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
拼音:miè
释义:1.“烕”的今字。2.除尽,使不存在。3.指被除灭的事物。4.熄灭。5.淹没。6.引申为埋没,抹煞。7.消失;隐没。8.《春秋》用语。谓用重兵攻占,夺取别的国家或城邑。9.指国君被杀。10.指死亡。11.涂抹。12.佛教语。灭度。涅槃的意译。
拼音
miè笔顺
丶 丶 ㇀ 一 丿 一 丶 丿 丿 丶 ㇂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miè的字 拼音为mie的字基础解释
见“灭”。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滅-中華語文大辭典滅灭ㄇ丨ㄝˋmiè1.停止燃燒或發光。[例]煙消火~│路燈~了。2.使熄滅。[例]~燈│沙可以~火。3.淹沒。[例]吞~│~頂。4.滅亡,不復存在。[例]自生自~︱物質不~。5.使滅亡;使消滅。[例]殺人~口︱~蚊。
滅-辞源3【滅】13画 3315·0 miè ㄇㄧㄝˋ 亡列切,集韻莫列切,入,薛韻,明。月部。㊀熄滅。書 盤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㊁消除,滅亡。國語 晉五:“國之良也,滅其前惡。”注:“滅,除也。”左傳 僖五年:“楚人滅 弦。”㊂淹没。易 大過:“過涉滅頂。”㊃失去,消失。國語 越下:“失德滅名,流走死亡。”韓非子 内儲下:“故臣利立而主利滅。”引申爲死亡。南史 范曄傳:“曄常謂死爲滅,欲著 無鬼論。”唐 白居易 長慶集五 贈王山人:“不如學無生,無生卽無滅。”㊄佛家語。指涅槃、圓寂的境界。大乘義章二:“涅槃無爲恬泊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