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
拼音:chǎng
释义:1.有宽敞的地面,有棚式简易房屋,可以存货并进行贸易的场所。2.工厂;进行工业生产或加工活动的单位。
组词
工厂 厂房 厂长 兵工厂 热电厂 厂商 厂规 厂子 车厂 出厂拼音
chǎng笔顺
一 丿横画不宜过长,竖撇切勿写成斜撇,整体斜中求正。
同音字
拼音为chǎng的字 拼音为chang的字基础解释
1.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2.有空地方可以存货或进行加工的地方。3.棚舍。4.中国明代为加强专制统治而设的特务机关。详细解释
1. 厂 [ān]
- 厂 [ān]
同“庵” 。多用于人名
另见 chǎng
廠、厰 chǎng
(形声。从广( yǎn),敞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棚舍)
没有墙壁的简易房屋
又如:厂屋(棚舍;无隔墙的房屋)
马屋;牲口棚子
架北墙为厂。——《齐民要术》
工厂
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明史·食货志》
又如:纱厂;钢厂;面粉厂;纺织厂;造纸厂;木器厂
明代的一种特务机构 。
如:厂臣(明东厂、西厂的主官);厂狱(指明代东厂、西厂囚禁犯人的牢狱)
另见 ān
〈名〉
〈名〉
〈名〉
同“庵” 。多用于人名
另见 chǎng
廠、厰 chǎng
〈名〉
(形声。从广( yǎn),敞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棚舍)
没有墙壁的简易房屋
又如:厂屋(棚舍;无隔墙的房屋)
马屋;牲口棚子
架北墙为厂。——《齐民要术》
工厂
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明史·食货志》
又如:纱厂;钢厂;面粉厂;纺织厂;造纸厂;木器厂
明代的一种特务机构 。
如:厂臣(明东厂、西厂的主官);厂狱(指明代东厂、西厂囚禁犯人的牢狱)
另见 ān
1. 厂 [ān]
- 厂 [ān]
同“庵” 。多用于人名
另见 chǎng
廠、厰 chǎng
(形声。从广( yǎn),敞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棚舍)
没有墙壁的简易房屋
又如:厂屋(棚舍;无隔墙的房屋)
马屋;牲口棚子
架北墙为厂。——《齐民要术》
工厂
正德十四年,广州置铁厂。——《明史·食货志》
又如:纱厂;钢厂;面粉厂;纺织厂;造纸厂;木器厂
明代的一种特务机构 。
如:厂臣(明东厂、西厂的主官);厂狱(指明代东厂、西厂囚禁犯人的牢狱)
另见 ān
〈名〉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厂-中華語文大辭典同:廠
厂-中華語文大辭典厂ㄏㄢˇhǎn1.山邊可供人居住的崖洞。2.二一四部首之一。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hǎng
1、[厂商]chǎng shāng
经营工厂的人;厂家:承包~。多家~前来洽谈业务。
2、[工厂]gōng chǎng
直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
3、[厂家]chǎng jiā
指工厂:这次展销会有几百个~参加。
4、[厂房]chǎng fáng
工厂的房屋,通常专指车间。
5、[出厂]chū chǎng
产品运出工厂:产品注明~日期。
6、[电厂]diàn chǎng
将某种形式的原始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固定设施或运输用电的动力厂,例如水力、蒸汽、柴油或核能发电厂。
7、[药厂]yào chǎng
生产药物或加工药材的工厂。
8、[船厂]chuán chǎng
造船的工厂。
9、[厂子]chǎng zi
1.工厂:我们~里新建一个车间。 2.指有宽敞地面可以存放货物并进行加工的商店。
10、[砖厂]zhuān chǎng
制砖的场所。
11、[厂址]chǎng zhǐ
工厂建设的地方。
12、[糖厂]táng chǎng
用甘蔗、甜菜等生产糖的工厂。
13、[厂矿]chǎng kuàng
工厂和矿山的合称。
14、[办厂]bàn chǎng
兴办工厂或经营工厂1。
15、[铁厂]tiě chǎng
1.旧指炼铁、制造机器等综合性的工厂。 2.今指炼铁厂,通称钢铁厂。
16、[纱厂]shā chǎng
棉纺工厂。
17、[东厂]dōng chǎng
官署名。明成 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设置,由宦官直接指挥,从事特务活动。
18、[西厂]xī chǎng
官署名。明代负责侦缉和刑狱的特务机构。于1477年设置,由宦官直接管理。其人员权力超过东厂。后曾撤销。武宗时一度恢复,1512年后废止。
19、[厂部]chǎng bù
厂部是企业最高的生产指挥机构,由厂长(总经理)、副厂长(副总经理)和若干职能部门组成。
20、[厂规]chǎng guī
一个工厂所定的本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
21、[厂卫]chǎng wèi
明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的合称。
22、[马厂]mǎ chǎng
牧马场。
23、[厂甸]chǎng diàn
地名。在 北京市 和平门 外。辽 时名 海王村。因其地有琉璃窑,也称 琉璃厂。为出售书籍、字画、古玩、文具等商店聚集处。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 琉璃厂 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书帖为正宗,乃文人鍳赏之所也。”参阅 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琉璃厂店》。
24、[厂史]chǎng shǐ
工厂的发展史。
25、[花厂]huā chǎng
1.种花卖花的铺子。 2.方言。指跳舞的场地。
26、[茅厂]máo chǎng
茅舍,草屋。唐 韩偓《南安寓止》诗:“此地三年偶寄家,枳篱茅厂共桑麻。”
27、[厂珰]chǎng dāng
明 代称掌管东、西厂、内行厂的大太监。
28、[厂衣]chǎng yī
1.斗篷;披风。 2.官服。
29、[牧厂]mù chǎng
清 代设在长城和柳边以外的牧马场所。
30、[车厂]chē chǎng
1.旧时租赁人力车或三轮车的处所。也叫车厂子。 2.制造人力车或三轮车的工厂。
31、[神厂]shén chǎng
指 明 代皇帝设立的宦官特务机关东厂、西厂。
32、[偏厂]piān chǎng
汉字偏旁名。形为“广”,如“店、府、度”等字的上头连左边的部分。
33、[宽厂]kuān chǎng
宽阔空敞。
34、[平厂]píng chǎng
见“平敞”。
35、[厂休]chǎng xiū
工厂规定的本厂职工的休息日;厂礼拜。
36、[逻厂]luó chǎng
指 明 代的特务机构。
37、[饭厂]fàn chǎng
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清会典·户部一二三·赈饥三》:“嘉庆 七年……其 卢沟桥、黄桥、东霸、大井 等处饭厂,亦著一体展至四月二十日止。”《清会典·户部一二四·赈饥四》:“同治 元年諭:前因京师米价昂贵,諭令五城御史,於开放饭厂先期一月举行,俾资存活。”
38、[开厂]kāi chǎng
开阔,平坦。
39、[厂臣]chǎng chén
明 东厂、西厂的主官。亦专指 魏忠贤。
40、[内厂]nèi chǎng
明朝 设立的特务机关,由太监负责。《明史·刑法志三》:“万历 初,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明史·武宗纪》:“﹝ 正德 三年﹞八月辛巳,立内厂,刘瑾 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