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dān

释义:1.儋州,地名,在海南省。

组词

儋崖 儋书 儋何 儋舆 儋蓝 儋负 负儋 儋耳 儋耳翁 析圭儋爵

拼音

dān

笔顺

丿 丿 丿 丿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dān的字 拼音为dan的字

基础解释

地名,在中国海南省。

详细解释

〈动〉

  1. 担(擔)的古字。肩荷、用肩挑

    令婢路上担粪。——《世说新语·规箴》

    又如: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说二石为儋。也作担石,檐石);儋负(担负。肩挑背负);儋何(担荷。肩负责任)

  2. 抬。二人用肩扛

    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而去。——《世说新语·黜免》

〈形〉

  1. 同“聸”。耳下垂 。

    如:儋耳(部族名。此部族俗习是雕刻颊皮,上连耳部,故得其名;又指一种耳垂式装饰品)

〈量〉

  1. 成担货物的计量单位 [dan,a unit of weight =50 kilograms]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晋· 陶潜《劝农》

  2. 另见 dān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儋-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儋 dān
❶同「擔」。肩挑。
《國語·齊語》:
負任~何(hè),服牛軺(yáo)馬,以周四方。(任:擔。何:荷,扛。服:駕,駕車。軺:輕便馬車。這裏用作動詞,駕車。)
❷通「甔」。瓦器。
《漢書·貨殖傳》:
漿千~。
❸dàn(淡)。量詞。
《史記·淮陰侯列傳》:
守~石之禄者,闕卿相之位。

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儋人1315ㄉㄢdān動擔負、負荷。同「擔」。《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上人箸百尺樓上,儋梯將去。」名①盛物的器具。《聊齋志異.卷一.王成》:「王喜,遂行,購鶉盈儋,復入郡。」②儋縣:縣名。隸屬大陸地區海南特別行政區,在海南島西岸。③姓。如周代有儋翩。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dān

1、[儋耳]dān ěr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唐 张说《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李贤 注。 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任 姓,禺号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在今 海南岛 儋县。《史记·货殖列传》:“九疑 苍梧 以南至 儋耳 者,与 江 南大同俗,而 杨 越 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儋耳 黑齿 之酋,金邻 象郡 之渠。”刘逵 注:“儋耳 人鏤其耳匡。”唐 沉佺期《初达驩州》诗:“水行 儋耳 国,陆行 雕题 藪。”宋 苏轼《桄榔庵铭》:“东坡居士,謫于 儋耳。”清 管抡《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儋耳 龙场 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 聸耳国”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变为 聸耳,再变则为 儋耳 矣。”

2、[儋负]dān fù

担负。肩挑背负。

3、[儋书]dān shū

指 老子《道德经》。

4、[负儋]fù dān

见“负担”。

5、[儋崖]dān yá

儋州 与 崖州 的合称。在今 海南岛。亦泛指南方荒蛮之地。

6、[儋舆]dān yú

驾一马的乘人小车。

7、[儋何]dān hé

担荷,以肩负物。

8、[儋蓝]dān lán

即 襜襤。古北方部族名。

9、[析圭儋爵]xī guī dān jué

指任官受爵。

dàn

1、[儋石之储]dàn shí zhī chǔ

犹言少量的财富。儋,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儋的反义词 儋的近义词 儋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儋能组什么词
  • 儋能组什么词语
  • 儋可以组什么词
  • 儋可以组什么词语
  • 儋字可以组什么词
  • 儋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儋字能组什么词
  • 儋字能组什么词语
  • 儋字开头的成语
  • 儋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