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
拼音:wò
释义:1.躺下。2.〈方〉使婴儿躺下。3.趴伏(指动物)。4.睡觉用的。5.指卧铺。6.(北京话)把去壳的鸡蛋整个放在开水里煮。7.比喻隐居。
组词
卧室 卧蚕 卧鱼 卧底 硬卧 卧虎 卧房 仰卧 俯卧 俯卧撑 卧牛城 卧佛寺 卧龙岗 卧箜篌 卧薪尝胆 高枕而卧 藏龙卧虎 卧龙凤雏 卧虎藏龙 王祥卧冰 坐卧不安 坐卧不宁 白鹤卧雪拼音
wò笔顺
一 丨 𠃍 一 丨 ㇄ 丨 丶左短右长。“臣”框形端正,疏密均匀,下竖对上竖。右部竖画直长,与左部距离适中,点画位置恰当。
同音字
拼音为wò的字 拼音为wo的字基础解释
1.躺下:仰~。~倒。病得很重,在床上~了三天。 2.使婴儿躺下:把小孩儿~在炕上。 3.(动物)趴:~牛。鸡~在窝里。 4.睡觉用的:~室。~房。~铺。 5.指卧铺:硬~。软~。 6.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个鸡子儿。详细解释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
一生伏案卧。——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躺;卧而不眠
弛然而卧。——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卧听风吹雨。——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示儿》
或立或卧。——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
卧冰(卧于冰上。古孝子卧冰事母的故事);
卧碑(规矩。原指明清两代在明伦堂立的石碑,上面刻着约束生员的条文);
卧佛(横卧的佛像。即释迦的涅槃像);
卧治(躺着治事。指无为而治);
卧理(躺着理事。同“卧治”);
卧苫枕块(卧于草垫上,以土块作枕头。指人子守父母之丧而言。同“寝苫枕块”);
卧甲(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眠,睡
暮卧则梦闻。——《论衡·订鬼》
又如:卧不安席(睡不安宁。形容心事重重);卧处(指睡卧起居;寝卧之所);卧起(寝卧和起身。多指日常生活诸事);卧榻之侧(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倒伏;横陈
长桥卧波。——唐· 杜牧《阿房宫赋》
横卧一楫。——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卧辙(卧于道路上阻止行车。后用作挽留去职官吏的用语);卧骨(谓死于沙场);卧翻(将牲兽翻倒)
舍弃 。
如:卧鼓(将战鼓弃置不用,使之废卧地上,表示时局清平无战事)
燠,暖
屈木为棬,以张生绢袋子,滤热乳,著瓦瓶子中卧之。——《齐民要术》
又方言,专指用开水煮熟鸡蛋。
如:卧个鸡子儿
隐居 。
如:卧云(卧于高山云海深处。比喻隐居);卧隐(隐居);卧龙(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龙凤雏(指诸葛亮与庞统。后引申指未为世用的英才)
伏藏 。
如:卧虎(伏藏的虎);卧龙(卧睡之龙);卧蛋(替强盗提供线索的人)
停息 。
如:卧鼓(息鼓。常示无战争,或战事已息止)
趴伏
卧右膝。——明· 魏学洢《核舟记》
寝室 。
如:卧榻之侧,岂许他人酣睡(比喻自己的地盘不容许别人插足);卧内(卧室、内室)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卧-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臥
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卧臣28異「臥」的異體字。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ò
1、[硬卧]yìng wò
火车上的硬席卧铺。
2、[卧铺]wò pù
卧车上供旅客睡觉的铺位。有的长途汽车也设卧铺。
3、[坐卧不安]zuò wò bù ān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4、[卧室]wò shì
睡觉的房间。也叫卧房。
5、[卧倒]wò dǎo
趴在地上。
6、[仰卧]yǎng wò
脸朝上躺着。
7、[卧床]wò chuáng
因疾病、年老等躺在床上:~不起。
8、[藏龙卧虎]cáng lóng wò hǔ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本是描写景物。后多用来比喻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
9、[卧底]wò dǐ
预先潜伏在敌方了解情况,充当内应。
10、[侧卧]cè wò
以身体一侧躺着。
11、[卧房]wò fáng
卧室。
12、[卧虎]wò hǔ
