傒
拼音:xī
释义:1.见“傒倖”。烦恼(多见于早期白话)。也作奚幸。
组词
傒囊 傒语 近傒 小傒 傒音 傒落拼音
xī笔顺
丿 丨 丿 丶 丶 丿 𠃋 𠃋 丶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xī的字 拼音为xi的字基础解释
1.古同“徯”,等候。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3.姓氏。详细解释
〈动〉
等待。同“徯
傒,待也。——《说文》
傒也出,翕也入。——汉· 扬雄《太玄·玄冲》
引申为盼望。
如:傒望(希望;期待)
见“傒落”
〈名〉
小径。同“蹊”
寇所从来,若昵道傒近。——《墨子·备城门》
古代对江右(今江西省)人的称谓 。
如:傒音(傒语。江西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语言);傒狗(南北朝时期,对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辱骂词)
奴仆 。
如:傒奴(奴仆)
1. 傒 [xī]
- 傒 [xī]
等待。同“徯
傒,待也。——《说文》
傒也出,翕也入。——汉· 扬雄《太玄·玄冲》
引申为盼望。
如:傒望(希望;期待)
见“傒落”
小径。同“蹊”
寇所从来,若昵道傒近。——《墨子·备城门》
古代对江右(今江西省)人的称谓 。
如:傒音(傒语。江西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语言);傒狗(南北朝时期,对九江豫章一带人的辱骂词)
奴仆 。
如:傒奴(奴仆)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傒-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傒 xī
繫,拘繫。
《淮南子·本經》:
~人之子女。
傒
傒(一)xī 《廣韻》胡雞切,平齊匣。支部。
(1)同“徯”。等待。《玉篇·人部》:“傒,待也。本作徯。”《太玄·傒》:“陽氣有傒,可以進而進,物咸得其願。”陸績注:“傒,待也。”唐劉禹錫《連州刺史廳壁記》:“曩之騎竹馬北嚮相傒者,咸任郡縣,巾韝來迎。”
(2)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廣韻·齊韻》:“傒,東北夷名。”
(3)古称江右(即今江西省)人为傒。《南史·胡諧之傳》:“胡諧之,豫章南昌人也。……上方欲奬以貴族盛姻,以諧之家人語傒音不正,乃遣宫内四五人往諧之家教子女語。”
(4)通“蹊”。小径。《墨子·備城門》:“寇所從來,若昵道傒近,若城場,皆為扈樓,立竹箭天中。”孫詒讓閒詁:“傒與蹊字通。”
(5)姓。《萬姓統譜·齊韻》:“傒,齊卿高傒之後。”
(二)xì 《集韻》户禮切,上薺匣。
通“繫”。拘禁。《淮南子·本經》:“驅人之牛馬,傒人之子女。”高誘注:“傒,繫囚之繫。”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ī
1、[傒幸]xī xìng
1.同“傒倖”。 2.烦恼;折磨。
2、[小傒]xiǎo xī
见“小奚奴”。
3、[傒奴]xī nú
奴仆。
4、[傒落]xī luò
1.讥讽;嘲笑。 2.遗弃;冷落。
5、[优傒]yōu xī
歌伎和婢仆。
6、[侥傒]yáo xī
即跷蹊。奇怪,可疑。亦指复杂可疑之处。
7、[傒望]xī wàng
希望;期待。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深谋远虑,图此武功,此固十数年来,天下士民之所傒望者也。”
8、[近傒]jìn xī
近路,捷径。傒,通“蹊”。
9、[傒倖]xī xìng
烦恼(多见于早期白话)。也作奚幸。
10、[傒囊]xī náng
古代传说中的精怪名。
11、[傒语]xī yǔ
南朝 人讥称 江西 九江、豫章 一带人的语音。
12、[傒狗]xī gǒu
南北朝 时期,对 江西 九江、豫章 一带人的辱骂之词。
13、[傒音]xī yīn
南北朝 时指 江西 九江、豫章 一带地区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