轭
拼音:è
释义:1.拉东西时搁在牛、马等脖子上的曲木。
组词
轭缚 顿轭 轭束 衡轭 车轭 羁轭 琱轭 负轭 雕轭 共轭复数 共轭异常 狖轭鼯轩拼音
è笔顺
一 𠃋 丨 ㇀ 一 丿 𠃌 乚同音字
拼音为è的字 拼音为e的字基础解释
牛鞅,牛拉东西时 架在脖子上的短粗曲木。详细解释
束缚
君以名桎臣,官以名轭民,父以名压子。——谭嗣同《仁学界说二十七界说》
控制
意大利之大部被轭于 奥国。—— 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轭-中華語文大辭典同:軛
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同:軛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è
1、[犁轭]lí è
1.亦作"犂軶"。亦作"犁轭"。 2.或称"犂槅"。架在牛脖子上的器具,似人字形,用以牵引犁。
2、[衔轭]xián è
套在马颈上的马具,其形如“人”字。
3、[负轭]fù è
1.指驾车。轭,架在牛马颈上的横木。 2.借指牵牛星。
4、[轮轭]lún è
车轮和车轭。
5、[牛轭]niú è
给(牲畜)在脖子上配大小适当的颈箍以防走脱。
6、[轭束]è shù
控制约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二十世纪之中国》:“专以柔顺为教,养成奴隶之性质,以便供己軛束役使之用。”
7、[轭缚]è fù
控制束缚。
8、[铜轭]tóng è
古代车上的铜部件。
9、[衡轭]héng è
1.亦作“衡扼”。亦作“衡枙”。车辕前的横木和架在马颈上用以拉车的曲木。 2.比喻控制;束缚。
10、[亢轭]kàng è
谓齐驱并驾。
11、[琱轭]diāo è
犹琱舆。宋 赵彦端《瑞鹤仙》词:“文茵带琱軛,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
12、[雕轭]diāo è
犹琱舆。
13、[鞅轭]yāng è
马驾具。比喻控制。
14、[马轭]mǎ è
驾车时扼住马颈子的器具。
15、[车轭]chē è
亦作“车枙”。车辕前端用以扼牛马之颈的器具。
16、[顿轭]dùn è
谓停车。《北齐书·琅邪王俨传》:“魏氏 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车,去年,顿軛於地,以待中丞过。”
17、[犂轭]lí è
亦作“犁軶”。亦作“犁軛”。或称“犂槅”。架在牛脖子上的器具,似人字形,用以牵引犁。
18、[辕轭]yuán è
1.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 2.古代肩舆供抬举用的直木和套在肩膀上的横木(或布带、皮带)。
19、[羁轭]jī è
亦作“羈厄”。束缚;控制。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吾人鉴于天赋人权之万难放弃,神圣义务之不容不尽,是用诉之武力,冀脱吾人及世世子孙于万重羈軛。”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美国 之革命,以三百万人据 大西洋 沿岸十三洲之地,与 英国 苦战八年,乃得脱 英 之羈厄而独立。”
20、[共轭异常]gòng è yì cháng
相伴出现的正、负异常。
21、[狖轭鼯轩]yòu è wú xuān
形容极其灵巧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