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cù

释义:1.时间短。2.催;推动。3.靠近。4.(Cù)姓。

组词

督促 匆促 促进 敦促 短促 促狭 恻促 促狭鬼 使促狭 使促掐 斗促织 短局促 腕促蹄高 相促相桚 济济促促 局促不安 局天促地 慌慌促促 繁音促节 促促刺刺 促膝而谈

拼音

笔顺

丿 𠃍 丿
左窄右宽。“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竖画对准“口”的正中,横宜短,捺画收笔比撇画略低。

同音字

拼音为cù的字 拼音为cu的字

基础解释

1.时间短:短~。急~。 2.催;推动:督~。把生产~上去。 3.靠近:~膝谈心。

详细解释

〈形〉

  1. (形声。从人,足声。本义:紧迫。又指急促,赶快)

  2. 同本义

    促,速也。——《广韵》

    促,速也。——《汉书·高帝纪》注

    长来觉日月益促。——唐· 柳宗元《与萧俛书》

    又如:促柱(急切的絃音);促装(急忙整治行装);促速(急速);促病(急病)

  3. 小,狭窄 。

    如:促中(心胸褊狭,气量狭窄);促狭(气量狭窄,性情急躁);促鳞(小鱼)

  4. 短。时间、距离拉得不长的

    可命促而意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

    又如:促节(乐曲快板短促);促死(立刻死去);促生(短促的生命);促促(短短的)

〈动〉

  1. 使加快,催

    公屡促之,必如约。——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月色促归人

  2. 靠近,靠拢

    合樽促席。——晋· 左思《蜀都赋》

    又如:促席(坐席很挨近);促眉(蹙眉,皱眉);促边(紧靠边沿)

  3. 缩减 。

    如:促寿(短命);促轸(调整弦纽)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促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促促ㄘㄨˋ ㄘㄨˋcù cù①短暫、匆促的樣子。晉.陸機〈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鮮克禁。」②忙碌困迫的樣子。唐.李益〈效古促促曲為河上思婦作〉詩:「促促何促促,黃河九回曲。嫁與棹船郎,空床將影宿。」宋.徐照〈促促詞〉:「促促復促促,東家歡欲歌,西家悲欲哭。」

促促-汉语大词典

促促1.犹短短的。指时间。
●三国魏曹操《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
●唐张籍《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
●晋陆机《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
●唐刘禹锡《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宋苏轼《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冯至《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
●唐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
●唐李益《促促曲》:“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桌船郎,空床将影宿。”
●唐王建《促促词》:“促促复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着父母衣。”
●《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复促剌”。剌,“刺”的误字。
●清方苞《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
●唐王建《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唐李咸用《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
●明高启《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
●宋梅尧臣《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
●唐李贺《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1、[急促]jí cù

1.快而短促:呼吸~。~的脚步声。 2.(时间)短促:时间很~,不能再犹豫了。

2、[促进]cù jìn

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派。~工作。~两国的友好合作。

3、[催促]cuī cù

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

4、[督促]dū cù

监督催促: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当认真~检查。

5、[局促不安]jú cù bù ān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6、[促使]cù shǐ

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发生变化。~生产迅速发展。

7、[促销]cù xiāo

推动商品销售:利用广告~。~手段不力。

8、[促成]cù chéng

推动使成功:这件事是他大力~的。

9、[敦促]dūn cù

恳切地催促:~尽快解决。

10、[仓促]cāng cù

匆忙:~应战。时间~,来不及细说了。也作仓猝。

11、[局促]jú cù

1.也说倨促、踞促。 2.狭小:房间太~。 3.时间短促:时间~。 4.拘束:~不安。

12、[力促]lì cù

尽力促使:~此事成功。

13、[短促]duǎn cù

(时间)极短;急促:生命~。声音~。~的访问。

14、[促膝]cù xī

膝盖对着膝盖,指两人面对面靠近坐着:~谈心。

15、[气促]qì cù

气促指呼吸急促,气短而不均匀,为肺病常见症状之一,正常人因活动量过大也可出现此症状,为正常现象。

16、[促请]cù qǐng

催促并请求:~上级早作决定。

17、[紧促]jǐn cù

犹迫促。

18、[匆促]cōng cù

匆忙;仓促:因为动身的时候太~了,把稿子忘在家里没带来。也作匆猝。

19、[促狭]cù xiá

1.爱捉弄人:~鬼(促狭的人)。 2.刁钻。

20、[促织]cù zhī

即“蟋蟀”

