硾
拼音:zhuì
释义:1.亦作“磓”。2.垂;挂。3.通“捶”。舂;捣。4.引申为锤炼。5.系以重物使之下沉。
组词
硾纸 碧硾纸拼音
zhuì笔顺
一 丿 丨 𠃍 一 丿 一 丨 一 丨 丨 一 一同音字
拼音为zhuì的字 拼音为zhui的字基础解释
1.古同“缒”,拴上重物往下沉。”2.揣量物体的重量。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硾-中華語文大辭典硾硾1ㄓㄨㄟˋzhuì1.〈書〉繫以重物使之沉墜。通「縋」。[例]夫弗能兌而反說,是拯溺而~之以石也(《呂氏春秋‧孟夏紀‧勸學》)。2.〈書〉垂;掛。[例]舶載海奴鐶~耳,象駝蠻女彩纏身(唐‧杜荀鶴〈贈友人罷舉赴交趾辟命詩〉)。3.〈書〉搗;舂。[例]荻灣漁客巧妝成,~鑄銀星一點輕(唐‧徐夤〈釣車詩〉)。4.〈書〉揣度物體的重量。硾硾2ㄉㄨㄛˇduǒ〈書〉石貌。
硾-辞源3【硾】13画 1261·5 zhuì ㄓㄨㄟˋ 馳僞切,去,寘韻,澄。歌部。㊀繫以重物使之下沉。同“縋”。呂氏春秋 勸學:“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飲之以堇也。”㊁舂,搗。通“捶”。全唐詩七一〇 徐夤 釣車:“荻灣漁客巧妝成,硾鑄銀星一點輕。”宋 米芾 畫史:“第一池紙匀硾之,易軟少毛,澄心其製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zhuì
1、[剡硾]yǎn zhuì
指 剡 纸。硾,谓捶捣 剡 藤造纸。
2、[碧硾纸]bì zhuì zhǐ
古代一种写经用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