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
拼音:fèng
释义:1.旧时称官员等所得的薪金。2.(Fèng)姓。
组词
薪俸 月俸 俸钞 俸赐 俸缎 俸给 俸工 俸户 俸料钱 一时俸 俸钱散 一金之俸 尔俸尔禄拼音
fèng笔顺
丿 丨 一 一 一 丿 ㇏ 一 一 丨同音字
拼音为fèng的字 拼音为feng的字基础解释
旧指官员 等所得的薪金:薪~。~禄。详细解释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同本义
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韩非子·奸劫弑臣》
又如:厚俸;俸钱(官吏所得的薪金);俸饷(官兵的俸禄和粮饷);俸薪(年俸和月薪)
旧指官吏任职的年资 [year's qualifications]
俸,俸秩。——《广韵》
俸满,一齐转了员外。——《儒林外史》
又如:俸满(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依例升调);俸深;俸浅(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
姓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俸 fèng
① 名俸禄,旧时官吏的薪金。《训俭示康》:“吾今日之~岂能常有?” ② 名旧时指官吏任职的年限和资历。《清史稿·选举志》:“官吏论~序迁曰推升,不俟满挝秩曰即升。”
俸
【子集中】【人字部】 俸
★【廣韻】扶用切【集韻】【韻會】房用切,𠀤音㡝。秩祿也。【前漢·宣帝詔】今小吏勤事而俸薄,欲其無侵漁百姓,難矣。增其俸百石以上什五。【後漢·光武紀】詔增百官俸。【宋太祖詔】吏員猥多,難以求治。俸祿鮮薄,未可責廉。與其宂員而重費,莫若省官而益俸。差減其員,舊俸月增給五十。【長篇】賜韓世忠妻俸。 亦作奉。【前漢·公孫弘傳】奉祿甚多。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fèng
1、[俸禄]fèng lù
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2、[薪俸]xīn fèng
薪水(旧时多指官吏的薪金)。
3、[月俸]yuè fèng
亦作“月奉”。旧时官吏每月所得的俸钱、禄米。后亦泛指每月的薪俸。
4、[年俸]nián fèng
按年计算的薪俸。
5、[赏俸]shǎng fèng
赐给的俸金。
6、[进俸]jìn fèng
增加俸禄。
7、[俸赐]fèng cì
俸禄和所得的赏赐。
8、[克俸]kè fèng
扣减薪俸。《金史·百官志四》:“旧制,凡监临使司、院务之商税,增者有赏,亏者剋俸。”《金史·百官志四》:“﹝ 大定 ﹞二十年,詔十万贯以上盐酒等使,若亏额五厘,剋俸一分。”《金史·百官志四》:“﹝ 大定 ﹞二十三年,以省除提控官、与运司置司处,亏课一分剋俸一分,其罚涉重。”
9、[禄俸]lù fèng
亦作“禄奉”。俸给。
10、[岁俸]suì fèng
年薪。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大智又有岁赏焉,亦自千金至百万之千级以为岁俸,终其身而后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史料·南北代表会议问答速记录》:“优给岁俸,数目由国会定之。”
11、[俸给]fèng gěi
俸禄;薪金。《宋史·赵禼传》:“朝廷欲官其任事之酋,鐫岁赐以为俸给。”《续资治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内臣 王守忠 请节度使俸给,諫官 韩絳 力言不可。”《明史·食货志六》:“﹝ 洪武 ﹞二十八年,詔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叶圣陶《校长》:“现在 叔雅 家里颇优裕,微薄的俸给差不多皮裘的一根毛,增不了多少温暖。”
12、[学俸]xué fèng
1.官府发给生员的廪食。 2.旧称教师的薪水。
13、[干俸]gàn fèng
干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在这里摆个摊,终不是事,不如到小号去,奉屈几时,就同乾俸一般。”参见“乾薪”。
14、[俸食]fèng shí
指俸禄和食料。《新唐书·食货志五》:“﹝ 开元 ﹞二十四年,令百官防閤、庶僕俸食杂用以月给之,总称月俸。”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福建 每岁存留俸食银二十一万七百五十六两六钱零。”
15、[俸廉]fèng lián
俸银和养廉银的合称。
16、[俸户]fèng hù
唐 宋 时替官府收税,并领取薪俸的富户。《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十一月﹞丙戌,詔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胡三省 注:“唐 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给俸,此所谓俸户也。”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俸禄》:“太祖 哀怜元元之困,而患吏之烦扰,欲高吏之行以便民,於是定俸户之制,脩益俸之令。”
