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天汉语
  2. 网站首页


拼音:cáo

释义:1.〈书〉等,辈。2.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3.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东西南部。4.(Cáo)姓。

组词

阴曹 曹辈 曹兵 曹仓 曹操 曹长 曹岱 曹党 曹白鱼 曹大家 曹洞宗 曹娥碑 曹国舅 曹靖华 萧规曹随 曹冲称象 曹社之谋 曹衣出水 三曹对案 户曹尚书 闲曹冷局

拼音

cáo

笔顺

𠃍 𠃍

同音字

拼音为cáo的字 拼音为cao的字

基础解释

1.等,辈:尔~(你们)。吾~。 2.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部~(中国明、清两代各部司曹的通称,源于汉代曹史的简称,相当于郡守的总务长)。 3.诉讼的原告、被告两方。 4.姓。

详细解释

〈名〉

  1. 古代指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即两曹

    两曹,今俗所谓原告被告也。——《说文》段玉裁注

  2. 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资治通鉴》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员);曹掾(泛指一般官员);曹务(古代官署中分类所管理的事务);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机关)

  3. 管某事的官职 。

    如:曹主(机关负责人);曹郎(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曹官(属官)

  4. 双方;班;组

    分曹并进。——《楚辞·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记·黥布传》。索隐:“辈也。”

    乃造其曹。——《诗·大雅·公刘》。传:“群也。”

  5. 辈,等于现代汉语中的“们”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又如:尔曹(你们这些人);儿曹(孩子们)

  6. 古国名

  7. 西周的诸侯国

  8. 古西域国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曹-中華語文大辭典

曹ㄘㄠˊcáo1.〈書〉訴訟時,原告與被告兩方稱為「兩曹」。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職或官署部門。[例]功~|郡~。3.〈書〉等輩;儕類;指某一群人。與口語「們」用法相同。[例]爾~|吾~|汝~。4.周朝諸侯國名。在今山東西南部。5.姓。

曹-中国历史辞典

古国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始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叔振铎,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有今山东西部。公元前487 年为宋所灭。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cáo

1、[尔曹]ěr cáo

尔辈;你们这一类 的人(含有轻视的意思)。

2、[功曹]gōng cáo

1.官名。 2.吐绶鸟的别名。

3、[吾曹]wú cáo

犹我辈;我们。《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吾曹何爱不为公。”南朝 梁 王僧孺《与何炯书》:“斯大丈夫之志,非吾曹之所能及已。”宋 杨万里《次主簿叔乞米韵》:“文字借令真可煮,吾曹从古不应贫。”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吾曹市语,举大数以为言,五金盖五十金云。”郭沫若《在欢送志愿军大会上》诗:“海洋深情逾骨肉,永恒胜利属吾曹。”

4、[曹操]cáo cāo

(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袁绍部主力。逐步统一北方。公元208年任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曾发布抑制兼并令,组织军民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营。精兵法,著《孙子略解》等书。所作散文简朴,诗歌慷慨激昂,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有《曹操集》。

5、[曹兵]cáo bīng

曹操手下的士兵。

6、[曹王]cáo wáng

曹植、王粲 的并称。

7、[曹冲称象]cáo chōng chēng xiàng

称赞曹冲幼时过人的智慧。年龄不在大小,关键是遇事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办法,小孩也能办大事。

8、[曹魏]cáo wèi

1.朝代名。即三国魏。因系曹氏所建,故后称曹魏,以别于拓跋魏。 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

9、[曹溪]cáo xī

1.水名。在广东省曲江县东南双峰山下。 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慧能在曹溪宝林寺演法而得名。

10、[三曹]sān cáo

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在政治上、文学上有较大影响而得名。

11、[曹马]cáo mǎ

1.指魏晋。 2.三国魏曹真、晋司马懿的并称。

12、[军曹]jūn cáo

指军队的下级军官。

13、[仪曹]yí cáo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 , 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 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14、[曹事]cáo shì

曹务。《汉书·游侠传·陈遵》:“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唐 王梵志《本是达官儿》诗:“长大人中官,当衙判曹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人言三司官不欲数易,盖吏人幸其更移,不能尽究曹事之弊耳。”

