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
拼音:xìng
释义:1.希图得到非分的财物或功名利禄等。2.侥幸,因偶然的机会获得成功。3.亲幸;宠爱。4.指受帝王亲幸宠爱的佞人。5.旧指男子的情爱。参见“薄倖”。6.牵系。7.不顾而去貌。8.庆幸,引以为乐。参见“倖災樂禍”。
组词
徼倖 傒倖 使心用倖 使心作倖 言多伤倖拼音
xìng笔顺
丿 丨 一 丨 一 丶 丿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xìng的字 拼音为xing的字基础解释
同“幸”。详细解释
侥幸
倖,徼倖。——《玉篇》
又如:倖免(侥幸免祸);倖幸(侥幸得福);倖禄(侥幸得到的福分);倖致(侥幸得到)
通“幸”。亲幸,宠爱
宠遇甚盛,议者讥其过倖。——《后汉书·黄香传》
内外无倖曲之私。——《后汉书》
又如:倖曲(宠幸偏袒);倖嬖(受宠幸);倖人(倖夫。帝王宠幸的佞人);倖卿(帝王宠幸的权臣)
贪图;企图
自古国家之祸,造于小人而成于贪功倖名之君子者,十常八九。——明· 袁宏道《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又如:倖进(希图侥幸升官);倖恩(企望得到恩宠);倖功(希望侥幸立功)
庆幸,引以为乐 。
如:倖灾乐祸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倖xìnɡ
①见1469页“幸”。
②见1401页〖傒倖〗。
倖
倖xìng ㊀《廣韻》胡耿切,上耿匣。
(1)侥幸。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玉篇·人部》:“倖,徼倖。”漢蔡邕《獨斷上》:“世俗謂幸為僥倖。”唐白居易《論孫濤張奉國狀》:“亦恐同類之内,皆生倖心。”《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不由進士出身,驟躋卿貳,我朝祖宗,無此法度,且開天下以倖進之心。”
(2)亲幸,宠爱。用同“幸”。《集韻·耿韻》:“倖,親也。”《後漢書·黄香傳》:“寵遇甚盛,議者譏其過倖。”《南史·朱異傳》:“二人行異而俱見倖。”又指得宠的佞臣。《後漢書·皇后紀序》:“妖倖毁政之符,外姻亂邦之迹,前史載之詳矣。”《宋史·虞允文傳》:“自古人主大權,不移於奸臣,則落於近倖。”
(3)引。《文選·張衡〈思玄賦〉》:“毋緜攣以倖己兮。”李善注:“衡曰:‘倖,引也。’”
㊁《集韻》下項切,上迥匣。
同“婞”。《集韻·迥韻》:“婞,很也。或作倖。”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xìng
1、[倖是]xìng shì
同“幸”。
2、[僥倖]jiǎo xìng
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
3、[傒倖]xī xìng
烦恼(多见于早期白话)。也作奚幸。
4、[使心用倖]shǐ xīn yòng xìng
用心机。同“使心作倖”。
5、[言多伤倖]yán duō shāng xìng
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