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è

释义:1.亦作“弽”。2.古代射箭用具。象骨或晶玉制成,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也称玦、决,俗称扳指。3.通“渫”。疏通;疏浚。4.见“䪓韘”。古代服装带具上用以佩物的金属装饰。

组词

佩韘 韘觿

拼音

shè

笔顺

𠃍 𠃍 𠃋 丿

同音字

拼音为shè的字 拼音为she的字

基础解释

古代射箭时戴在手上的扳指。

详细解释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韘-汉语大词典

韘she
ㄕㄜˋ
〔《广韵》书涉切,入叶,书。〕
〔《广韵》苏协切,入帖,心。〕
1.古代射箭用具。像骨或晶玉制成,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也称玦、决,俗称扳指。
●《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毛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
●汉刘向《说苑·修文》:“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
2.通“渫”。疏通;疏浚。
●《管子·轻重戊》:“夏人之王,外凿二十呓,韘十七湛,疏三江,凿五湖。”
●章炳麟《管子余义》:“韘借为渫。《易·井》九三:井渫。向注:浚治去泥浊也。湛者,《文选注》引《仓颉篇》云:湛,水不流也。然则此谓凿二十大川,浚十七停污不流之水也。”
马非百新诠:“章氏说是也。《吕氏春秋·慎人篇》云:‘禹周于天下以求贤者,事利黔首,水潦山泽之湛滞壅塞可通者禹尽为之。’又《文选·海赋》‘百川潜渫’注引《周书》云:‘禹渫十七川,大利天下。’然则‘渫十七湛’者,谓禹除去其湛滞壅塞者而通之,凡十有七处也。”

韘-中華大字典

1、韘讀音:失涉切,音攝,葉韻。釋文: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詩曰。童子佩~。見《說文》。
 〔按詩毛傳曰。能射御則帶~。鄭箋曰。~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
2、韘讀音:悉協切,音爕,葉韻。釋文:
❶~韝。射具。見《廣韻》。
❷䪓~。帶具。見《集韻》。
3、褪釋文:同弽。見《海篇》。
4、弽讀音:失涉切,音攝,葉韻。悉協切,音揲,葉韻。釋文:射決張弓。又童子佩之。見《廣韻》。
5、洟釋文:同褪。見《篇海類編》。
6、蕿釋文:同弽。見《篇海類編》。
7、憬釋文:同鞢。見《龍龕手鑑》。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è

1、[佩韘]pèi shè

1.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佩韘”表示已成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毛 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 2.佩戴的牙玦或玉玦。清 昭槤《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因自取佩韘掷之,諭侍臣曰:‘韘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

2、[韘觿]shè xī

《诗·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毛 传:“觿,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韘,决也。能射御则佩韘。”汉 刘向《说苑·修文》:“能治烦决乱者佩觿,能射御者佩韘。”后遂以“韘觿”借指智勇兼备的少年。元 王逢《书无题后凡三首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二:“秦 地旧归 燕 质子,瀛 封曾畀 宋 孤儿。愁边返照窥墙榻,梦里惊尘丧韘觿。”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韘的反义词 韘的近义词 韘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韘能组什么词
  • 韘能组什么词语
  • 韘可以组什么词
  • 韘可以组什么词语
  • 韘字可以组什么词
  • 韘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韘字能组什么词
  • 韘字能组什么词语
  • 韘字开头的成语
  • 韘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