17、[世俸]shì fèng
因承袭封爵而世代享有的俸禄。
18、[俸请]fèng qǐng
犹俸赐。
19、[官俸]guān fèng
官吏的俸禄、薪水。唐 白居易《书事咏怀》:“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清 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铜务关务,皆所以剂官俸,给兵糈也。”鲁迅《呐喊·端午节》:“教员的薪水欠到大半年了,只要别有官俸支持,他也决不开一开口。”
20、[俸糈]fèng xǔ
糈,米。古代或用粮米支给官俸,因以“俸糈”借指俸禄。
21、[双俸]shuāng fèng
双倍的薪俸。
22、[俸资]fèng zī
亦作“俸貲”。官吏所得的薪金。
23、[公俸]gōng fèng
官吏的俸禄。《梁书·到溉传》:“ 蒋山 有 延贤寺 者, 溉 家世创立,故生平公俸,咸以供焉,略无所取。”
24、[俸秩]fèng zhì
俸禄。
25、[俸恤]fèng xù
1.见“俸恤”。 2.亦作“俸卹”。官吏既给俸,又别给恤亲之禄,称为“俸恤”。
26、[恩俸]ēn fèng
朝廷额外所给的俸禄。
27、[鹤俸]hè fèng
指鹤料。
28、[俸积]fèng jī
积蓄的俸金。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有歷十数年不肯出 川、广 者,俸积丰厚,官爵穹崇。”
29、[俸金]fèng jīn
薪金。
30、[断俸]duàn fèng
停发俸禄。
31、[廪俸]lǐn fèng
犹俸禄。
32、[俸稍]fèng shāo
泛指作为俸禄的钱物。
33、[请俸]qǐng fèng
1.亦作“请奉”。薪俸。宋 李上交《近事会元》卷四:“女妓入 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曰前头人,谓在上前也。骨肉得居教坊,谓之内人家,有请俸。”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宰臣 魏杞 等奏:岂有加封而反无请俸。”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恁时节奉还一年请俸。”《荡寇志》第八六回:“如今公事要紧,只等凯旋后,赏赐外多加一份请奉,包在我身上。” 2.指支取薪俸。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杜祁公 居官清介,每请俸必过初五。”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三折:“如今那当差的民户喜,也有那乾请俸的官人每怨。”
34、[清俸]qīng fèng
旧称官吏的薪金。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恁时节,奉还一年清俸。”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金华 贫家多溺女。阮文达 抚 浙 时,捐清俸若干。”郑观应《盛世危言·银行上》:“官积清俸,民蓄辛貲,存欵生息,断无他虑。”
35、[俸粢]fèng zī
犹俸禄。
36、[俸饷]fèng xiǎng
旧指官兵的俸禄和粮饷。
37、[秩俸]zhì fèng
秩禄。
38、[边俸]biān fèng
边地官员的俸禄。明 卢象昇《请改厅官职衔疏》:“每见腹里有司陞迁考选,輒引边俸之例,明乎任边事者最为苦难,其俸期特减於内地也。”《清史稿·选举志五》:“官吏陞转论俸,惟外官视年劳为差,异於京秩。在外有边俸,有腹俸。腹俸之道、府、州、县佐贰、首领官,五年无过失,例得迁擢。边俸异是……边疆水土恶毒,或不俟三年即陞。”清 蒋士铨《桂林霜·幕议》:“似俺管刑名章奏所办的,如復边俸,斥蠧员,弛禁约,兴民利,清盐政,勉劳吏,一一举行。”
39、[俸钱]fèng qián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 以吏繇 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 独以五。”唐 元稹《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復营斋。”《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百官俸钱皆折估,而 革 父子独受实钱。”鲁迅《华盖集续篇·记“发薪”》:“翻开我的简单日记一查,我今年已经收了四回俸钱了。”
40、[食俸]shí fèng
亦作“食奉”。享受俸禄。《晋书·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清 袁枚《随园随笔·在家食俸》:“元和 二年帝东巡,过 任城,幸 均 舍,勅赐尚书禄以终其身,号白衣尚书。是大臣在家食俸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