蹷
拼音:jué
释义:1.同“蹶”。
组词
竭蹷 蹇蹷 暴蹷 猖蹷 颠蹷 傎蹷 列蹷 起蹷 倾蹷 屯蹷否塞拼音
jué笔顺
一 丿 丶 丿 一 ㇄ 丨 丿 丿 ㇇ 丿 丶 丨 𠃍 一 丨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jué的字 拼音为jue的字基础解释
“蹶(jué)”的异体字。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蹷-中華大字典1、蹷讀音:居月切,音厥,月韻。釋文:
❶獸名。《淮南道應》:北方有獸。其名曰~。鼠前而兔後。
〔注〕:鼠前足短。兔後足長。故謂之~。逵吉按爾雅曰。西方有比肩獸焉。與卭卭歫虛比。爲卭卭歫虛齧甘草。卽有難。卭卭歫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解字~作蟨从虫。然則作~者別也。
〔按~蟨形近似。故蟨別作~。當與蹶別〕。
❷同蹶。詳蹶字。
2、蹶讀音:居月切,音厥,其月切,音橜,月韻。姑衞切,音劌,霽韻。紀劣切,音撅,屑韻。釋文:僵也。从足厥聲。一曰跳也。亦讀若橜。見《說文》。
〔按鉉本作~。鍇本作蹷。諸家各從之。經傳~蹶互見。音義無別。集韻~亦書作蹷。蹷亦書作~。是~蹷本一字也。今從鉉本作~。凡經傳蹷義皆合焉〕。
3、蹶讀音:居月切,音厥,月韻。釋文:
❶躓也。《後漢皇甫嵩朱儁傳》:竝遘屯~。
❷踶也。見《廣雅釋言》。
❸蹈也。《文選揚雄賦》:~松柏。
❹頓也。《文選揚雄賦》:~浮糜。
〔按漢書師古注。蹴也。蕭該音義曰。諸詮居衞反。鄭氏居月反〕。
❺挫也。《史記孫子吳起傳》:~上將。
〔按索隱云。猶斃也〕。
❻拔也。《漢書賈誼傳》:秦~六國。
❼傾竭也。《漢書食貨志》:何得不~。
❽顚覆也。《荀子成相》:國乃~。
❾敗也。見《廣雅釋詁》。
❿逆疾也。《呂覽盡數》:處足則爲痿爲~。
〔按史記扁鵲倉公傳正義曰。~氣从下而起。上行外及心脅也〕。
⓫~張。弩似足蹋者。《漢書申屠嘉傳》:材官~張。
⓬~然。驚也。《莊子在宥》:成子~然而起。《釋文》:其月反。又音厥。
〔又〕:疾貌。《周書太子晉》:師曠~然起曰。
〔又〕:起也。《史記酈生陸賈傳》:於是尉他迺~然起坐。
〔按漢書師古注。驚起之貌〕。
4、蹶讀音:姑衞切,音劌,霽韻。釋文:
❶動也。《詩緜》:文王~厥行。
❷行遽貌。《禮記曲禮》:足毋~。《釋文》:又求月反。行急遽貌。
❸短也。《後漢王莽傳》:侈口~顄。
❹嘉也。見《爾雅釋詁》。
〔按廣韻又音橛〕。
❺獪也。《方言》:秦晉之閒曰獪。楚謂之劋。或曰~。
〔按說文獪。狡獪也〕。
❻走也。《文選潘岳賦》:或~或啄。
〔按廣韻又音橛〕。
❼~洩。苦棗。見《爾雅釋木》。
❽~~。敏也。見《爾雅釋訓》。
〔又〕:動而敏於事也。《詩蟋蟀》:良士~~。
❾竭~。顚倒也。《荀子儒效》:遠者竭~而趨之。
❿通橜。《詩十月之交》:~維趣馬。〔漢書引作橜〕。
⓫姓也。《詩韓奕》:~父孔武。
5、蹶讀音:居月切,音厥,其月切,音橜,月韻。釋文:
❶蹋也。距也。《漢書敍傳》:是故魯連飛一矢而~千金。
❷失腳也。見《廣韻》。
❸倒也。《左襄十九年傳》:是謂~其本。
〔疏〕:倒也。《釋文》:又居衞反。
❹速也。見《廣韻》。
6、蹶讀音:紀劣切,音撅,屑韻。釋文:有所犯災也。見《廣韻》。
7、鷋釋文:同蹷。見《五音篇海》。
8、崇釋文:同蹷。見《康熙字典引龍龕手鑑》。
〔按影鈔遼刻本作龓〕。
同:蹶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ué
1、[暴蹷]bào jué
见“暴蹶”。
2、[竭蹷]jié jué
见“竭蹶”。
3、[痿蹷]wěi jué
见“痿蹶”。
4、[起蹷]qǐ jué
春秋 时,虢 太子死,扁鹊 曰:“若太子病,所谓‘尸蹷’者也。”乃使弟子 子阳 厉针砥石,“以取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后因以“起蹷”谓使死者复生。
5、[傎蹷]diān jué
跌倒,颠仆。
6、[屯蹷]tún jué
亦作“屯蹶”。谓艰难困顿。
7、[蹇蹷]jiǎn jué
1.亦作“蹇蹶”。困顿颠蹶。 2.步履缓慢貌。
8、[招蹷]zhāo jué
颠覆。
9、[倾蹷]qīng jué
倒塌。
10、[蛩蹷]qióng jué
《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厥,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此以其所能託其所不能。”蹶,同“蹷”。后遂以“蛩蹷”比喻二者相依为命。
11、[列蹷]liè jué
鬼物名。
12、[颠蹷]diān jué
见“颠蹶”。
13、[猖蹷]chāng jué
见“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