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shí

释义:1.〈书〉同“十”(多用于分数或倍数)。2.指诗篇,《诗经》中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所以称诗篇为篇什。3.各种的,杂样的。4.(Shí)姓。

组词

诗什 生什 澄什 百什 近什 匪什 琼什 什刹海 唠什子 拨什库 什不闲 巴克什 劳什骨子 孟什维克 什袭而藏 什一之利

拼音

shí

笔顺

丿
“亻”撇画长短、斜度适中,竖画正直。“十”横画居竖画的中上部,竖要正直。右竖长于左竖。

同音字

拼音为shén的字 拼音为shen的字

基础解释

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2.同“十”。3.各种的;杂样的。4.诗篇。

详细解释

  1. [数]

  2. (会意。从人十。十亦声。本义:“什”是集体的十)

  3. 同本义

    什,相什保也。——《说文》

    会其什伍。——《周礼·官正》。注:“五人为伍,二五为十。”

    军旅什伍。——《礼记·祭义》。注:“士卒部曲也。”

    十夫为什。——《周书·大聚》

    十家为什。——《管子·立政》

    纷披风什。——《文选·沈约·谢灵运传》。注:“诗每十篇同卷,故曰什也。”

    王以师友处之,每有文什,必令润色,然后示人。——《北史》

    尝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贾谊《过秦论》

  4. 又指《诗》的“雅”、“颂”大都以十篇为一“什”。又如:什长(古代军队十人为什,其头头叫“什长”);什伍(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称什伍。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什吏(什长);什伯(古代兵制,十人为什,百人为伯。因以“什伯”泛指军队基层队伍)

  5. 十倍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孟子·滕文公上》

  6. (五倍为蓰)

    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汉书·谷永传》

    又如:什袭

  7. 十成,十分,十分之几(古人称“什几”)

    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史记·高祖本纪》

    逐什二以为务。——《史记·苏秦传》

    以为能相通者什九,不者什一。——徐光君《甘薯疏序》

    又如:什一(十分之一;十分税一;以十博一);什二(十分之二);什九(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8. 指书篇 (古时诗文以十篇为一卷)。

    如:篇什;雅什

〈名〉

〈形〉

  1. 杂;多种的

    什,聚也,杂也。吴楚之间谓资生杂具为什物。——《三苍》

    作什器于寿邱。——《史记·五帝纪》。索引:“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为数,犹今云什物也。”

    军资什物,不曾遗弃。——《三国演义》

    又如:什具(各种日用器具);什面(世面。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2. 另见 shén

