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jī

释义:1.搜寻;追捕;捉拿。2.把麻搓成线。

组词

不缉 补缉 通缉 侦缉 缉拿 采缉 缉捕 缉盗 缉获 侦缉队 通缉令 缉缉翩翩 挨风缉缝 缉捕使臣 捱风缉缝 缉拿归案

拼音

笔顺

𠃋 𠃋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jī的字 拼音为ji的字

基础解释

搜捕;捉拿。

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缠织有关。本义:绩,把麻搓成线)

    众妇夜缉灯烘。——宋· 苏轼《次子由诗相庆》

    又如:缉绩(纺织,编织);缉取(搓成);缉麻(绩麻);缉妇(从事纺绩的妇女)

  2. 搜捕

    访缉纠诘。——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缉听(向各处去搜集消息);缉凶(搜捕凶犯);缉擒(捉拿;缉拿);缉探人(侦察人员)

  3. 继续

    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

    又如:缉熙(本指逐渐达到光明,后因以指光明);缉御(侍者连续更替地侍候着);缉绪(继承传统)

  4. 会合;和睦。通“辑”

    适道已来,四十九载,妙应事多,宜加总缉,共成区畛。——《广弘明集·沈约·佛记序》

    有所缉缀。——《魏书·高允传》

    转将深意谕旁人,缉缀疵瑕遣潜说。——元稹《苦乐相倚曲》

    思所以镇定民心,缉宁外内。——《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注

    还贤与能,群臣缉睦。——《陈书·虞荔传》

    又如:缉缀(搜辑。引申为编撰书稿);缉众(聚众);缉宁(使祥宁安和)

  5. 附耳私语;花言巧语 。

    如:缉缉(附耳私语的声音。形容花言巧语);缉缉翩翩(形容交头接耳、花言巧语)

  6. 另见 qī

〈动〉

  1. 缝衣边

    缉,下横缝,缉其下也。——《释名·释衣服》

  2. 用相连的针脚密密地缝 。

    如:缉鞋口

  3. 另见 jī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缉缉-辞源3

同:緝緝

缉缉-汉语大词典

缉缉附耳私语声。多形容花言巧语。
●《魏书·阳固传》:“予实无罪,骋汝诡言。番番缉缉,谗言侧入。”
●明徐渭《与柳生书》:“凡有传筌蹄缉缉者,非说谎则好我者也,大不足信。”
●清钱谦益《祭高阳公文》:“缉缉群小,凭奄逐公。”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通缉]tōng jī

司法机关通令有关地区协同缉拿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或在押犯人:~令。~逃犯。

2、[缉毒]jī dú

检查贩卖毒品行为,缉捕贩毒犯罪嫌疑人:~斗争。~人员。

3、[缉捕]jī bǔ

缉拿:~在逃凶手。

4、[缉私]jī sī

检查走私行为,缉捕走私罪犯:~船。~人员。

5、[查缉]chá jī

1.检查(走私、偷税等活动);搜查:~走私物品。 2.搜查捉拿(犯罪嫌疑人等):~凶手。~逃犯。

6、[缉拿]jī ná

搜查捉拿(犯罪的人):~归案。

7、[缉查]jī chá

搜查:挨户~。

8、[追缉]zhuī jī

追赶缉拿;追捕(逃犯)

9、[侦缉]zhēn jī

侦查缉捕:~队。~盗匪。

10、[缉凶]jī xiōng

缉拿凶手:~方案。

11、[缉获]jī huò

拿获;查获:~犯罪嫌疑人。~走私货物。

12、[防缉]fáng jī

防范和搜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州之役清方档案》:“广东 为沿海重要地方,屡有乱党勾结滋事,实属不成事体,倘不严加防缉,诚恐酿成大变,不可收拾。”

