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
拼音:kǎn
释义:1.〈书〉刚直。2.〈书〉温和快乐的样子。3.〈方〉聊天;闲谈。
组词
斗侃 侃乐 胡侃 调侃 侃尔 侃直 侃侃 侃大山 调侃儿 陶侃之僻 訚訚侃侃 侃侃谔谔 陶侃之意 侃侃而谈拼音
kǎn笔顺
丿 丨 丨 𠃍 一 丿 丨 乚同音字
拼音为kǎn的字 拼音为kan的字基础解释
1.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词气~然。 2.〈方〉闲聊:两人一见面就~起来没完。详细解释
刚直,刚强正直
侃然正色,论前世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又如:侃直(刚正;梗直);侃然(刚直貌)
和乐的样子
我徒侃尔,乐亦在而。——《汉书·韦贤传》
又如:侃然(和乐的样子);侃尔(和乐的样子)
海阔天空地瞎扯
隔墙酬和都瞎侃。——王实甫《西厢记》
又如:侃直(直抒己见,无所避忌);别侃了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侃侃-汉语大词典侃侃1.刚直貌。
●唐柳宗元《柳常侍行状》:“﹝柳浑﹞立诚之节,侃侃焉无所屈也。”
●《新唐书·陈廷老传》:“在公卿间,侃侃不干虚誉,推为正人。”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江右王门学案七·与唐仁卿书》:“今之学者平居非不侃侃,其临艰大之境,处非常之变,能不动心,有是乎?”
2.和乐貌。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晋成公绥《延宾赋》:“訚訚侃侃,娱心肆情。”
●宋叶适《祭陈君举中书文》:“进退用舍,侃侃雝雝;机虑内沉,笑语外融。”
●明宋濂《赠龙泉簿蔡君序》:“容仪侃侃,言辞熙熙。”
3.谓直抒己见,从容不迫。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说经常铿铿,陈史亦侃侃。”
●白朗《我怀念着远方的朋友》:“一想起她,我就仿佛看见她在那森严的法庭上,旁若无人地侃侃辩论的英雄姿态和她那又潇洒又泼辣的风度。”
侃侃kǎnkǎn
书形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而谈。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kǎn
1、[调侃]tiáo kǎn
〈动〉戏弄;嘲笑;开玩笑。
2、[侃子]kǎn zǐ
我国的城市和农村集市贸易,有很多行业在长期的商贸活动中,为了更加迅速有效的传递商品价格信息,或是在行业内部之间恪守秘密的需要,形成了一套约定成俗的,特别是表示数字的暗语,俗称“侃子”。在怀远,根据不同的行业,如:水货行(鱼市)、青货行、牛马行、理发行、交通旅栈行等,“侃子”都有不同的独特表达方式。1。
3、[侃快]kǎn kuài
爽直,爽快。
4、[斗侃]dòu kǎn
亦作“鬭侃”。犹逗乐。斗,通“逗”。
5、[訚侃]yín kǎn
《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侃侃,和乐之貌;誾誾,中正之貌。”后以“誾侃”谓言论和悦而中正。
6、[浪侃]làng kǎn
犹浪语。
7、[侃乐]kǎn lè
和顺安乐。
8、[侃尔]kǎn ěr
1.亦作“偘尔”。刚直貌。 2.和乐貌。
9、[英侃]yīng kǎn
形容议论精辟而又能明快地直陈己见。
10、[侃直]kǎn zhí
1、指刚毅梗直。2、谓直抒己见,无所避忌。
11、[侃大山]kǎn dà shān
漫无边际地聊天;闲聊。也作砍大山。
12、[侃侃而谈]kǎn kǎn ér tán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13、[陶侃之僻]táo kǎn zhī pì
《晋书·陶侃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 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溼,於是以屑布地。及 桓温 伐 蜀,又以 侃 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后因以“陶侃之僻”为爱惜物力之典。
14、[胡吹海侃]hú chuī hǎi kǎn
没有条理的乱说乱道、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
15、[侃然正色]kǎn rán zhèng sè
刚直严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