15、[萧曹]xiāo cáo

萧何 和 曹参。《史记·张丞相列传》:“昌(周昌)为人彊力,敢直言,自 萧 曹 等皆卑下之。”唐 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之十二:“力争固难恃,骄战曷能久。若使学 萧 曹,功名当不朽。”明 汪廷讷《种玉记·赠玉》:“怎能树 萧 曹 旧日勋猷,还念鸞皇偶何年好逑。”清 邵长蘅《杂诗》:“萧 曹 自刀笔,樊 灌 奋駑駘。”

16、[宪曹]xiàn cáo

古时中央机构中掌管监察的部门。

17、[曹南]cáo nán

即曹州,因古曹国南部有山,名曹南山,鲁僖公十九年,宋、曹、邾三国曾会盟于此,相传山下有会盟坛,故前人常把曹州称作曹南。

18、[卿曹]qīng cáo

犹言君等,你们。

19、[枢曹]shū cáo

中枢官署。

20、[倒曹]dǎo cáo

转换门户。

21、[冥曹]míng cáo

1.谓阴间官吏。 2.地府,阴间的官府。

22、[马曹]mǎ cáo

1.管马的官署。多用以指闲散的官职或卑微的小官。 2.犹言马头娘。

23、[五曹]wǔ cáo

1.指尚书省下分职治事的五个官署。 2.谓秤、尺、地、仓、金。

24、[敖曹]áo cáo

声音嘈杂貌。

25、[曹仓]cáo cāng

曹 家书仓。

26、[秋曹]qiū cáo

刑部的别称。

27、[心曹]xīn cáo

心中不快。

28、[曹丘]cáo qiū

复姓。汉 代有 曹丘生,对 季布 的任侠义勇到处赞扬,季布 因之享有盛名。事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作为荐引、称扬者的代称。《平山冷燕》第十二回:“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论不得:他货财广有,易于交结,故人人作 曹丘 之誉,无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论不得。”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非 毛遂,乃 曹丘生,十一娘 愿缔永好,请倩冰也。”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四章:“在弟来谒之前,谬蒙老年兄与 献策兄 先为 曹丘,实在感愧莫名。”清 代避 孔丘 讳,丘字作“邱”。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某异乡人,此间无人相识,谁作 曹邱 者?”

29、[汝曹]rǔ cáo

你们。

30、[客曹]kè cáo

官名。

31、[连曹]lián cáo

官署相连。喻同僚。

32、[朋曹]péng cáo

犹朋辈。

33、[两曹]liǎng cáo

原告与被告。也作两造。

34、[纠曹]jiū cáo

亦作“糺曹”。州郡属官录事参军的别称。职掌纠举六曹,勾稽失谬。唐 刘宽夫《汴州纠曹厅壁记》:“郡府之有録事参军,犹文昌之有左右辖,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纠正邪慝,提条举目,俾六联承式,属邑知方。”《太平广记》卷一六○引《异闻录·秀师言记》:“从此后六年,摄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监刑官人即 九郎 耳。”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予参 成都 议幙,摄事 汉嘉,一见荔子熟。时 凌云山、安乐园 皆盛处,纠曹 何预 元立、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与同槃桓。”

35、[賿曹]liáo cáo

方言。钱的别称。

36、[火曹]huǒ cáo

烧焦的木头。

37、[遨曹]áo cáo

喧闹杂乱貌。

38、[纲曹]gāng cáo

刑部属官之称。

39、[曹启]cáo qǐ

东海定王曹霖之子,高贵乡公曹髦的兄弟,三国时期魏国宗室,继承父亲东海王的爵位。

40、[当曹]dāng cáo

主管的官署。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关字词

曹的反义词 曹的近义词 曹的同音词

大家都在搜

  • 曹能组什么词
  • 曹能组什么词语
  • 曹可以组什么词
  • 曹可以组什么词语
  • 曹字可以组什么词
  • 曹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曹字能组什么词
  • 曹字能组什么词语
  • 曹字开头的成语
  • 曹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