  1. 另见 shí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什-漢語大字典


《説文》:“什,相什保也。从人、十。”
(一)shí 《廣韻》是執切,入緝禪。緝部。
(1)以十个为单位的。1.古时户籍以十家为一“什”。《説文·人部》:“什,相什保也。”徐鍇繫傳:“保,相保任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鄉合,州、黨、族、閭、比之聯,與其民人之什伍,使之相安相受。”賈公彦疏:“五家為比,比即一伍也,二伍為什。”《管子·立政》:“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宋王安石《上五事劄子》:“今一旦變之,使行什伍相維,鄰里相屬。”2.古时军队以十人为一“什”。《左傳·昭公元年》:“彼徒我車,所遇又阨,以什共車,必克。”杜預注:“更增十人,以當一車之用。”《禮記·祭義》:“軍旅什伍。”孔穎達疏:“五人為伍,二伍為什。”3.《诗》的“雅”、“颂”大都以十篇为一“什”。《正字通·人部》引《五經通義》:“《國風》多寡不等,不稱什。《雅》、《頌》十篇為聯,惟《魚藻》、《蕩》及《閔予小子》雖過乎什,亦稱什,舉成數耳。若不及者,如《駉》頌四篇,《那》頌五篇,皆不稱什也。”《詩·小雅·鹿鳴之什》唐陸德明釋文:“歌詠之作,非止一人,篇數既多,故以十篇編為一卷,名之為什。”又泛指诗篇文卷。《玉篇·人部》:“什,篇什也。”《宋書·謝靈運傳論》:“升降謳謡,紛披風什。”《北史·文苑傳·柳䛒》:“王以師友處之,每有文什,必令潤色,然後示人。”宋陳亮《謫仙歌》:“歌其什,鬼神泣。”
(2)同“十”。1.数词。九加一的和。漢賈誼《過秦論上》:“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衆,仰關而攻秦。”《資治通鑑·漢成帝永始二年》:“許、班之貴,傾動前朝,熏灼四方,女寵至極,不可上矣;今之後起,什倍于前。”2.十倍。《墨子·尚賢中》:“日不什脩。”孫詒讓閒詁:“什脩謂十倍其長。”《漢書·韓信傳》:“吾聞兵法:‘什則圍之,倍則戰。’”顔師古注:“言多十倍者可以圍城,多一倍者戰則可勝。”清譚嗣同《仁學一》:“今使日用千金,俗所謂奢矣,然而有倍蓰者焉,有什伯千萬者焉。”3.十等分;十成。《荀子·王制》:“田野什一,關市幾而不征。”楊倞注:“什税一也。”《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什一而藉。”何休注:“什一以借民力,以什與民,自取其一為公田。”《天工開物·乃粒》:“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來、牟、黍、稷居什三。”
(3)品杂,数多。如:家什;什锦。《玉篇·人部》:“什,什物也。”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七:“什,聚也,雜也,謂資生之物也。今人言家産器物猶云什物,即器也。”《史記·五帝本紀》:“(舜)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司馬貞索隱:“什器,什,數也。蓋人家常用之器非一,故以十為數,猶今云‘什物’也。”《後漢書·宣秉傳》:“即賜布帛帳帷什物。”李賢注:“軍法,五人為伍,二伍為什,則共其器物,故通謂生生之具為什物。”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有人在分擘东西,有人在挑选什物。”
(4)用同“拾”。《清平山堂話本·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將ࢊͥƅ物件,都收什了。”
(5)姓。《姓觿·緝韻》:“什,夷姓,出後魏祖什翼犍之後。”《魏書·昭成帝紀》:“昭成皇帝諱什翼犍立,平文之次子也。”
(二)shén
〔什麽〕代词。表示疑问。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薦》:“(牛僧儒)擕所業先詣二公(韓愈、皇甫湜)卜進退……其首篇《説樂》,韓始見題而掩卷問之曰:‘且以拍板為什麽?’”宋蘇軾《醉僧圖頌》:“人生得坐且穩坐,劫劫地走覓什麽?”《紅樓夢》第三十一回:“這詩社裏若少了他還有什麽意思?”

什-中華大字典

1、什讀音:是執切,音十,緝韻。釋文:
❶相~保也。見《說文》。
❷十倍也。《孟子滕文公》:或相~百。
❸十家也。《管子立政》:十家爲~。
❹十人也。軍中十人爲~。~有長。
❺詩雅頌十篇爲~。後遂轉爲詩篇之稱。《文選宋書謝靈運傳論》:紛披風~。
 〔按五經通義云。國風多寡不等。不偁~。雅頌每十篇偁~〕。
❻~器。常用之器也。其數非一。故曰~器。若今之~物也。見《史記五帝紀索隱》。
 〔按後漢宣秉傳。師古注曰。古者師行二五爲~。食器之數必共之。故曰~物〕。
❼鳩摩羅~。高僧名。始由天竺入中國飜譯佛經者。
❽~襲。言珍藏也。《闞子》:主人齋七日以發寶。革匱十重。緹巾~襲。
❾~麼。俗語疑問詞。猶言何也。
2、十讀音:寔入切,音拾,緝韻。
 〔案陸游老學庵筆記云。唐宋人詩詞有作平聲。讀若諶者〕。釋文:
❶數之具也。一爲東西。~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見《說文》。
❷一加九之數。《易繫辭》:天九地~。
❸陰數也。見〔太玄事~年不誨注〕。
❹軍中伍什之長也。《管子七法》:兵也者。善於地圖。謀~官。
 〔注〕:軍之部置~官。必伍什則有長。故曰~官。
❺罅坼也。《晉書何曾傳》:蒸餅上、不坼作~字、不食。
❻歐洲基督敎之徽幟。
 〔又〕:紅~字會。拯治戰時傷兵者。
❼近世公牘帳簿記數。通作拾。
❽通什。《漢書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
3、甚讀音:時鴆切,音任,沁韻。食荏切,音忍,寢韻。釋文:
❶尤安樂也。从甘匹。匹、耦也。見《說文》。《段注》:尤甘也。引伸凡殊尤皆曰~。从匹之意。人情所尤安樂者。必在所溺愛也。
 〔按左襄二十六年傳。公見棄也而視之尤。昭元年傳。況不信之尤者乎。杜竝云。尤、~也。禮記內則。子~宜其妻。與甘匹義合〕。
❷劇也。見《廣雅釋言》。
❸大也。《孟子梁惠王》:王之好樂~
❹重也。《淮南脩務》:聖人之憂勞百姓~矣。
❺厚也。《呂覽觀表》:曏者右宰穀臣之觴吾子也~歡。
❻猶深也。《呂覽知士》:王之不說嬰也~。
❼謂誠也。《國策秦策》:左右皆曰~然。
❽益審之言也。《左昭十八年傳》:戊寅風~。壬子火~。
❾通湛。《莊子天下》:沐~風。《釋文》:~、本作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shí

