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
拼音:lún
释义:1.辈;类。2.引申为相类;等比。3.条理,顺序。4.指顺其理,使之条理化。5.道理,义理。6.专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参见“人倫”、“五倫”。7.首领。8.通“掄”。选择。参见“倫黨”。9.姓。唐有伦元庆。见《通志·氏族四》。
拼音
lún笔顺
丿 丨 丿 ㇏ 一 丨 𠃌 一 丨 丨同音字
拼音为lún的字 拼音为lun的字基础解释
见“伦”。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倫-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_王力版811.【倫】
一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係。論語微子:“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孟子萬章上:“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蕭統文選序:“人倫之師友。”
二順序,條理。荀子解蔽:“眾異不得相蔽以亂其倫。”(眾異:指事物的差異。)今成語有“語無倫次”。
三類。禮記中庸:“毛猶有倫。”三國志蜀書關羽傳:“猶未及髯之絕倫超羣也。”韓愈進學解:“絕類離倫。”今成語有“超羣絕倫”,“無與倫比”。
同:伦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ún
1、[倫理]lún lǐ
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