懔
拼音:lǐn
释义:1.畏惧。2.〈书〉同“凛”。
组词
危懔 惨懔 憯懔 祗懔 坎懔 儆懔拼音
lǐn笔顺
丶 丶 丨 丶 一 丨 𠃍 丨 𠃍 一 一 一 一 亅 丿 丶同音字
拼音为lǐn的字 拼音为lin的字基础解释
害怕;警惕。详细解释
(形声。从心,禀( bǐng)声。本义:危惧,恐惧)
同本义
懔懔焉若恃腐索之扞馬。——《孔子家语·致思》。注:“戒惧之貌。”
心懔懔以怀霜。——陆机《文赋》。注:“危惧貌。”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书·五子之歌》
又如:懔然(危惧的样子;戒惧的样子);懔厉(惶恐);懔忧(忧惧);懔懔(危惧的样子;戒惧的样子)
严肃;令人敬畏
懔,敬也。——《广雅》
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世说新语·品藻》
又如:懔惧(畏惧);懔畏(畏惧)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懔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懔懔】恐惧的样子。《书·泰誓中》:“百姓懔懔, 若崩厥角。”
懔懔-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懍懍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ǐn
1、[惨懔]cǎn lǐn
亦作“惨廩”。亦作“惨凛”。寒冷;阴寒危惧。
2、[坎懔]kǎn lǐn
困顿;不得志。
3、[懔惧]lǐn jù
畏惧。
4、[危懔]wēi lǐn
危栗。
5、[懔厉]lǐn lì
惶恐。
6、[懔忧]lǐn yōu
亦作“懔忧”。忧惧。
7、[懔懔]lǐn lǐn
1.亦作“懔懍”。危惧貌;戒慎貌。 2.严正貌。刚烈貌。 3.寒冷貌。
8、[严懔]yán lǐn
严肃而使人畏惧。
9、[儆懔]jǐng lǐn
戒惧。
10、[瘆懔]shèn lǐn
犹寒战。
11、[祗懔]zhī lǐn
敬慎而戒惧。
12、[懔然]lǐn rán
1.亦作“懔然”。危惧貌;戒惧貌。 2.严正貌。
13、[懔坎]lǐn kǎn
穷困不得志。
14、[懔遵]lǐn zūn
犹谨遵。
15、[憯懔]cǎn lǐn
1.忧惧貌。 2.凄凉貌。
16、[懔栗]lǐn lì
1.亦作“懔慄”。1.寒战貌。唐 杜甫《北征》诗:“那无囊中帛,救汝寒懔慄。”一本作“凛慄”。 2.恐惧貌。清 黄景仁《雨中入山访曹以南》诗之一:“懍慄穷畏途,相将搴幽幔。”《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外代表请愿书》:“大臣咨嗟於上,人民叹息於下,一年现象,即已如此,推之九年,能无懍栗?”冯至《伍子胥》:“人们走着黄昏时崎岖的窄路,箫声婉婉转转地随着游离的鬼火去寻索死者的灵魂,人人的心里都感到几分懔慄。” 3.肃敬貌。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威德入人心》:“今人道及 关壮繆、岳忠武 之名,则自然懍慄,威之在人心者远也。”
17、[懔畏]lǐn wèi
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