1、[布什]bù shí

1.任总统均姓布什。其中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被称为老布什;乔治·沃克·布什 被称为小布什,他们是父子关系。

2、[什锦]shí jǐn

1.属性词。多种原料制成或多种花样的:~饼干。~糖。~锉。 2.多种原料制成或多种花样拼成的食品:素~。

3、[哈什]hà shí

哈欠。

4、[什物]shí wù

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5、[菲什]fēi shí

犹拙作。对自己诗文的谦称。

6、[篇什]piān shí

《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什,后用篇什指诗篇。

7、[什长]shí cháng

旧时兵制,十人为什,置一长,称什长。

8、[什九]shí jiǔ

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

9、[杰什]jié shí

杰出的诗篇。

10、[近什]jìn shí

犹近作。明 宋濂《<刘彦昺诗集>序》:“后十年,重会 秦淮 上,亟问近什何如?彦昺 解橐中得十餘篇。”

11、[章什]zhāng shí

诗篇;诗歌。

12、[什具]shí jù

1.各种日用器具。 2.指各种工具。

13、[什吏]shí lì

指古代军队编制中的什长。《左传·襄公十三年》:“新军无帅,晋侯 难其人,使其什吏率其卒乘官属,以从於下军,礼也。”孔颖达 疏:“什吏,谓十人长也。”参见“什长”。

14、[什件]shí jiàn

鸡鸭等家禽的内脏做食品时的总称。

15、[伍什]wǔ shí

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后用以指部队。

16、[戈什]gē shí

见“戈什哈”。

17、[诗什]shī shí

《诗经》编次,《雅》《颂》部分多以十篇编为一组,名之为什。后因以“诗什”泛指诗篇、诗作。

18、[什末]shí mò

见“什么”。

19、[雅什]yǎ shí

指高雅的诗文。

20、[钜什]jù shí

巨大篇什。

21、[合什]hé shí

同“合十”。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次夕,一好女至,合什作礼。”废名《碑》:“和尚走近碑,正面而立,念一声阿弥陀佛,合什,深深的鞠一个躬。”雁宁《绿水伊人》第一篇四:“水苗 端直地跪在石盘上,双手合什,眼睑微闭,神情肃穆。”

22、[铁什]tiě shí

指古代车饰之铁制杂具。

23、[百什]bǎi shí

犹什百。有百倍或十倍的差别。

24、[怀什]huái shí

犹怀抱。什,什袭。

25、[器什]qì shí

指家常日用器具。

26、[风什]fēng shí

诗篇。《文选·任昉<奉答敕示七夕诗启>》:“窃惟帝迹多绪,俯同不一,託情风什,希世罕工。”李周翰 注:“风什,谓篇章也。”唐 刘禹锡《上淮南李相公启》:“古之所以导下情而通比兴者,必文其言以表之。虽甿謡俚音,可儷风什。”宋 梅尧臣《吊石曼卿》诗:“虽然恨莫亲,往往闻风什。”