21、[迫促]pò cù

急迫;紧促。

22、[偓促]wò cù

形容气量狭隘,拘于小节。

23、[促促]cù cù

1.犹短短的。指时间。三国 魏 曹操《苍舒诔》:“促促百年,亹亹行暮。” 2.犹短短的。指空间。唐 张籍《山头鹿》诗:“山头鹿,双角芟芟,尾促促。” 3.匆匆。晋 陆机《豫章行》:“促促薄暮景,亹亹鲜克禁。”唐 刘禹锡《途中早发》诗:“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宋 苏轼《仙都山鹿》诗:“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冯至《北游》诗:“匆匆地来,促促地去,匆促的人生!” 4.拘谨小心貌。唐 韩愈《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共食公堂,抑首促促就哺歠。” 5.劳苦不安貌。唐 李益《促促曲》:“促促何促促,黄河 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牀将影宿。”唐 王建《促促词》:“促促復刺刺,水中无鱼山无石。少年虽嫁不将归,白头犹著父母衣。”《全唐诗》卷二九八作《促剌词》,首句作“促剌復促剌”。剌,“刺”的误字。清 方苞《顾友训墓志铭》:“相视饮泣,意绪促促。” 6.象声词。虫鸣声。唐 王建《当窗织》诗:“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唐 李咸用《山中夜坐寄故里友生》诗:“虫声促促催乡梦,桂影高高挂旅情。”明 高启《秋怀》诗之二:“促促草下虫,催我索故衣。” 7.象声词。机杼声。宋 梅尧臣《促织》诗:“札札草间鸣,促促机上声。” 8.象声词。沙上急走声。唐 李贺《黄家洞》诗:“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鏃。”

24、[卑促]bēi cù

低沉短促。

25、[褊促]biǎn cù

犹褊急。

26、[遐促]xiá cù

长短;高低。

27、[促病]cù bìng

急病。

28、[促鳞]cù lín

小鱼。

29、[促杵]cù chǔ

谓急促地捣衣。杵,捣衣用的棒槌。

30、[煎促]jiān cù

谓逼迫。

31、[促迫]cù pò

1.狭隘。《隶释·汉西狭颂》:“阨苲促迫,财容车骑。” 2.严急,不宽容;逼迫。《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盛冬日短,寒以杀物,政促迫,故其罚常寒也。”《后汉书·郑兴传》:“日君象而月臣象,君亢急则臣下促迫,故行疾也。” 3.急迫;匆促。汉 焦赣《易林·贲之涣》:“利少囊缩,秖益促迫。”宋 沉俶《谐史》:“国家用法,敛及下户,期会促迫,刑法惨酷。”宋 司马光《旬虑十七韵呈同舍》诗:“缓带对藜羹,下筋免促迫。”叶圣陶《倪焕之》二五:“天色已经昏黑,晕黄的电灯光照着从缺口间憧憧往来的人影,历乱,促迫,颇呈鬼趣。” 4.催逼,推动。唐 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 始肯留真跡。”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盖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第四节:“我受着这种进步意见的促迫,实在不应该再有二句话好说。”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八章第五节:“义和团 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运动,在各种原因的促迫下,爆发了庚子年战祸。”

32、[繁促]fán cù

繁密急促。

33、[延促]yán cù

长短。

34、[愁促]chóu cù

忧愁窘迫。

35、[促载]cù zǎi

犹促驾。

36、[衰促]shuāi cù

早衰。

37、[怱促]cōng cù

仓卒,匆匆忙忙。

38、[检促]jiǎn cù

检查督促。

39、[促生]cù shēng

短促的生命。

40、[促拍]cù pāi

节奏急促的乐曲。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促的反义词 促的近义词 促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促能组什么词
  • 促能组什么词语
  • 促可以组什么词
  • 促可以组什么词语
  • 促字可以组什么词
  • 促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促字能组什么词
  • 促字能组什么词语
  • 促字开头的成语
  • 促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