侟
拼音:cún
释义:1.存;存在。
拼音
jiàn笔顺
丿 丨 一 丿 丨 ㇇ 亅 一同音字
拼音为cún的字 拼音为cun的字基础解释
同“荐”。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侟-康熙字典侟
【子集中】【人字部】 侟
◎【正字通】同薦。【羅泌·路史】予悲求仙者之喪其欲也,故侟紳之學者毋謂大謾,將有默而識之者
◎又曰:聖人作樂以應天,五聲謂之侑。宮肩信而侟意,徵肩禮而侟神,龣肩仁而侟䰟,商肩義而侟𩲸,羽肩智而侟志。
1、侟釋文:同薦、荐。見《正字通》。
2、存讀音:徂尊切,音蹲,元韻。釋文:
❶恤問也。从子在省。見《說文》。
❷賞也。《呂覽振亂》:~者賞之也。
❸省也。《周禮司尊彝》:大喪~奠彝。
〔注〕:~、省也。
❹察也。《禮記禮運》:處其所~。
❺在也。《公羊隱三年傳》:有天子~。
❻有也。見《玉篇》。〔俗云實~、餘~。卽此義〕。
❼置也。如俗云提~、寄~。
❽至也。《荀子議兵》:所~者神。
❾前也。《楚辭大招》:遽爽~只。
❿安也。生也。《史記五帝紀》:~亡之難。
〔注〕:索隱。~亡、猶安危也。《正義》:~亡、猶死生也。
⓫保其終也。《易繫辭》:成性~存。
〔疏〕:~其萬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謂保其終也。
⓬~想也。〔蘇軾詩〕:中夜起坐~黃庭。
⓭義~。縣名。南宋屬梁州懷安郡。當今四川東北境。
3、薦讀音:作甸切,音箭,霰韻。釋文:
❶廌獸所食艸也。古者神人㠯廌遺黃帝。帝曰。何食何處。曰食~。夏處水澤。冬處松栢。見《說文廌部》。《通訓定聲》:爾雅釋草。~、黍蓬。按蒿類也。或以爲野茭。無據。莊子齊物論。麋鹿食~。注。甘草也。
❷茂草也。《管子八觀》:~草多衍。
❸稠草也。《漢書趙充國傳》:今虜亡其美地~草。
❹細草也。《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民不衣而褐~。
❺六畜所食曰~。見《莊子齊物論釋文》。
❻臥席也。《楚辭逢紛》:薜荔飾而陸離~兮。
❼藉也。《釋名釋牀帳》:~、所以自~藉也。
❽臻也。見《爾雅釋詁》。〔廣雅釋詁訓至。義同〕。
❾在也。《太平御覽禮儀部》引《書大傳》:~之爲言在也。
❿先也。《淮南道應》:夫子~賢。
⓫進也。《禮記祭義》:卿大夫有善~於諸侯。
⓬獻也。《左昭十五年傳》:~彝器於王。
⓭陳也。見《廣雅釋詁》。
⓮羞牲也。《易觀》:盥而不~。
⓯無牲而祭謂之~。見《公羊桓八年傳注》。
⓰備品物曰~。《周禮庖人》:與其~羞之物。
〔按周禮籩人。凡祭祀共其籩~羞之實。注。~羞皆進也。未食未飮曰~。旣飮旣食曰羞〕。
⓱江淮家居衢中謂之~。見《方言》。
⓲尉~。猶言慰藉也。《漢書胡建傳》:所以尉~走卒。甚得其心。
〔注〕:尉者、自上安之也。~者舉藉也。
⓳~撙。謂相陵駕也。《荀子儒效》:以相~撙。
⓴~梅。草實也。狀如桑椹。其色赤。生江濱。《淮南覽冥》:入榛薄。食~梅。
㉑同毳。《儀禮士冠禮》:~脯。《釋文》:本又作毳。
㉒通廌。《易豫》:殷~之上帝。《釋文》:~、或作廌。
4、薦讀音:才甸切,音荐,霰韻。釋文:
❶重也。《詩節南山》:天方~瘥。
❷仍也。《漢書張湯傳》:己而爲御史中丞。~數從中文事。有可以傷湯者。不能爲地。
❸同荐。《詩雲漢》:饑饉~臻。〔春秋繁露郊祀作飢饉荐臻〕。
❹臶或字。《集韻》:臶。重也。或作~。
5、薦讀音:卽刃切,音搢,震韻。釋文:通搢。《史記武帝紀》:~紳之屬。
〔注〕:~音搢。搢、挺也。言挺笏於紳帶之間。事出內則。今作~者。古字假借爾。漢書作縉紳。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jiàn
1、[侟绅]jiàn shēn
缙绅。古代称官宦或士大夫。侟,通“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