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
拼音:lì
释义:1.痢疾,肠道传染病,症状是发热、腹痛、腹泻,粪便中带脓血或黏液。2.见“瘌痢”。〈方〉秃疮,生在人头上的皮肤病。
组词
痢疾 痢症 红痢 久痢 瘌痢 下痢 泻痢 赤白痢 五色痢 瘌痢头 禁口痢 仔猪白痢 白翁痢茶拼音
lì笔顺
同音字
拼音为lì的字 拼音为li的字基础解释
〔痢疾〕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见的为细菌性痢疾,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阿米巴痢疾起病较慢,粪便暗红色并有腐肉臭味。加强粪便管理及饮食卫生是主要预防措施。详细解释
(形声。从疒( 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病名。即“痢疾”) 同本义
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曹操《魏武令》
又如:痢症(痢疾)
〈名〉
按字解释
词典解释
痢-中華語文大辭典痢ㄌ丨ˋlì一種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感染引起的腸道炎疾病。症狀為發燒、腹痛、腹瀉,解便頻繁且稀薄,嚴重時帶血。
痢-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痢疒712ㄌㄧˋlì名病名。一種由細菌或阿米巴原蟲所感染的腸道炎症。患者有強烈的腹瀉及腹絞痛,解便頻繁且稀薄,嚴重時便中有血,並伴隨著電解質和水分的流失,而導致嚴重虛脫。也稱為「痢疾」。
出处
引证
故事
造句
接龙
组词
lì
1、[痢疾]lì ji
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常见的为细菌性痢疾,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等症状。阿米巴痢疾起病较慢,粪便暗红色并有腐肉臭味。加强粪便管理及饮食卫生是主要预防措施。
2、[泻痢]xiè lì
下痢。
3、[赤痢]chì lì
中医称大便中带血不带脓的痢疾。
4、[癞痢]là lì
黄癣,生在人头上的一种皮肤病。
5、[瘌痢]là lì
〈名〉黄癣。
6、[红痢]hóng lì
小牛的带血腹泻;尤指由一种微小的动物寄生物所引起的球虫病。
7、[下痢]xià lì
指腹泻。
8、[泄痢]xiè lì
指腹泻。也作泄利。
9、[痢症]lì zhèng
痢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当日我有一位舍亲,五十多岁,只有一个儿子,才十一二岁,得了个痢症,请了许多医生,都医不好。”
10、[疫痢]yì lì
中医学病症名。指传染性强而症情严重的痢疾。主要症状为:发热、呕吐、下痢脓血,日夜无度,腹痛,里急后重。
11、[久痢]jiǔ lì
病名。指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的痢疾。
12、[禁口痢]jìn kǒu lì
一种禁忌进食的痢疾。
13、[五色痢]wǔ sè lì
五色痢为痢疾的一种,是急重症的表现,因其痢下脓血呈现多种颜色而得名。
14、[仔猪白痢]zǐ zhū bái lì
仔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
15、[白翁痢茶]bái wēng lì chá
白头翁、黄连、黄柏等组成的药茶。