1.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2.喻官职的尊严。 3.比喻残暴凶横之人。 4.比喻山势。
13、[平卧]píng wò
人的一种身体姿势,人脸朝上,背朝下躺着即是平卧。
14、[软卧]ruǎn wò
火车卧车上的软席铺位。
15、[卧病]wò bìng
因病躺下:~在床。
16、[坐卧]zuò wò
坐和卧;坐或卧。常指日常起居。《汉书·杜周传》:“延年 居父官府,不敢当旧位,坐卧皆易其处。”南朝 梁 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独居不御酒肉,坐卧泣涕霑衣。”唐 李颀《题璿公山池》诗:“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閒房春草深。”清 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十二:“有一小楼,面山,楼中置笔砚,弟偷闲暂坐卧於是。”
17、[卧佛]wò fó
侧躺或着侧卧的的佛像。
18、[横卧]héng wò
横躺着。
19、[静卧]jìng wò
暂未释义
20、[躺卧]tǎng wò
躺下睡觉或休息。
21、[卧具]wò jù
睡觉时用的东西,特指火车、轮船上或旅馆中供给旅客用的被子、毯子、枕头等。
22、[卧轨]wò guǐ
躺在铁轨上(阻止火车行驶或企图自杀)。
23、[卧榻]wò tà
床:~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比喻不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24、[倒卧]dǎo wò
〈名〉因饥饿而倒毙街头的人。
25、[卧射]wò shè
射击的一种姿势,卧倒在地上射击。
26、[卧谈]wò tán
躺下后说话。
27、[伏卧]fú wò
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28、[安卧]ān wò
1.安稳卧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年三十当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 2.比喻无忧无虑。《梁书·贺琛传》:“恶人日滋,善人日蔽,欲求安卧,其可得乎!”
29、[卧车]wò chē
1.设有卧铺的火车车厢。 2.小轿车。
30、[偃卧]yǎn wò
仰卧;睡卧。
31、[起卧]qǐ wò
起床和就寝。
32、[蜷卧]quán wò
蜷缩身体躺着;蜷伏。
33、[晏卧]yàn wò
谓安居。宋 王安石《马死》诗:“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明 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巢穴尽空,海民晏卧,盖数千年所未有。”
34、[酣卧]hān wò
熟睡。
35、[坚卧]jiān wò
1.谓按兵不动。《汉书·周勃传》:“夜,军内惊,内相攻击扰乱,至於帐下。亚夫 坚卧不起。顷之,復定。”《后汉书·王霸传》:“贼復聚众挑战,霸 坚卧不出,方饗士作倡乐。茂 雨射营中,中 霸 前酒樽,霸 安坐不动。” 2.谓坚不出仕,隐居。宋 王禹偁《西京谢上表》:“虑坚卧以要君,遂力疾而受命。”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 王太仓,甲午以首揆得请,丁未再召当国,坚卧者五年,终不出,以至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烟霞,静听好音。”
36、[寝卧]qǐn wò
睡眠息止。
37、[环卧]huán wò
曲身侧卧。
38、[卧甲]wò jiǎ
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39、[卧蓐]wò rù
犹卧病。《后汉书·赵岐传》:“年三十餘,有重疾,卧蓐七年。”
40、[闲卧]xián wò
悠闲地躺着。
近义词
反义词
wò
1、[坐]zuò
1.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请~。咱们~下来谈。他~在河边钓鱼。稳~江山。 2.乘;搭:~船。~火车。 3.(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这座大楼是~北朝南的。 4.把锅、壶等放在炉火上:~一壶水。火旺了,快把锅~上。 5.(~儿)同“座” 6.因……犯罪,触犯法律 7.枪炮由于反作用而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步枪的~劲儿不小。这房子向后~了。 8.瓜果等植物结实:~果。~瓜。 9.指定罪:连~。反~。 10.形成(疾病):打那次受伤之后,就~下了腰疼的病根儿。 11.表示无缘无故:孤蓬自振,惊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