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拼音:wǔ
释义:1.古时军队中五个人为一伍,是最小的编制单位;现在泛指军队。2.同辈;伙伴。3.“五”的大写,常用于账目、票证等。4.(Wǔ)姓。
组词
队伍 入伍 退伍 落伍 为伍 行伍 配伍 伍百 伍伯 伍参 伍伯衣 伍胥涛 伍胥潮 伍子涛 伍廷芳 伍波萨他 不耻为伍 耻与为伍 砥兵砺伍 参参伍伍 耻与哙伍 甘心为伍 羞与为伍 失群落伍拼音
wǔ笔顺
丿 丨 一 丨 𠃍 一左宽右窄。“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五”上横短,底横长,三个横向笔画平行,大致均匀,竖画左斜。
同音字
拼音为wǔ的字 拼音为wu的字基础解释
1.古代军队的最小单位,由五个人编成,现在泛指军队:队~。入~。行~。 2.同伙的人:羞与为~。 3.“五”的大写。见〖数字〗。 4.姓。详细解释
(会意。从人,从五。五人为伍。本义:五人构成一个集体)
同本义
伍,行伍。——《广韵》
五人为伍。——《管子·小筐》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周礼·天官·宫正》
先偏后伍。——《左传·桓公五年》
林不狃之伍。——《左传·哀公十一年》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士兵五名编为一伍
全伍为上。——《墨子·公输》
破伍次之。
又如:伍伯(即伍长。古军队中五人为伍,一伍之长称伍长);伍什(指部队);伍老(伍长);伍壮(指乡武装丁壮);伍部(伍长);伍乘(同乘共伍的士卒)
古代民户编制单位。五家编为一伍 。
如:伍籍(平民的户籍);伍侯(编民为伍,相为侯望)
[数]∶比四大一的数,五的大写 。用于支票、会计防止出错或涂改
参伍以变。——《易·系辞上》
军队。由为战争而武装和训练起来的人员所组成的一个大团体,主要指陆军。
如:入伍
同伴 。
如:羞与为伍
成对的组合
八八为伍。——《汉书》
姓。
如:伍相(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伍相国市上复吹箫(比喻英雄落魄,乞食街头)
交互错杂 。
如:伍参(交错参杂)
〈名〉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伍 wǔ
① 名古代军队的最小编制单位,五人为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阵,先偏后~。” ② 名古代居民的编制单位,五家为伍,常以“编伍”借指民间。《五人墓碑记》:“而五人生于编~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 ③ 名队伍;行列。《过秦论》:“蹑足行~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④ 名同类;同伙。《史记·淮阴侯列传》:“生乃哙等为~。”
[同]五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wǔ
1、[队伍]duì wu
1.军队:从~上转业回来。 2.有组织的集体:干部~。知识分子~。 3.有组织的群众行列:游行~。排好~。
2、[入伍]rù wǔ
参加部队:他去年应征~。
3、[退伍]tuì wǔ
指军人服满现役或由于其他原因退出军队:他两年前退的伍。
4、[落伍]luò wǔ
1.掉队:他不愿~,一脚高一脚低地紧跟着走。 2.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产品设计~。
5、[为伍]wéi wǔ
同伙;做伙伴:羞与~。
6、[配伍]pèi wǔ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起来同时使用:~禁忌。
7、[行伍]háng wǔ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出身。
8、[伍长]wǔ zhǎng
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户籍以五家为伍,每伍有一人为长,称为“伍长”。参见《周礼·夏官·序官》、《管子·立政》。《汉书·循吏传·黄霸》:“置父老、师帅、伍长。”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之二:“及有军旅之事,则以比长为伍长。”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伍长管四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这种豪强的人连做个伍长的资格也没有。”
