凓
拼音:lì
释义:1.〈书〉寒冷。
组词
凛凓 清凓 凓冽拼音
lì笔顺
丶 ㇀ 一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丨 丿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寒冷:~冽(非常寒冷)。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凓-漢語大字典凓
¹⁰凓
《説文》:“凓,寒也。从仌,栗聲。”
lì 《廣韻》力質切,入質來。質部。
〔凓冽〕寒貌。《説文·仌部》:“凓,寒也。”《玉篇·冫部》:“凓,凓冽,寒皃。”《素問·氣交變大論》:“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淒滄,其化清謐,其政凝肅,其令寒,其變凓冽,其災冰雪霜雹。”《春秋繁露·陰陽義》:“故清凓之於歲也,若酸醎之於味也,僅有而已矣。”
1、凓讀音:力質切,音栗,質韻。釋文:~冽。詳冽字。經史通作栗。與溧別。
2、裙釋文:凓夲字。見《正字通》。
3、栗讀音:力質切,音慄,質韻。釋文:
❶本作㮚。《說文湆部》:㮚。~木也。从磿木。其實下賔。故从磿。
〔按~木高三四丈。葉作披鍼形。周生鋸齒。夏日開花。黃白色。成長穗者爲雄花。雌花二三。生於穗本。實有房。苞生。多刺如蝟。大者若拳。容實三四。小者若桃李。實唯一二。霜降乃熟。種類頗多〕。
❷肅也。《禮記曲禮》:椇榛脯修棗~。
❸越也。《儀禮聘禮》:~階升。
〔按~。謂越等也。朱駿聲因之訓越〕。
❹堅貌。《禮記聘義》:縝密以~。
❺謹敬貌。《公羊文二年傳》:練主用~。
❻成就也。《詩生民》:實穎實~。
❼竦縮也。《漢書楊惲傳》:不寒而~。
❽所以自戰慄也。見《白虎通宗廟》。
❾秦俗以枇髮爲~。見《荀子禮論不沐則濡櫛三律而止注》。
❿縣名。漢置。屬沛郡。當今河南夏邑縣。
〔又〕:潭~縣。唐置。在今廣西興業縣東。
⓫~~。眾也。見《爾雅釋訓》。
⓬表道樹曰行~。《左襄九年傳》:魏絳斬行~。
〔疏〕:周語云。列樹以表道。知此行~是表道之樹。
〔按詩東門之~。傳云。行上~也。卽此義〕。
⓭~廣。野名。《山海經大荒西經》:女媧之腸化爲神。處~廣之野。
⓮虵~。虵床也。見《廣雅釋草》。
⓯水~。菱別名。《武陵記》:兩角曰菱。三角四角曰芰。通謂之水~。
⓰地~。烏芋也。卽葧臍。見《本草綱目》。
⓱鉤~。卽甜櫧子。見《本草綱目》。
⓲必~。羌胡樂器名。見《一切經音義》引《纂文》。
⓳姓也。燕將~腹。
4、栗讀音:力櫱切,音裂,屑韻。釋文:謂以鋸副折幹。《攷工記弓人》:菑~不迆。
〔疏〕:亦取破之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清凓]qīng lì
清冷。
2、[凛凓]lǐn lì
寒冷。
3、[凓冽]lì liè
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