27、[佳什]jiā shí

好诗,优美的诗作。

28、[短什]duǎn shí

指短篇诗文。

29、[豳什]bīn shí

指《诗经·豳风·七月》。

30、[澄什]chéng shí

晋 高僧 佛图澄、鸠摩罗什 的并称。

31、[裁什]cái shí

谓写作诗文。

32、[琼什]qióng shí

对人诗文的美称。

33、[斐什]fěi shí

优美的诗文。

34、[生什]shēng shí

指创作诗文。

35、[丽什]lì shí

佳丽的篇章。唐 曹松《赠镜湖处士方干》诗之二:“祗拟应星眠越絶,唯将丽什当高勋。”《剪灯新话·爱卿传》:“佳篇丽什,传播人口。”明 杨慎《升庵诗话·僧无邺落叶诗》:“石小埋初尽,枝长叶未终,带霜书丽什,閒读白云中。”

36、[艳什]yàn shí

艳美的诗篇。

37、[文什]wén shí

文章与诗篇。

38、[什一]shí yī

1.十分之一。《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显 及二子与焉。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2.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 五十而贡,殷 人七十而助,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宋 苏轼《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字 彦实,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清 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十:“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39、[什面]shí miàn

世面。指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40、[物什]wù shí

杂物。泛指东西。

shén

1、[什么]shén me

1.表示疑问。a)单用,问事物:这是~?|你找~?|他说~?|~叫押韵?b)用在名词前面,问人或事物:~人?|~事儿?|~颜色?|~地方? 2.虚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他们仿佛在谈论~。我饿了,想吃点儿~。 3.任指。a)用在“也”或“都”前面,表示所说的范围之内没有例外:他~也不怕。只要认真学,~都能学会。b)两个“什么”前后照应,表示由前者决定后者:想~说~。你~时候去,我也~时候去。 4.表示惊讶或不满:~!九点了,车还没有开!|这是~鞋!一只大一只小的! 5.表示责难:你笑~?(不应该笑)|你说呀!装~哑巴?(不必装哑巴) 6.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晒一天?晒三天也晒不干。 7.用在几个并列成分前面,表示列举不尽:~送个信儿啊,跑个腿儿啊,他都干得了。

2、[为什么]wèi shén me

“为什么不”常含有劝告的意思,跟“何不”相近,如:这种技术很有用处,你~不学一学?

3、[做什么]zuò shén me

干什么;为什么。询问原因或目的。

4、[没什]méi shén

没关系;不要紧。

5、[什么事]shén me shì

1.一切事物。 2.表示应答呼唤。

6、[没什么]méi shén me

没关系:碰破了一点儿皮,~。~,请进来吧!

7、[说什么]shuō shén me

1.谓说作某某还不够,比它还好。《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公子重新留神一看,原来是一个絶色的年轻女子……説甚么出水 洛神,还疑作散花天女。” 2.无论如何。《花城》1981年第2期:“夜已深了,高连生 躺在床上,说什么也睡不着。”

8、[什么人]shén me rén

1.谁,哪个人或哪些人。用来问明是哪一个人或哪些人。 2.表示询问某人的个性、职业、地位或作用。 3.表示询问某人的身份。

9、[干什么]gàn shén me

询问客观事物的道理,只能用“为什么”或“怎么”,不能用“干什么”或“干吗”,如:蜘蛛的丝为什么不能织布?。西瓜怎么长得这么大?

10、[可什么]kě shén me

算什么;说什么。元 无名氏《昊天塔》第四折:“似这等沸腾腾,可甚么緑阴满地禪房静!”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你教我留了方丈,同归那个洞房,那里有和尚做女婿的,俺可甚么帽儿光光!”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多喒是人间恶煞,可什么閫外将军。”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什的反义词 什的近义词 什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什能组什么词
  • 什能组什么词语
  • 什可以组什么词
  • 什可以组什么词语
  • 什字可以组什么词
  • 什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什字能组什么词
  • 什字能组什么词语
  • 什字开头的成语
  • 什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