13、[逻缉]luó jī

犹侦缉。

14、[装缉]zhuāng jī

见“装辑”。

15、[缉探]jī tàn

侦缉探访。

16、[刊缉]kān jī

选辑;编修。

17、[招缉]zhāo jī

招呼人们聚集;召集。

18、[缉裁]jī cái

整理剪裁。

19、[纺缉]fǎng jī

纺丝和缉麻。泛指纺织之事。《旧唐书·列女传·杨三安妻李氏》:“李 昼则力田,夜则纺缉。”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东山 守 吴兴,夫人(东山 之母)尝於郡囿种苧,躬纺缉以为衣,时年盖八十餘矣。”

20、[不缉]bù jī

1.谓衣不缝边。 2.不修葺。

21、[缝缉]fèng jī

犹缝纫。

22、[连缉]lián jī

连结;连接。

23、[编缉]biān jī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成书刊。

24、[制缉]zhì jī

制作编织。

25、[化缉]huà jī

亦作“化辑”。谓受教化而和睦相处。

26、[广缉]guǎng jī

通缉。

27、[提缉]tí jī

缉捕。

28、[缉听]jī tīng

寻访打听。

29、[缉纲]jī gāng

治理政事的法度。

30、[缉緖]jī xù

谓继承传统。

31、[缉事]jī shì

谓侦缉搜捕之事。

32、[熙缉]xī jī

犹光明。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明 李东阳《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明 祈顺《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33、[踩缉]cǎi jī

亦作“跴缉”。犹追捕。《红楼梦》第九四回:“﹝ 王夫人 ﹞説着,便叫 凤姐儿 跟到 邢夫人 那边,商议跴缉不提。”《冷眼观》第三回:“只得大家公议,一面签差跴缉,一面电禀督抚请示。”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附录<罢市之轶闻>》:“李 包 两君得供,会商之下,判姑准 官刘氏 请求,着具结将尸舁回家中自行棺殓,仰捕房跴缉凶手,务获解究。”

34、[缉穆]jī mù

即“辑睦”

35、[缉绩]jī jì

犹纺织。

36、[踏缉]tà jī

察访搜捕。

37、[缉麻]jī má

绩麻。

38、[缉绥]jī suí

整治绥靖。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朕亦本拟与 元济,恐其年少未能理事,所以未便处置,待其稍能缉绥,然拟许其承继。”前蜀 杜光庭《什邡令赵郁周天醮词》:“乡里凋荒,缉绥尤切,洗心求瘼,克己徇公。”宋 范仲淹《延州谢上表》:“况经侵軼之虞,弥籍缉绥之政。”

39、[缉缀]jī zhuì

编辑缀合。

40、[采缉]cǎi jī

1.采集。 2.采择编辑。

近义词

1、[]ná

1.用手或用其他方式抓住、搬动(东西):他手里~着一把扇子。把这些东西~走。 2.用强力取;捉:~下敌人的碉堡。~住一个小偷。凭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这门课他~得下来。 3.掌握:~权。~事。这事儿你~得稳吗? 4.刁难;要挟:这件事谁都干得了,你~不住人。 5.装出;故意做出:~架子。~腔作势。 6.领取;得到:~工资。~一等奖。 7.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这块木头让药水~白了。碱搁得太多,把馒头~黄了。 8.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眼睛看。~事实证明。 9.引进所处置或所关涉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2、[]zhuō

1.握;抓:~笔。~襟见肘。 2.使人或动物落入自己的手中:捕~。活~。~拿。~贼。猫~老鼠。

3、[]bǔ

1.捉;逮:~鱼。~猎。~捉。追~。~到了凶手。 2.姓。

反义词

相关字词

缉的反义词 缉的近义词 缉的同音词 绿

大家都在搜

  • 缉能组什么词
  • 缉能组什么词语
  • 缉可以组什么词
  • 缉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缉字可以组什么词
  • 缉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缉字能组什么词
  • 缉字能组什么词语
  • 缉字开头的成语
  • 缉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