9、[伍百]wǔ bǎi
见“伍伯”。
10、[军伍]jūn wǔ
军队,队伍。
11、[伍浓]wǔ nóng
窝囊。
12、[逃伍]táo wǔ
谓充军者逃离部伍。
13、[伍的]wǔ de
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铅笔、橡皮、笔记本~。
14、[束伍]shù wǔ
约束部队;治军。
15、[戎伍]róng wǔ
行伍;军队。
16、[羣伍]qún wǔ
同列;侪类。详细解释同列;侪类。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先生游 柏成 之遐武,混羣伍於鸟兽。”《南史·王神念传》:“尝於 武帝 前手执二刀楯,左右交度,驭马往来,冠絶羣伍。”
17、[氓伍]méng wǔ
指众民工。
18、[党伍]dǎng wǔ
党徒;党羽。
19、[比伍]bǐ wǔ
1.古代居民的基层编制。 2.犹等同,匹敌。
20、[兵伍]bīng wǔ
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因以“兵伍”泛指军队。
21、[失伍]shī wǔ
谓失其行伍,掉队。
22、[俦伍]chóu wǔ
同类之人;同等之人。
23、[伦伍]lún wǔ
同辈,流辈。
24、[佣伍]yōng wǔ
雇佣的军队。
25、[簿伍]bù wǔ
仪仗侍从。
26、[村伍]cūn wǔ
村户。古代户籍以五家为“伍”,故称。
27、[备伍]bèi wǔ
指守备的军队。
28、[超伍]chāo wǔ
谓越出队伍或行列。《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四年》:“其将有超伍而言者。”胡三省 注:“超伍,出位而言也。”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七三回:“有一将超伍出言道:‘愿假骑兵五千,为公除忧!’”
29、[同伍]tóng wǔ
同一伍的人。古时军队五人为伍,户籍五家为伍。
30、[曹伍]cáo wǔ
同伙;同伴。
31、[伍胥]wǔ xū
1.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绎史·黄帝纪》注引《玄女兵法》:“黄帝 攻 蚩尤,三年,城不下,得术士 伍胥,问之。胥 曰:‘是城中之将,白色商音,帝之始攻,得无以秋之东方行乎。今帝为苍色角音,此雄军也,请以战为。’帝曰:‘为之若何?’曰:‘请攻三日,城必下。’乃设五旗五军已具,四面攻之,三日,城果下。”宋 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传》作“五胥”。 2.指 伍子胥。唐 李白《江上赠窦长史》诗:“汉 求 季布 鲁 朱家,楚 逐 伍胥 去 章华。”
32、[伍举]wǔ jǔ
春秋时期楚国人。
33、[偏伍]piān wǔ
春秋 战国 时车战编制单位。以二十五乘为偏,步兵五人为伍。参阅《左传·桓公五年》“先偏后伍”杜预 注引《司马法》。后亦泛指军队编制。《晋书·慕容暐载记》:“习兵教战,使偏伍有常。”《宋史·蔡挺传》:“偏伍鉦鼓之法甚备。”清 贝青乔《咄咄吟》:“新募余皇惯习流,分成偏伍聚江头。”
34、[伍弄]wǔ nòng
哄骗;将就。
35、[伍旋]wǔ xuán
方言。谓动作缓慢迟钝。
36、[伍什]wǔ shí
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后用以指部队。
37、[伍乘]wǔ chéng
指同乘共伍的士卒。乘,战车。《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杜预 注:“同乘共伍当皆死。”
38、[伍老]wǔ lǎo
伍长。
39、[伍伯]wǔ bó
1.伍长。晋 崔豹《古今注·舆服》:“伍伯,一伍之伯。五人曰伍,五长为伯,故称伍伯。” 2.亦作“伍百”。役卒。多为舆卫前导或执杖行刑。《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车,伍伯璅弩十二人。”唐 韩愈《寄卢仝》诗:“立召贼曹呼伍伯,尽取鼠辈尸诸市。”伯,一本作“百”。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呼伍伯辈,令二人持此木偶,掷之江中。”清 秦朝釪《消寒诗话》:“公急命伍伯批颊曰:‘尔欲污问官耶!’”程恩泽《索炬叹》诗:“忽闻伍伯詬且怒,踏破柴门索蕉炬。”参阅《宋书·百官志下》、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谈上》。
40、[伍部]wǔ bù
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