暵
拼音:hàn
释义:1.〈书〉曝晒。2.使干枯。
组词
暵旱 暵赫 炎暵 亢暵 旱暵 干暵 暴暵拼音
hàn笔顺
丨 𠃍 一 一 一 丨 丨 一 丨 𠃍 一 一 一 丿 ㇏同音字
拼音为hàn的字 拼音为han的字基础解释
1.干枯。 2.晒干。详细解释
干旱
暵,干也。耕暴田曰暵。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于离。”——《说文》
又如:暵旱(干旱;天旱);暵魃(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干枯;萎缩
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诗·王风·中谷有蓷》
热
教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周礼·舞帅》。注:“热气也。”
又如:暵热(炎热);暵赫(暑气灼人)
干涸
阴淫为霖,神能散之;下士垫涝,神能暵之。——苏轼《祈晴风伯》
曝晒 。
如:暵地(翻晒土壤);暵暵(阳光普照的样子)
〈形〉
〈动〉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暵暵-辞源3【暵暵】日光曝曬貌。太平御覽三 漢 賈誼 書:“(君子)旣入其職,則於其民也,暵暵然如日之正中也。”今本 新書 脩政語下作“暯暯”,誤。
暵暵-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暵暵ㄏㄢˋ ㄏㄢˋhàn hàn陽光普照的樣子。《太平御覽.卷三.天部.日上》:「既入其職,則於其民,暵暵然如日之正中也。」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hàn
1、[旱暵]hàn hàn
亦作“旱熯”。不雨干热。
2、[暵赫]hàn hè
谓暑气灼人。
3、[暵热]hàn rè
炎热。
4、[暵地]hàn dì
翻晒土壤。
5、[暵旱]hàn hàn
干旱,天旱。
6、[暵暵]hàn hàn
阳光普照貌。
7、[暵魃]hàn bá
即旱魃。传说中谓能造成旱灾的怪物。
8、[暴暵]bào hàn
烈日。
9、[亢暵]kàng hàn
旱灾。《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用法轻重如是,亢暵之咎,殆不虚发也。”
10、[炎暵]yán hàn
炎热干旱。《新唐书·卢怀慎传》:“儻炎暵成沴,租税减入,疆埸有警,賑救无年,何以济之?”宋 刘筠《赴郡之初寻属愆亢》诗:“田畯诉炎暵,坐虞多稼萎。”
11、[干暵]gān hàn
犹干旱。宋 郑侠《谢太守答诗》:“阴阳为之疹,涇潦仍乾暵。”清 张楟《七浦塘》诗:“或旱而乾暵,或潦而汪洋。”清 俞樾《茶香室三钞·李广济》:“杨君 是时官 湖南 盐法道,因此年天时乾暵,迎真人入城而雨,雨后送之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