佉
拼音:qū
释义:1.驱逐;除去。
组词
僧佉 佉卢 佉苴 佉沙 佉仓 儴佉 佉阳照 佉卢文字 佉路瑟咤 佉卢虱咤拼音
qū笔顺
丿 丨 一 丨 一 𠃋 丶同音字
拼音为qū的字 拼音为qu的字基础解释
1.同“祛”。 2.音译用字。多用于译梵语。详细解释
通“祛”。驱逐
佉,去也。——《荀子》。注:“佉,与祛同。”——《篇海类编》
译音用字。
如:佉沙(古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喀什噶尔);佉楼(人名。佛教所称古代创造一种古印度拼音文字的人);佉卢文(古印度的一种文字,横书左行)
姓
〈动〉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佉-诗词曲语辞辞典佉藏。
▶《全唐诗外编•五言诗》:“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妻即无裙祓,夫体无挥裤。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粗饭众厨沧,美味当房佉。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诗中“怯”字,赵和平、邓文宽《敦煌写本王梵志诗校注》注云:“伯三七二四作‘弃’,二者意同。”考“弃”本是“弃”的古文(见《说文》四下弃字说解语,今则作为弃的简化字),弃乃捐除义,但捐除义放在“美味当房怯”中却捍格难通。从协韵来看,此诗协的是遇摄韵,弃字属止摄,与整首诗不谐。今谓“弃”乃“弇”的形近讹字,“怯”则是“弃”的音近借字。
▶弃是遇摄字,与上下文正好协韵,彝的意思是藏(《广韵》上声八语韵:弃,藏也),这个意思放在原诗中顺适无碍:“粗饭众厨准,美味当房怯(彝)。”意谓粗饭让给大伙儿吃,美味则藏在自己房子里。
佉ㄑㄩqū1.驅逐。通「祛」。2.用於音譯,如「佉沙(ㄑㄩ ㄕㄚ qūshā)」。3.姓。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qū
1、[佉卢]qū lú
1.亦作“佉楼”。佉卢蝨吒的省称。 2.借指横行书写的文字。
2、[佉仓]qū cāng
佉卢 仓颉 的并称。二人均为古代传说中创造文字的人。因用以借指古文字。
3、[佉沙]qū shā
古 西域 国名。即 疏勒。
4、[儴佉]ráng qū
梵语。
5、[佉楼]qū lóu
见“佉卢”。
6、[僧佉]sēng qū
梵语的音译。意译“数论”。古代 印度 哲学的一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自性”,其中包含互相矛盾配合的三“德”,因而转变为二十三谛;此外还有绝对的“神我”,以上合共二十五谛,即宇宙的一切。经典《数论颂》有 真谛 汉 译本,名《金七十论》。
7、[佉经]qū jīng
指 印度 佛经。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诗:“佉 经梵刻著録重,千番百轴光熊熊。”
8、[佉苴]qū jū
腰带。
9、[佉阳照]qū yáng zhào
蒙雟诏的王。
10、[佉路瑟咤]qū lù sè zhà
佉卢蝨吒 的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