行当浮桂櫂,未几拂荆扉。”元 陈旅《送王致道代祠北岳北海济渎南镇》诗:“山下灵风吹桂櫂,云边仙树拂丹梯。”
13、[孤櫂]gū zhào
亦作“孤棹”。独桨。借指孤舟。唐 长孙佐辅《杭州秋日别故友》诗:“独随孤櫂去,何处更同衾。”宋 徐铉《送黄秀才姑熟辟命》诗:“水云孤棹去,风雨暮春寒。”明 姚潜《叶南屏田梅岑携樽过访同家舒恭侄赋》诗:“孤棹愁中去,清歌醉后听。”柳亚子《为香凝先生题画》诗:“缘溪孤櫂夷犹去,人与归鸦共渺绵。”
14、[击櫂]jī zhào
打桨。《汉书·严助传》:“会天暑多雨,楼舩卒水居击櫂,未战而疾死者过半。”汉 王粲《为荀彧与孙权檄》:“今皆击櫂若飞,回柁若环。”
15、[小櫂]xiǎo zhào
见“小棹”。
16、[泛櫂]fàn zhào
亦作“泛櫂”。亦作“泛棹”。泛舟。唐 杨衡《送孔周之南海谒王尚书》诗:“泛櫂若流萍,桂寒山更青。”清 缪艮《泛湖偶记》卷二:“丁未夏,予泛棹 西泠桥 畔。”
17、[征櫂]zhēng zhào
见“征棹”。
18、[买櫂]mǎi zhào
见“买棹”。
19、[枕櫂]zhěn zhào
谓乘船。
20、[雾櫂]wù zhào
雾中的行船。
21、[南櫂北辕]nán zhào běi yuán
犹南航北骑。清 平步青《霞外攟屑·玉雨淙释谚》:“三十年来,南櫂北辕,时復譄益,宙合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